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金坤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编按:为何有些人勤奋运动,却愈动愈胖?为何有些人认真减肥,减重后人也变得松垮?营养师王进崑认为,运动食补不只重质,更重吃的时机,要阻止老化、要运动得增肌减脂,就要留意在正确的时机吃对食物,尤其是蛋白质,当一餐吃超过20克身体就没法吸收!来学怎么吃,并避开误区,让自己动得健康,也瘦得好看。
其实衰老是可以预防的。许多研究表明,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适度的活动可以有效增加肌肉。什么是优质蛋白质?简单来说,就是含有必需氨基酸的食物,而在肌肉形成的过程中,支链必需氨基酸更为优选。在所有优质蛋白质中,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最多。
那么怎么加呢?应该加多少才算真正有效?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一日三餐来服用,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我也建议在运动后45分钟内补充,这样吸收效果会更好。
运动前别吃水果 以免耐力不足还发胖
我曾经在门诊遇到一个病人。他每天都很努力,但跑步前只吃水果喝果汁。结果没多久全身肌肉瘫痪,连脚都抬不起来(俗称“绕圈”)。结果他不但没瘦,反而变胖了。
吃水果肯定是好事,但是要在运动后吃,不要在运动前吃,这样才能让你的运动寿命更长。因为运动辅食不仅注重质量,更注重吃的时机。
因为水果和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甜味单糖或双糖,运动前大量摄入会使血糖在瞬间迅速上升,但随后又下降得非常快。当血糖降至过低水平时,就会出现圈壁症状。
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由于需求量大,它们也被称为宏量营养素。这三种营养素不仅提供热量,还提供生长、修复和身体代谢的各种需要。
但是这些营养素怎么吃呢?比如摄入糖的时候,注意是什么种类的糖。五谷杂粮、全麦面包等复合多糖,吃后血糖上升缓慢,会使精神变好;但如果单糖食物是果汁或水果,血糖会在短时间上升后立即下降,因此很容易使我们在吃了半小时后感到昏昏沉沉。
00-1010面对运动和食物的关系,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迷思,比如认为空腹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运动后补充大量蛋白质,喝运动饮料等等。这些错误的饮食,如果持续下去,会让你的运动生涯半途而废,甚至引发各种症状。
下面这种情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很多瘦弱的男生为了有粗壮的手臂和胸部,在健身房做负重训练,平日里补充大量的肉类和各种蛋白质食物,最终导致腰酸背痛,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不仅是他们,很多新手跑者都坚持“运动前需要摄入大量蛋白质,有助于运动成绩”的信念,这确实是有害的。
很多。吃多少才够?首先,蛋白质中每餐吸收的上限是20克左右,摄入过多对人体没有帮助。而且过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因为含有大量的脂肪,会延长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容易让我们有饱腹感,甚至占用了补充糖分的机会,反而使肌肉中的肝脏糖分不足,导致身体变得疲劳。蛋白质摄入过多还会造成钙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00-1010相反,如果在运动前1.5至2小时补充少量脂肪含量低的蛋白质(如低脂牛奶或乳清蛋白溶液),会使我们不太容易长时间感到饥饿。所以只要处理得当,更有利于长期锻炼。
运动后呢?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使用的肌纤维中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会增加,并持续24-48小时,所以运动后蛋白质的补充也很重要,会直接影响耐力和抗阻训练的效果(根据:针对特定肌肉重量的训练,以保持肌肉力量,提高肌肉功能)。
我建议在运动后45分钟内,你要补充20克消化速度较快的大豆蛋白或乳清蛋白,当天晚餐时补充20克消化速度较慢的奶酪蛋白。
早餐和午餐,很多上班族都有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但是到了晚餐,就吃得太多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吃多了可以储存在体内,而蛋白质不行,所以三餐摄入均衡、均等、充足的蛋白质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与肌肉形成密切相关。
