作者/张志杰5月28日凌晨5点,和平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上午九点半,我到达了海峡出口南岸的丹吉尔,这里离直布罗陀只有十四公里。
丹吉尔,我对她的了解和一本游记—— 《巴杜达游记》有关。作者伊本巴特图是丹吉尔人。他二十一岁离开家乡,踏上了十一万六千公里的旅程,足迹遍及整个穆斯林世界,以及阿拉伯人建立的城邦或贸易基地。14世纪,伊斯兰教在亚洲和非洲的分布和今天差不多。即使在中国,也有很多阿拉伯人在广州、泉州、杭州定居。巴达的大巡游就是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完成的。
回到5月28日。这一天有三个中文行程,我们选择的是“世界遗产地途安和丹吉尔观光”。上午十一点,领队反复叮嘱大家小心扒手,跟紧导游。给每个人两个摩洛哥币(迪尔罕),告诉大家:“省省吧!摩洛哥的公厕每次收取一到两个迪拉姆(一美元兑换十个迪拉姆)的小费。如果没有摩洛哥币,会被收一两欧元或者美元,那就亏大了。
途安位于丹吉尔东南约46公里处,距离地中海海岸仅10公里。不要看路上的所见所闻。我们下午1点左右到达德团,它的城市面貌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相似,因此被称为“白色之城”。导游带我们进了一个不起眼的门,就像变魔术一样,突然好像回到了几百年前!导游和翻译拿着旗子走在前面,领队走在后面。老城区的小巷错综复杂,像个迷宫。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到。
图为Mir游客在古城区街头前往餐厅的路上。图/作者照片图为1997年,土安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有三条,其中第二条是:“代表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建筑与技术的结合,或景观的杰出典范。纳入德团可能与满足这一项有关。
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不同,她几乎没有面向游客的商店。所有的商店都卖一些当地人需要的民生产品,比如馕饼、干果、鱼、牛羊肉、水果……还有理发店、五金店、杂货店、裁缝店……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黏糊糊的流动摊贩招呼游客。
老城区的巷子大多很窄,最窄的一条只能容纳两个人并排走过。弄窄了,意味着太阳进不去。沿街所有的房子都连在一起,但没有一栋是独栋的。大部分店铺都像山洞一样,有一个拱顶,除了门,其他三面都没有窗户。厚厚的墙壁,阳光无法穿透。也许这是一种根据沙漠干热气候,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
街道旁敲侧击,复杂得无法形容。但从建筑和墙壁上的瓷器镶嵌可以看出,它们至少是几个世纪以前的。导游走得很快,别说购物,就连拍个照都不容易。我不知道我们走过了多少弯路和小巷。导游把我们带到一家餐馆。
我们一进门,就有两位乐手演奏阿拉伯音乐欢迎客人。他们穿着红色长袍,绣着金色的花草图案,头上戴着白边的红帽子,一个弹琵琶,一个弹响板。在入口对面的墙上,有一个绿色框架的标志。上面有几行阿拉伯语和英语,英语是宫廷精品。
既然叫宫廷精品,可见很有潜力。导游说那是女王的宫殿,也许真的和皇室有关系。餐厅本身就是文物,墙壁、地板、柱子、楼梯都用穆斯林风格的马赛克装饰得很漂亮。厕所在二楼。我们趁机借了一下。楼梯边上的瓷嵌已经磨圆了,可见多少年过去了!
菜已经准备好了。桌子上有煎饼。坐下后,先上汤,烤羊肉串,再炖蔬菜,摩洛哥的代表菜,比如小米,鸡饭——,上面盖着胡萝卜,茄子,土豆等。它们盛在一个橙色的陶盆里,味道有点像肉饭。
事实上,穆斯林世界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即使是非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国家,衣服和食物也是相似的。摩洛哥人穿的长袍和戴的帽子和维吾尔人没什么区别。摩洛哥的馕饼和我现在在Xi安惠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
在课程中间,有四个音乐家。他们穿着白色长袍,戴着深红色帽子。他们的乐器包括鲁特琴、铃鼓和响板。与此同时,一个六十岁左右的高瘦男子在桌与桌之间表演顶灯绝技,即头上顶着一个圆盘,八个杯子,各一支蜡烛,身体做一些晃动和起伏。这种表演以前在电影里见过,没想到真的见到了。
宫殿餐厅的顶层,后面有三个乐师。图片/作者晚饭后,导游带我们去了一家香料店。在摩洛哥,有一种苹果科的树,叫摩洛哥坚果(argan,Argania spinosa)。摩洛哥坚果油众所周知,可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美容护肤品。这家香料店主要出售摩洛哥坚果油产品。
出了香料店,几经波折,我们来到了一条小街。导游指着小街对面六个破旧的人字形拱顶说,这是12世纪的东西。导游还说,六个人字形拱顶合在一起就是大卫之星,是犹太教的象征。导游说,这个地区以前是穆斯林和犹太人杂居,现在犹太人不多了。
这座古城的人字形拱顶建于12世纪。图/作者
摄
又转了几个湾,走出一座不起眼的小型拱门,外头是处广场,四周座落着西班牙式白色建筑。我们宛如做了一场梦,从天方夜谭似的梦境中醒来,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 台湾杰出女科学家系列专访,持续更新中!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