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教育#
时常会问自己,要怎样教育孩子?自孩子出生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开始了,刚开始没有头绪,后来才渐渐有了一些心得,到如今,心里终于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见解,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曾经的焦虑感方才减轻了些。
细细想来,这一路上心历路程也不容易,相信那种焦躁时的毛躁感,很多人都应该体会过吧!
刚开始时问自己:
⇒要怎样教育孩子?
(答不出来)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必须明白:我想要孩子长大后过什么样的生活?
(还是答不出来)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先要明白:孩子长大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
到这里,我的第一个焦虑点找到了!我(成年人)对教育的迷茫,根本上在于对未来的迷茫。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又怎么可能提前做好准备,让孩子在未来压过竞争对手从而取胜呢!!
于是,问题从孩子的教育问题变成了社会问题,主体也从孩子变成了我自己(成年人)。
继续往下推
⇒20年后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不知道)
⇒若是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未来是什么样呢?
(我想,大慨会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无论是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等方面,都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或者第二。)
⇒要走到这一步,教育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我细细想来,当然是必须有一大群爱国青年奋勇拼搏,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成就,教育当然是培养这样的人才。想到这里,我倒是明白了这几年舆论场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坚决支持我们的政党,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反感。(这大概是过犹不及,也需要注意)
⇒可是,一大群人在那里努力拼搏个什么呢?他们应该做点啥?
答案当然是解决时下中国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难题,经济的,民生的,外交的,科技的,等等。很多人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我认同这一点,从对比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我们不比这世界上的任何国家差。但从我们自己身上看,效果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超越自己这条路上才刚刚起步。
有些个课题是避不开的,比如:
a 科技进步需要要如何留住并吸引高端人才?(这需要调动社会资源的走向,以及人们心理层面上的追求)
b 养老问题关系到两代人的人心是交融与还是隔离,该怎么解决,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失望感降到最低?(同样需要调动社会资源)
c 年轻人如何在工作时间、效率,和收获之间找到最优解? d 新的阶层矛盾正在形成,如何让不同阶层,不同立场,不同思想的各种群体,彼此间愿意搁置成见,共克时艰,又应该给所有人以怎样的未来愿景?(社会资源分配的任然是资源)
e 男女性别对立如何处理?什么样的男女认知和交流方式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的是整个文化体系的动荡,别忘了我们的文化中“家”占据了多少比重。另一方面是影响出生率,直接左右人口结构的格局,其影响可能长达三代人甚至百年之久。(本质上这是谁觉得谁更重要的问题,没有形成彼此的广泛认同之前就是对立的,谁也不服谁)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比如收入分配,房价,医疗,环境,能源等等。我想着想着吓了一跳,接下来的几十年,我们有太多难啃却又不得不啃的骨头,不管以什么方式都得咽下去,难受是肯定的,不过我还保持乐观,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处理问题正面积极、感于担当。二是有太多国人都在关注这些问题,有人愿意面对问题,就必定会有解决办法,只不过是办法好一些,还是次一些的区别。
可见,现在刚出生到50岁之间的这一批人,未来几十年中该怎么活,太难了!但难的不只是问题多,而是每一个问题都不可能独立开来解决,问题之间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又互为制肘。当你想解决一个问题时,其他问题立马就会跳出来,成为挡在前路上的大石,绕都绕不开。
⇒为什么各种社会问题之间会环环相扣?
这是一个生态的内部生态联系,就像人体的内脏会产生互相影响一样,一个地方出问题就会加重别的地方的负担,从而带来连锁反应。
社会中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迹可循,但很多时候明明知道问题会发生却无法避免,这就是生态的原因。每一种生态的形成都会有相应的优点,也会有相应的伴生缺点。当所有的问题都显现出来,并且都无法单独解决时,就意味着进去了恶性循环,就需要改变构建生态的一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可能是文化底层逻辑,经济底层逻辑,甚至是人们对宇宙的底层逻辑认同。不同的底层逻辑认同都会构建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底层逻辑与真理有误差,构建的社会形态就一定会走入死胡同,进入恶性循环走不出来。(这是社会革命产生的土壤,人们没有希望了,戾气重到愿意拿命去拼,只为换一线生机)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不知道真理是什么,又怎么知道拿什么教给孩子,成年人对于孩子的焦虑,归根结底是对未来的迷茫,说句不好听的,没有人知道人类社会的明天是什么样的,甚至不确定是不是有明天。我们需要有更多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更多思想者,更多是怀疑论者,更多追求真理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整合社会力量,为了一个所有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人们不过于计较得失,才有可能找到更远的未来。
(不要问我真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适合于当下的,能够让人们看到未来方向的东西,就是距离真理最近的东西,虽然很快又会变得面目全非,需要不断寻找。)
西方世界至今没有长久的国家和社会形态,罗马算是最长的,但也不是真正的和谐统一,仅仅是城邦之间的联合体,一言不合就开干的那种,对于想要追求人类长久和平与和谐的人来说,西方早已无路可走,而今的美国同样不是值得效仿的对象。
目前为止,中国历史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但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结果,比如相对封闭的地势,独特的文化和民族凝聚力,农耕文明对于守城的执着等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既使是封建中国,在哪些最富强的岁月里,也逃不出300(虚数)年的轮回之苦,而这就是源自于社会结构的底层逻辑。(你可以想象一些莫比乌斯圈,走着走着总会回到原点,然后从新来过。)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人们怎样过日子?该追求些什么?怎么追求?怎么评判自己,评判他人?
这些都需要全新的探索,而原有的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对立和瓦解。(今天有很多人在寻找圣人,保不齐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失去了标准,需要有人来找到能够被人们认同的标准,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非真正的能人是办不到的。其中最难的又是衡量人心的得失平衡,人心不平则是非多,是非心会让现实生活充满冲突和对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心,就不会认同别人,结果就是现实问题分歧大,谁也不让步,意识上又互相对立,别人不愿听你的,你就只能顾自己,看上去就是人人自私自利。)
必须要知道,借鉴别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世界都在看着我们,而我们已经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交给下一代了,因此只能带着他们一起思考,思考未来和当下的现状,从而找到一条人人都愿接受的路,这条路必然也只能是立足于“人”本身。
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最大的认同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家都是“人”。
可以试想一下,以后的师生关系可能不再时谁教谁学,而是既是师生又互为道友,传道授业的同时,也会更注重解决生活中的疑惑,那些困扰现实生活的疑惑。问题怎么产生的?怎么发展的?现状如何?要怎么解决?也许这就是知行合一吧!
家,也不会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的概念,而是探讨如何共同生活,共同面对困难的地方,当然还会在此基础上重塑情感。
而这,可能就是未来的教育方式。
⇒“双减”的意义是什么?
去掉太多的枷锁,给教育中的每个角色(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机构),更多一些的时间、空间,用来思考和寻找出路,既是找自己的路,也找这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路。归根结底,所有人的路都是同一条路,因为同一个生态环境下,看似不同的人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除非你能超脱于生存的环境之外,但这显然不可能。
“双减”减了一些,也增加了一些,很多人会不适应,因为没有人来安排一切了,也就意味着迷茫的焦虑会真正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而且没有地方可以去推卸责任。一个普遍思考的社会形态必将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希望和激情,当然也会有焦虑和痛苦。
孩子听说我不上班,太激动,结果摔跤了,被妈妈一顿骂,我想,摔跤了本应该会让她长长记性(疼痛总是有这个功能的),可是妈妈骂完后,她就只记住“你人真烦”了,这不得不说是关心则乱,但适得其反!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