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丹华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编按:长时间待在家为何愈来愈累?脑科学博士暨神经科临床医师郑淳予提醒,你的疲劳不是身体的疲劳,而是大脑太累了!要避免让大脑持续疲惫,须从生活全面着手调整。另外,如果本来喜欢到大自然纾压的朋友,防疫无法亲近山林,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疗癒自己呢?
这几天,你是否经常感到身心疲惫?
请大家试着回忆一下,在疫情爆发前,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末在家呆了整整两天,感觉头晕、乏力?更何况在家呆了这么久(之前有读者分享说已经28天没踏出家门了),虽然工作不多,却有一种疲惫在积累的感觉?为什么?
防疫宅在家 太忙或太闲都害你大脑很累
防疫长预计在家。“你的疲劳不是身体疲劳,而是你的大脑太累了!脑科学博士、神经学家郑春雨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但是,大脑每天都在运转。为什么这期间特别累?郑春雨解释说,大脑疲劳有两个主要原因:
原因 1. 压力荷尔蒙浓度过高
:长时间工作,因疫情变化而感到不安,或作息混乱,都可能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浓度过高。
用白话文来说,压力荷尔蒙就像体内的天然类固醇。当我们处于紧张、专注、高压的状态时,身体会产生压力荷尔蒙来帮助我们度过这段时期。短时间内,压力荷尔蒙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但如果应激激素浓度长期过高,大脑就会工作过度,消耗过多能量,变得疲劳。
00-1010,什么都不做的时候,脑子很乱,很累。郑春雨特别指出,使大脑非常疲劳的另一个原因是:在发呆和胡思乱想中,大脑不停地沉思。
大脑在不注意自身意识的情况下,反复思考某件事,比如不自觉地回想起刚才的一段对话、一场争论,或者新闻中的一个事件、电视中的一个情节。表面上看起来是大脑自动运转和发挥,但这种漫不经心的思考一不小心就让大脑消耗了能量。例如,如果大脑在高浓度的应激激素下消耗70%的能量,那么随意的反刍大约消耗50~60%的能量。
所以,呆在家里的人,不管是忙着远程办公,还是在家无所事事,都有可能因为大脑疲劳而疲惫不堪。甚至胸闷、心悸、肠易激、胀气等。甚至自主神经也出了毛病。
原因 2. 发呆乱想
大脑疲劳不是一个人睡就能解决的(当然睡好也很重要)。必须全面改善生活,平衡自主神经。郑春雨提出了以下建议:
2 个调整 减少压力荷尔蒙、平衡自律神经
维持身体的昼夜节律是控制应激激素的重要方法。记得给自己定个期限。最好一周七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起床和入睡。如果要午睡,尽量限制在30分钟以内(而且不要回到床上睡觉,只靠在沙发上午睡),三餐定时,作息时间划分清楚。
另外,人类是容易被限制的生物。所以,设定空间的边界,也可以让大脑在该工作的地方和该休息的地方放松。无论家居空间是大是小,都要把家分成三个区域:工作区(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是指从事高度集中活动的区域)、休闲区、睡眠区。即使是小房子或者套房,也可以设置一张桌子作为工作区,一张沙发作为休闲区,一张床作为睡眠区。不要在休闲区工作,也不要在睡眠区追剧,可以避免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促进大脑在特定区域毫不费力地自动运转。
00-1010如何减少大脑中的反刍和白日梦?郑春雨认为,“自我意识”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三个“回报”入手。
回到自己:我想回到自己,而不是我的伴侣,孩子,或者追剧里。
回到现在:回到现在的时刻,不要担心过去,也不要担心未来。
回到这里:回到你的地方,不要去想外面的世界或者网络上发生的事情。
这三个“回”可能很难想。具体方法可以是:
(1)注意呼吸、身体和情绪
观察你的呼吸。是快还是慢,是深还是浅?
如果你意识到你身体的紧绷,从头到脚依次感觉头皮、太阳穴、眼睛、脖子、肩膀、胸部、背部、臀部、小腿和脚趾。你是否感到紧绷、酸痛、肿胀、疼痛、麻痹等?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郑春雨补充道,其实临床上很多人经常分不清自己的情绪,甚至出现一些身体不适,也就是焦虑反应。所以练习识别情绪很重要,有助于回归自我,回归当下,回归这里。
(2)自我平衡
A.好好呼吸:吸气和呼气的时间比例约为1: 2,这是一种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呼吸的科学演示方法,如吸气2秒,呼气4秒,吸气3秒,呼气6秒。吸气时,想象把空气吸进肚子里,可以使呼吸更深,慢慢呼出,从而使人平静下来。
B.全身扫描:想象从头到脚扫描每一块肌肉和关节,想象每个部位都一个一个放松。
c.
照顾情绪:研究指出,当人处于「感谢」状态时,大脑会比较放松。一时想不出要感谢谁?不妨先感谢身体,例如感谢双脚陪自己行动,感谢眼睛带自己看见世界⋯⋯等。
透过上述自我觉察与平衡,可以减少大脑耗能,提升专注力,也可以活化掌管记忆的海马迴,并稳定掌管情绪的杏仁核。
无法亲近大自然时 该怎么疗癒自己?
为了消解疲倦、让身心焕然一新,很多人喜欢往大自然走去。但防疫三级警戒下,到处封山封步道,无法亲近山林时,又该怎么重拾身心的清新感?
森林疗癒能提升副交感神经活性,过往郑淳予曾针对失智长辈、或不方便出门的高龄族群,提出在家中亲近自然的替代建议。她认爲,也颇适用于目前情势。
善用园艺绿治疗
她鼓励在家做小园丁!从事园艺有绿治疗的效果,当嗅闻到植物的气味、看到枝叶花朵的美、碰摸时的温柔触感,都能平衡自律神经。尤其,照顾植物会带动我们接触阳光,享受阳光的照射,这是在宅防疫期间一定要做的事,可以让前述的日夜节律维持稳定。
在家从事园艺,可以有绿治疗的效果,让人感到放松而愉快。(出自Pexels from Pixabay)
增强听觉疗癒
另外,不妨增强听觉方面的疗癒。这几年颇流行ASMR(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又称「自发性知觉高潮反应」。当我们无法实地享受大自然,可以透过聆听雨声、流水声、海浪声来疗癒自己,不妨试着上YouTube搜寻一下相关影音,满推荐在夜晚睡前,进行自我觉察时当成背景音。
创造美的氛围
郑淳予也提醒,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出门,不纯然是嚮往大自然本身,而是想要转换一个舒服而美好的环境。那么,想要在家过得舒服不疲惫,更要留心创造美的氛围与仪式感。
当我们在家的时间变多了,更该留意衣着,即便穿得休闲,可以评估整体是否好看、是否让自己觉得心情好?做菜的机会变多了,可以不必每一餐当成任务一样追求效率,换个心情从容切菜、备料,漂亮摆盘,就算只是一道沙拉或泡麵,也可以好好享受过程。
享受做菜的过程,而不是出任务,也是一种美的氛围。(出自Free-Photos from Pixabay)
用心创造生活里「美」的氛围,让居家日子过得从容愉快,就不会一直在家却心累,一心想逃离。
如此,在家的生活反而真的能让自己休养生息。
2021/06/25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