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承恩图//Shutterstock
00-1010新冠肺炎疫苗不会感染你?全世界都有“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如果在两剂疫苗完全接种14天后确诊,则称为“突破性感染”。台湾在严防Delta变异株,国内民众在等待第二剂疫苗。是否增加了“突破性感染”的风险?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突破性感染?现对突破性感染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供七个要点供参考。
编按:全球都有「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病例,打了疫苗还不能安心吗?哪些族群容易出现突破性感染?台湾感染症医学会理事、长庚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医师黄玉成,以及台大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张皓翔,为大家说明关于突破性感染的7大疑问。
广义而言,一旦接种疫苗但确诊,称为“突破性感染”。按照美国疾控中心的定义,接种BNT、马德纳和阿兹两剂疫苗至少14天后仍发生感染,属于突破性感染。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庄指出,在中国接种第二剂疫苗14天后确诊是突破性感染。
最近在台电大楼确诊的女员工,一度被认为是突破性感染,但她在接受2剂马德纳后不到14天确诊,并不是突破性感染病例。8月18日,指挥中心宣布,我国第二剂AZ疫苗接种14天后,出现9例感染病例。至8月21日,境外传入突破性感染病例19例,分别为BNT疫苗8例、AZ疫苗5例、娇生疫苗3例、马德纳疫苗3例。
Q1. 什么是突破性感染?哪一个疫苗品牌最常见?
台湾省感染性疾病医学会理事、长庚儿童医院儿科感染性疾病医师黄玉成指出,“所有疫苗都不可能做到100%,来自新冠肺炎最好的疫苗,达到90%以上就已经很好了。他强调,“接种疫苗的目的有很多,最好是避免感染,其次是感染后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第二是避免重症和死亡。不能因为突破性感染就完全否定疫苗效果。
台大医院家庭医学科主治医师张玉香也表示,疫苗不是100%。比如BNT疫苗2剂后的保护性是90%,AZ疫苗是70%,但剩下的10%到30%的人可能还是会被感染。但两种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可达90%,接种疫苗仍是利大于弊。
来源/记者整理,台大陈秀喜团队制表/联合报医学组
00-1010张昊翔表示,主要担心Delta突变株对疫苗保护的威胁,使保护力从90%降低到80%或60%,进一步造成突破性感染。指挥中心医疗响应组副组长罗怡君20日公布12例境外移民病例,均为Delta变异株感染,3例为突破性感染。他说,Delta突变菌株对疫苗的反应确实很弱,并且与突破性感染直接相关。
黄玉成指出,目前已知疫苗对贝塔南非变异体效果不佳,但该病毒并非国际主流变异体,感染人数少于德尔塔。据国外报道,没有直接证据证明Detla突变体会增加突破性感染。要证明一个突变与突破性感染有关,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接种日期,对突破性感染的基因进行测序,难度较大。
Q2. 发生突破性感染,是因为疫苗不够好吗?
“有些人因为体质的原因,对疫苗的反应很差。比如临床实验中,有的人每周抽血观察,发现自己的抗体效价比别人低,这类人群更容易感染。例如,在黄玉成,大约5-10%接种乙肝疫苗的人不产生抗体,在新冠肺炎疫苗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对于抗体低的人,比如因为癌症需要化疗的人,他们的抗体滴度也低于普通人。这类人可能还需要加大剂量或者补第三剂。
00-1010黄玉成指出,研究显示,确诊后注射过一两剂疫苗的人,其病毒量与其他确诊者相似。然而,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接受过fir的人的病毒量
t:bold;">Q6. 降级后突破性感染是否增加?如何避免?
黄玉成指出,突破性感染的前提是感染者有打过疫苗,国内外降级后,随着疫苗覆盖率上升,突破性感染人数也增加。「如果疫苗保护力是95%,有5%人仍会感染,随着接种人数变多,突破性感染人数也增加。」但美国突破性感染比率不到万分之一,并不算高。
国外疫情趋缓而解封,打疫苗的人也变多,看似「突破性感染」人数增加,但与疫情警戒降级无关。张皓翔表示,民众打了疫苗后,自然希望回归正常生活,若能做好更严谨的NPI(非药物公卫防疫措施),如戴口罩、社交距离等,自然能降低感染的机会,突破性感染机率也会降低。
但他强调,即便有零星突破性感染,「但打了疫苗后,减少重症死亡率,医疗量能可以负荷,对于疫情控制就相对乐观。」
Q7. 还有哪些问题也会导致突破性感染?
黄玉成指出,疫苗若保存不当,冷链运送不佳,造成疫苗效力降低,也可能进而造成突破性感染。他举例,mRNA疫苗需要低温保存,BNT疫苗要在-70度,莫德纳也需要在-20度,AZ则2至8度即可。各国施打疫苗时,对于运送、保存、解冻、配送等过程,仍须严格把关。
(本文转载自元气网,原文标题为〈QA/哪些人容易出现「突破性感染」?看懂突破性感染7大重点〉)
2021/08/25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