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尊严很重要,但怎么谈?医生:五点建议,谈一谈大团圆与和平的计划。

尊严告别很重要,但该怎么谈?医师:5大建议,聊出善终与安宁计

文/蔡洪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00-1010在和平合照的日常中,部分工作是帮助完成病人的遗愿,安排来世。有时候病人入院后会昏迷,家属只能努力猜测病人可能喜欢什么。“爸爸的性格很洒脱。他应该喜欢一切简单的东西,不做任何奢侈的仪式。」

“可是爸爸有那么多乐于助人的哥哥,他一定会希望大家为他送行的。」

“如果你不帮你爸发财,他的亲戚朋友会不高兴的。」

“你爸爸没告诉你吗?上次有人离开时,那个仪式让他很不爽。他喜欢安静。」

亲戚朋友一个个发言,各种意见都有,气氛越来越不平静。这时,一直坐在一旁不出声的妈妈,默默地说了一句:“我们怎么没跟他说,他最后一次旅行想怎么走……”

00-1010一直以来,尤其是在保守的中国家庭,大家都有一个默契,就是避免在病人或长辈面前谈论死亡和善后的处理。只要不说出来,人就不会死。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办法和当事人确认真实的想法和意图,患者可能只会遭受更多不必要的痛苦,家属和亲友也会无所适从,甚至可能因为意见不合而闹僵。

其实仔细想想,比起那些突然离世,来不及道别的人,在病人意识清醒的时候,有机会和他交流,是很幸运的,应该更积极的去交流。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敢交流,是因为怕激怒病人,或者怕被认为是骂人,或者病人就是死活不开口表明心意。但根据以往的经验,通过以下方法,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达到有效沟通的。

编按:在讨论如何善终、尊严告别时,很重要的便是当事人的想法,但台湾家庭往往避讳,不好说。该怎么跨出第一步?台大整合医学科医师蔡宏斌教大家如何慢慢进入主题,包括该谈论哪些议题、注意哪些细节,该做出安宁或重要医疗决策时,又如何召开家庭会议。

“死亡”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所以最好在一个双方都能静下心来的单独安静的地方进行。在讨论过程中不耐烦是不可取的。建议用下面的程序和话语,慢慢诱导患者进入正题。

00-1010可以有一些肢体接触,比如牵手,拍肩等。并做好倾听病人心脏的准备。

00-1010例:“你今天感觉怎么样?”确认患者的身心状况是否允许,是否愿意认真交谈。

建议一、沟通临终治疗想法 胜过来不及说再见

比如“听医生说,我之前遇到过几个和你症状一样的病人。你想了解他们吗?”或者“医生说之后可能会有检查和手术,但可能是……你怎么看?来确认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多少,或者他想了解多少(小提醒:重点不是知道病名,而是探究患者对后续治疗的期待)。

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患者是想延长生命还是想减轻生命。比如“我想说以防万一,我先问问你,如果……”

建议二、选一个能静心的地方恳谈 6步骤引入主题

尽量让病人自己说,不要打断他,适时给予鼓励和赞许的话语,如:嗯,哦,是的,是的。

00-1010复述并延伸患者话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复述,确认双方认知是否有错误。

00-1010,最好再触及病人的精神问题。同样,他不安的心情告诉我们,我们不会随便放弃或者抛弃他,祝他平安安心。

00-1010

1. 坐下、放轻松

有没有宗教信仰或者精神信仰?

2.先寒暄,问些单纯的问题

关于你的病情未来的变化,你最担心和害怕什么?

3.先聊聊其他人的事,再试探性的询问病人关键问题

-size:20px;font-weight:bold;">3. 对于治疗的期待

对于正在进行的治疗、结果以及后遗症了解多少?当病情有变化时,可能要做的治疗与处置了解多少?

4. 釐清临终治疗与照顾意向

在怎样的情形下,当无法替自己做任何决定时,是否希望生命被尽力延长?对于使用维持生命治疗的意愿?例如:洗肾、呼吸器、心肺复甦术等。在延命的同时,你可以承受多少副作用?或是在哪些状况下会希望家人放手?

其他注意事项

1. 一次给一小部分讯息,并随时注意他的情绪反应。不要期望病人一次就能完全接受跟完整传达真正心愿。可能需要经过数次的访谈,才能釐清跟明确他的心愿。

2. 先打预防针,例如:「以防万一啦!要是事情比你想的还要糟糕一点……」

3. 给病人时间处理一开始的震惊,可能出现的反应包括:愤怒、沮丧,或是其他负面情绪。给予适当的支持,让他发洩情绪,例如:「我知道你在生气,如果是我,我也会……」

4. 听出病人真正想谈的事。若是病人要主导话题,就让他主导,并试着把原本想谈论的事情与他的议题混在一起。

5. 跟他一起规划未来。让病人知道你了解他的需求,治疗会保持弹性,会以病人当下的想法为最高指导原则。

建议四、该做哪些安宁照顾决策?找医师召开家庭会议

在与病人沟通之后,或是病人已经失去意识,必须替他做出决定时,建议可以主动找医师召开家庭会议,一同做出医疗决策,以达到善终,或是功能恢复及出院準备计画。召开方式建议如下:

1. 邀请:请向主要负责的医师提出召开家庭会议的需求。

2. 参与人员:主治医师、专科护理师、主责护理师,以及利益相关人,包括三亲等内关心病人的人、医疗委任代理人,尤其是家属中的医疗决策者(也就是有权力影响跟决定医疗方向的人)。

3. 时间:所有与会人员皆可参与的时间。

4. 方式:由主治医师主持,家属或是病人出席,会谈纪录由专科护理师记录在病历上。

5. 内容:与医师讨论治疗目标,并提出对于治疗目标的理解与意见,与医护团队商议缓和医疗需求、善终準备及出院计画。

建议五、不知从何开始?家庭会议流程8点建议

家庭会议的讨论流程建议如下:

1. 会议一开始,由医疗团队报告病人本次住院的原因,及目前治疗方向与进度。

2. 请家属提出对于目前治疗目标的理解与意见。

3. 主治医师解释病情、治疗现况,并提供各项医疗选项与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相同案例的情况。

4. 主治医师告知善终评估与濒死评估,像是预估还剩多少时间,并提供善终建议。

5. 医病双方沟通意见。

6. 主治医师总结意见。

7. 专科护理师报告会谈纪录之纲要,并请全体出席者签名。

8. 会后可请医师或专科护理师转介社工,协助纾解情绪,或是转介宗教师与灵性照顾服务人员,做灵性支持。

(本文摘自蔡宏斌着,《好活与安老:从病人自主权到安宁缓和,「全人善终」完全指南》,发光体出版)

※50后你有哪些梦想?一起来完成50件想做的事! 欢迎加入50x50梦想计画→https://pse.is/SW4KL

2020/06/15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8898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