一克蛋白质可以产生4卡热量,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只要适当补充,不仅可以修复和强化身体肌肉的形成,还能有效增强我们的免疫能力。如果想锻炼肌肉,建议运动后补充蛋白质,效果更好。
蛋白质要分散摄取 每餐上限20克多吃无益
回顾过去,你呢
常常在运动完之后,就迫不及待站上体重计,开心地发现体重下降了?但现实情况是,人体在运动消耗肝醣后,肝醣所吸附的水分会随之流失,此时体重下降是由于这些水分的流失,而非脂肪的减少。
谈到醣类,其实就是你我熟知的醣质(主要指单醣)与澱粉类(泛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对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醣类分解成的葡萄糖,就是运动时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然而即使醣类是我们的主食,但与脂肪相较之下,人体的醣类储存量却非常少。
为什么?因为葡萄糖在人体中,主要以肝醣型态储存于细胞,而醣类与水彼此之间相溶性非常好,每一公斤的肝醣平均吸附2.7公斤的水,所以身体中的肝醣,才因为有了重量限制而只能「限量储存」。
体内所储存的醣类,分解后供能的速度很快,有着不完全受限于氧气供应才能分解的优点,所以面临压力、运动等短时间内需要能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应急之用(无氧),对维持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也因此,许多人因为怕胖所以不吃醣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缺乏醣类时,细胞中重要的醣蛋白质无法生成,细胞功能无法发挥,身体状况会因而劣化、变得容易生病。尤其对耐力型运动的人来说,此营养素更是至关紧要。
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中,一旦氧气供应跟不上肌肉收缩所需,醣类的无氧性「醣解反应」可以提供人体临时的替代能源。此时,肌肉与肝脏细胞内会分解肝醣、释放葡萄糖来供能,所以肝醣就是最好的人体应急能源。
以65公斤的正常人而言,全身仅约0.5公斤的肝醣,运动员的肌肉经训练后,肝醣储存量约正常人的2倍。
总而言之,肝醣的储存量愈多,葡萄糖就愈能持续释放能量,运动的续航力才会更持久。往往比赛的输赢,就取决于肝醣的储存量。
相对的,身体储存的肝醣不足时,运动强度就难以维持,疲劳也会提早发生。因此,运动前的「肝醣超载」(而非澱粉超载)、运动中的饮品供应,或恢复期的大量醣类补充,就是非常重要的致胜关键。
如何避免减重后人却松弛?运动+蛋白质防肌肉流失
醣类话题在这阵子特别流行,转开电视、翻开报纸,常看到许多艺人讚不绝口的推荐「低升糖饮食法」,号称自己靠着吃低升糖食物,就能一边享用美食、一边毫不费力地减肥。然而,针对耐力运动训练,唯有适时地补充「中升糖指数」或「低升糖指数」的醣类,才能有效储存能量(糖,就是有甜味的醣)。
所谓的「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简称GI),是用来衡量醣类对血糖量影响的一项指标。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并且将葡萄糖迅速释放到循环系统的醣类,具有高升糖指数;反之,在消化过程中缓慢分解,并以较慢速度将葡萄糖逐渐释放到循环系统的醣类,则具有低升糖指数。
一般所谓的高升糖食物,是指可以快速的转化成葡萄糖、并在极短时间内使血糖快速上升,而低升糖的食物则相反。
由于高升糖指数的饮食会让人愈吃愈饿,难以準确控制食量,所以多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才是上策。然而,蛋白质和脂肪都属于低升糖食物,但是低升糖不等于低热量,因为脂肪的热量很高(如鲜奶油)。能同时满足低升糖、低热量2项条件的,就是本章一直强调的蛋白质。
蛋白质对维持体能及回春的重要性有2个:第一、兼具低升糖及低热量;第二、正确的减肥得「减去脂肪,而非减蛋白质」。
若蛋白质吃得少(每餐不足20公克)、导致肌肉组织减少,连带造成基础代谢下降,将增加减重的困难度,所以在运动时要适时补充蛋白质,防止肌肉流失,才不会让你减了体重(甩掉脂肪),整个人却变得过于松弛(把肌肉也减掉了)。
换句话说,「增肌燃脂」才是正确的回春之道。
(本文摘王进崑着,《王进崑营养学,白髮变黑髮,年轻15岁:姜黄、蜂蜜、辣木、木鳖果、青梅……营养学博士的太极饮食法,用天然食材强化自癒力》,大是文化出版)
2021/03/14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