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颖青图片来源/《两个人的餐桌,两个人的家》 Eric摄时代文化
编按:人生几十年的岁月中,哪些书陪你慢慢变老?作家蔡颖卿的阅读生活,也因疫情稍有改变,然而,读书最能解忧!不仅她自己在书中有各种获得,也因为阅读而串起了忘年之交。常有人说人生下半场交新朋友难,但共同的兴趣却可能串起跨世代的伙伴。
疫情期间,我的阅读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来一个月至少有几天可以和比我小的孩子或者妈妈一起从生活走向读书,从文字探讨生活的机会被迫取消。
记得三级预警启动的那一天,我把原本摩拳擦掌准备和孩子分开实施的物资整理了一下,不禁失魂落魄。原本为端午节准备的作业和学习计划不得不推迟。当我把两尺见方、完整未切的五花肉冻在冰箱里的时候,我几乎以为我要冻住一段我想和学生们分享的文化和文字的热情。
期待一周,虽然我和孩子见不到面;原本打算在他们眼前切开,让他们自己炖成饺子的那一大块五花肉,也完好无损地在冰柜里等着。但是每个家庭,在母亲和孩子们的带领下,阅读并背诵了我告诉他们的所有课文。他们乘着声音和思想,从唐代文秀的七言绝句,从时光的河流逆流而上,到战国时期的汨罗江边驻足,朗诵屈原的《卜居》,读楚文人合写的《渔父》。
文件里朗读的声音,照片里孩子整齐的听写单词,让我放下了心事;果然,读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除了继续选择散文来鼓励阅读,我还敦促父母带着孩子或分配一些地方让他们彻底打扫和整理,以便在家里过得更好,更平衡。
中年后清晨读书 60年岁月哪些书陪你慢慢变老?
,我每天轮流整理衣柜,鞋柜,储藏室,照片,书架,餐柜。仔细擦拭,重新设置生活中的物品,这似乎就是如今工作繁忙中我们忽略的生活。那种属于生活的单纯的兴奋,在我爬上梯子去放书架,搬书去擦灰尘的时候,微微的震撼着我的每一寸心灵。
几十年来,虽然我从未停止阅读,但因为工作的繁忙,我能阅读的时间减少了。中年以后,我改在早上看书。
每天4-5点之间起床梳洗后,走出房间,轻轻带上房门,总有一条固定的路。去自习室打开书架上所有的灯,转到玄关打开杵灯,然后去厨房预热咖啡机。收到咖啡后,我会开始我的晨读或者做笔记。
即使每天在书房呆很短的时间,在家里接地气的时候把每一本书都翻出来像这样打理,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对我的学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我熟悉它的时候更关心它和我的关系,它对我的意义。
我看着钢琴中间有一个小平台,四面墙围着长长的窗户和书架,两个书房开着门道连接着走廊。我不记得在我生命的60年中,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和写作的,我遇到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为什么我会让一些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永远不离开?
在刷和擦的过程中,我看到一些书脱胶了。那一页页吸收了空间里的水分,斑驳呈现的时间感和外貌衰老感就像我一样。我们彼此的状态说明陪伴的生活很早就开始了。每次留在书上的符号和笔记都是证据。有的像再看一遍情书一样刺激;有的从努力中带来自我安慰;有的还像吸盘一样,立马调动起来,放下所有必须复读的热情。
费尔德曼说得对:读书就像恋爱、结婚、生子、为家庭工作的经历,是人生大事。尤其是在我60岁左右的时候,我看到我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带我走过了人生的种种局限。我只能说,我是多么幸福,我早就读书了,并且一直对书有着不变的热爱!
看这个人生大事真的很不可思议,我看到的最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有机的凝聚力。
00-1010由于有机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自学。因为这种特质,进入阅读的人会主动关注阅读书籍时使用的各种符号。比如,有一天我拿起一本波兰钢琴家伊格纳西弗里德曼(Ignacy Friedman)1912年编的肖邦音乐会专辑,我仔细阅读了乐谱前作曲家的序言。
其中“有人认为肖邦只是一个在屋子里画画的作曲家,一个娘娘腔的作曲家,一个沉迷于表达自己节奏的音乐诗人。但是,世界上又有几个作曲家像肖邦一样丰富多彩,像他一样把不同类型的感情结合得天衣无缝。这种天才般的处理,使得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完美的艺术感;时至今日,很少有艺术家像肖邦那样对音乐和声、19世纪的作曲家乃至同时代的作曲家产生如此巨大的革命性影响……”
在一本定义为“乐谱”的纸质书里,是否应该说一个读者得到的是音乐?文学?还是历史?
所以,只要你是一个细心热情的读者,你可能会获得比作者原本想给的内容更多的收获。这就是我在寻找的快乐:读者的优势。
00-1010,读书的群集一年比一年让我吃惊。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改变生活的时代,人们都说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但我是因为
一纸纸文本,一首首诗歌而忘记自己和身边大小朋友的岁差,拥有不少忘年之交。
文字以书为家,而我如旅客,在千门万户中有幸停驻或过访,凡有所得,欢喜忘言,只是,我并未想过,读书这件事可以用来铺桥筑路,跨越代沟。
一年过一年,小小孩,小孩,年轻人或各个年龄段的妈妈们来到我身边时,我总是那么自在地,就把他们当成可以一起读书的朋友,而他们也这么自然地,即知即行加入这个为了使内在生活更充实快乐的心智活动。
不知不觉中,我拥有了许多与不同世代在心灵和知识上往来的通道;证实了书中确有桃花源。
我期待的耳顺之年,就在眼前了。在这样一个资讯无孔不入的商业时代,年龄无需,也无法保密,于是,时时有广告由不同管道传来消息,告诉如何使容貌更年轻,让体能健康不下滑。我看了,对「年轻」也起了跃动之心,所不同的是,我想起了苏东坡游清泉寺后所写的那首〈浣溪纱〉,词中説得真好: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我想的是,我要在书中找到不朽村;在一本本书中保持可以保持的年轻,珍惜已经藴酿的成熟,好奇并无畏地走向年老。
(本文转载自OPENBOOK,原文标题为〈《书.人生.蔡颖卿》谁道人生无再少,书中自有不朽村〉)
2021/08/14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