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风味语言的中西文化 :风味语言的诞生带来了追逐风味的流行

咖啡风味语言的中西文化 :风味语言的诞生带来了追逐风味的流行

瞬间心跳

我们因为现代化提高了认识,但是我们忘记了审美吗?

赞助商广告

白金版位
白金版位
咖啡风味语言的中西文化 :风味语言的诞生带来了追逐风味的流行

最近参加了一个咖啡书翻译的修改,里面“身体”的翻译真的让我很头疼。中文比较常见的翻译有味道、质地、醇厚度等。或2016年起世界豆类烘焙大赛规则及评分中文翻译中使用的“体脂感”。

一个词的翻译经过多年的使用无法统一,往往是因为现有的翻译词不够完善。——在某些使用场景下总是不到位。在汉语语境中,“味”有时可能与酸结合在一起,“醇”则可能导致越醇越浓越好的嫌疑(这大概就是上文提到的官方翻译“体脂感”的原因)。“程度”一词有数量意义,适用于评分表;“质感”强调的是重物的客观性质,“感觉”强调的是人对事物的感受。

在英语中,“身体”一词首先指“除四肢和头部以外的动植物的主要部分”,然后引申到各种物体或抽象内容的主要部分。就像躯干中有一个有序的器官和组织集合一样,这个词隐含着结构的概念。说到饮料,Body首先被用于对葡萄酒的描述和评价,然后随着系统移植被用于其他饮料,包括咖啡。中文翻译成body,酒业翻译成“体”。body这个词可能是框定葡萄酒这个范畴最准确、最全面的翻译。可惜“咖啡体”在咖啡界似乎并不多见。

以前喝一杯只有上一段香气,嘴里存在感很低的咖啡时,前辈们会形容为头重脚轻,有头无体。对比今天流行的风味描写方法,有一天回头看,突然觉得描写很中国。

中国西化

关于汉语西化的争论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的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当时称为欧化。一派主张直译欧文句法,可以进一步改造汉语的思维方式。激进分子甚至主张彻底废除汉语,使用欧洲语言。另一派自然誓死捍卫中国特色:近年来,它聚焦于余光中的一篇文章《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再次敲响警钟。比如,就连餐饮服务行业的那句“我现在就给你拿咖啡”,是否因为病态的西化而转化为语言毒瘤,成为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案例。

到了世纪末,由于国际贸易盛行、重视外语教育、大量翻译书籍的出版、在网络上加强与外国人的联系等原因,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汉语早已部分西化,甚至流行词汇也深受当今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影响。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受到一些词语的使用习惯的影响。因为每个单词都有自己的代码,它的双关和多重关联背后隐藏着思维。比如“美”是古风,“超帅”是很现代的口语,“高颜值”显然是量化了美。

如果从对咖啡风味的描述来看余光中的文章,有两个互为因果的部分,我明显感觉到:名词化和科学先行(复合学术风格的影响)。

余光中:“英语很好地利用了抽象名词。这样一来,动词就软化了,也可以说是抬高了。科学、社会科学和官方文件的语言大规模入侵日常生活,迫使许多清晰有力的动词逐渐变质,成为毫无表情的短语。他引用了观察现代英语的法裔美国历史学家雅克巴尔赞的话:“科学报告不可避免地单调和冷漠。除了他们的影响,现代风格喜欢把想法分解成一系列静态的概念,这些概念由介词和通常是被动的弱动词连接起来。“批判科学和学术至上造成了现代社会名词泛滥的灾难局面。

既然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英语中,或许我们可以认识到,汉语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西化,而是现代化。

咖啡风味语言的现代化

在杯赛和比赛结束后

现代风味描写和西化的汉语、现代英语一样,喜欢在追求客观、清晰的前提下,把各种风味变成静态、具体的名词。就像整个喝酒过程一样,分成三到五个独立的静止摄影画面。同时尽量减少模糊的、有争议的主观感受(比如让人想哭)。

其实现代化也有很多好处。首先是把很多事情讲清楚,讲明白。以味为例,可以明确过去用的“味”是嗅觉和味觉的结合,可以独立讨论。

第二是有更多的词来描述味道。通过很多杯测员和科学家的努力,我们有了更多的具象的物体来描述香气(玫瑰、橙子和巧克力),也有了更细致的酸甜苦辣的区分和描述,无论是化学的还是纯感官的,比如苹果酸、腐酸、西药苦、碳苦、蔬菜甜、糖果甜。

