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雨水大,郑州到处都积水,有很多人在凉水中趟过之后出现关节疼痛,有的出现青紫,血循环下降,脉搏微弱,这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脉痹。
那么什么是脉痹呢?
脉痹是五体痹之一,病在脉,是以肢体疼痛、无力,脉搏微弱或无脉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由正气不足,外邪侵袭,脉道闭阻所致。
一、脉痹的由来
脉痹之名,首见于《内经》,在《素问·痹论》中说:“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均提到“脉极”,与脉痹关系密切。明·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痹》中提出“脉痹即热痹”的观点。
二、脉痹的临床表现
《素问·痹论》指岀“血凝而不流”。隋·《诸病源候论·贼风候》描述脉痹的症状为“令人萎黄”。《备急千金要方·心脏》中则描述为:“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
三、病因病机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阳明有余”。清·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又进一步发挥,提出“盖阳明燥金之气,应脉燥,有余则伤血脉,故脉痹”的认识,丰富了脉痹的病因理论。
四、治疗方面
魏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提出了脉痹的针刺治法:“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胸胁痛无常处,至阴主之”。宋代《圣济总录·脉痹》详细记载了治疗脉痹的多首常用方剂,为后世临床用药奠定了基础。
西医学的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综合征、静脉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等出现脉痹表现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