读中西诗词小说,描述饮食传记。

统名着之中,其实较少看到对于「味道」本身的详细描述。无论中西,多是描绘吃食前后、吃时当下周遭或想像的风景,食材罗列与製作过程,以及饮食进而延伸至人生遭遇的喟叹或讚美。讲究些的作者,会有独到的做法或吃法,譬如苏东坡的东坡肉、东坡羹,又或追忆似水年华中必须沾着茶吃的玛德莲。苏东坡作品中,较为明确像是现代风味描述的,即是一句「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第三点由来自前者,我们因语言丰富了、认知到更多同质性食物的细节差异。甚至得以利用风味描述的关键字,来检索商品、进而趋近我们想寻找到的那个味道。

现代化的隐忧

因为新型态风味语言的诞生,改变了消费者的认知观点,也带来了追逐风味的流行。

原本依着「风土」精神、试图呈现出微型气候差异的风味描述,似乎反而因市场追逐风味的情况,影响了部分产地转向运用工业技术来製作风味。有了风味却似遗忘了风土。

以往我们是用手指月亮,希望他人望见那皎洁与光晕。如今众人望着手指,说那指甲油反射的月光真美。风味描述应当是指向月亮的那只手,但我们是否因为手的侷限,而反过来依着手造月亮呢?

咖啡的风味即是它所说的话语。一个个香气是一组组词彙,交织成完整的诗句。

要小心风味明确亦是一个陷阱。如果我们是用控制的想法去极大化数个单一风味,然后消除掉其余模糊的杂讯时,就像一段语句被删除成了关键字,词彙支离破碎地浮在空中,话不成语。又反思,我们为了讲出一般人能听懂的话语,是否也让自己的词句变得扁平而贫乏?

番外篇一:中文的饮食技艺

比起西方传来的风味语言蕴含着科学,中文里则着重在作法的技艺,在厨艺里比起其他文化有非常多样的细分(尤重火侯):煎煮炒炸烹溜熬烩焖烫涮炖煨蒸汆滷烤炝焗扒......等,作法都有所不同。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厨师或食客来说,其实食谱便像是一种风味描述。

番外篇二:中文的动态描述

从茶界亦可寻找到甚多滋味的用词,兰香、木香、醇和、醇厚、甘滑、鲜爽.......等。相较于现代英文着重静态的名词,也可观察到中文因字词组合的自由度极高,似乎更擅长动态的变化。譬如「回甘」、「上扬」、「生津」,都彷彿是形容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动态表现。

撰文/余知奇

图片来源/编辑部、Unsplash

-----------

关于 C³offee 咖啡誌

咖啡誌除了是专业职人的情报誌、咖啡玩家提升等级所需知识与资讯来源,同时也是一本可轻鬆翻阅,获得知性满足的享乐品味生活誌。

官网:https://c3.coffee/index.html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2910.html

(0)

相关推荐

  • 原神3.1新角色妮露突破材料

    *** 次数:2775679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 3.1版本的消息曝光后,相信大家第一时间关注的就是有哪些新角色,并且这些新角色会用到什么材料。因此1333Wan小编就在第...

    教程 2022年9月20日
  • QQ飞车手游怎么甩尾,手游飞车怎么甩尾过弯

    手游飞车技巧甩尾怎么弄极品飞车中甩尾有什么技巧网友分享: 1. 控制器的选择 在控制器的选择上 山道和城市的这两种地图用键盘 而场地赛(就是有矮的围墙 有奖分区的那种赛道)就一定要用手柄.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QQ飞车中弹射甩尾如何避免拖漂?正常的甩尾指法:按住漂移键-有 节奏 地按下两下方向键键触发小喷-松开所有 按键 -点下小喷。 弹射甩尾:按住漂移键-快速且有节奏地按两下方向键-在小喷键亮起。ps4极品飞车怎么甩尾?极品飞车的漂移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按住w再按住手柄的x键就可以甩尾 极品飞车的漂移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按住w再按住手柄的x键就可以甩尾手游飞车怎么飘移最快?怎么漂移最快,在很早以前

    阅读 2022年7月1日
  • 短篇感人催泪故事(6个温暖治愈系的小故事)

    短篇感人催泪故事(6个温暖治愈系的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拣来的玫瑰
    情人节,老年痴呆的外公失踪。
    晚间,医院来电说,有位衣服上缝这个电话的老人站在一间病房里不肯离去。
    去接外公时,妈妈一进病房便哭了,因为外婆就是在这间病房

    阅读 2021年3月5日
  • 最难读的小说,为什么要读小说

    你认为什么小说很难读?网友提问:你认为什么小说很难读?优质回答: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难读的小说其他网友观点自己不喜欢的小说最难读。看自己感兴趣的小说,不管多少深奥,都会看的津津有味。哪怕里面很多名词难以理解,人物事迹不熟

    攻略 2021年12月24日
  • 2010乒超朱世赫vs王皓乒乓球非完整剪辑

    2010乒超 男团决赛 鲁能vs八一 朱世赫vs王皓 乒乓球比赛视频 非完整剪辑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敌乒乓

    202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