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在人类的过去,由于知识的系统化不够,稍有学识的母亲便可以充当孩子的老师。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都已开通的今天,让母亲仍然充当孩子的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师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像帕斯卡、穆勒那样只受家庭教育即可成功的可能越来越小,那种幻想只凭自己的双手便能建立孩子人生大厦的想法也似乎越来越显得天真。由于学校在孩子知识教育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母亲不仅要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而且还要懂得如何与学校教育进行教育上的协调。在对待学校这个问题上,我们父母常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我们在前面批评过的把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父母几乎不再承担什么教育责任,孩子的好坏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这是我们目前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

在人类的过去,由于知识的系统化不够,稍有学识的母亲便可以充当孩子的老师。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都已开通的今天,让母亲仍然充当孩子的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师的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像帕斯卡、穆勒那样只受家庭教育即可成功的可能越来越小,那种幻想只凭自己的双手便能建立孩子人生大厦的想法也似乎越来越显得天真。由于学校在孩子知识教育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母亲不仅要懂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而且还要懂得如何与学校教育进行教育上的协调。在对待学校这个问题上,我们父母常表现出两种极端,一种就是我们在前面批评过的把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父母几乎不再承担什么教育责任,孩子的好坏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这是我们目前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

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我们父母对待学校态度的另一种极端就是认为学校无用,因此不加重视。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下列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由于自身对学校教育没有好感,甚至自身就是学校教育的打击对象。他们之所以能成才,与其说是学校培养的结果,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学的结果。由于他们对学校充满了偏见,对自己孩子的学校教育自然不加关心,其结果竟有相当一部分杰出人物的后代为此而断送了他们的才华,碌碌无为地度过了他们的一生。

丘吉尔是一个对学校没有好感的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学校教育的重视,更谈不上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了。他有一子三女,儿子伦道夫·丘吉尔4岁时就因为逗人喜爱而上了报纸,十几岁时就认识了教皇,丘吉尔曾十分得意地说:“他会成为一个伟人。”并竭力加以扶持,而他的儿子也踌躇满志,准备为家族赢得更大的荣誉。可遗憾的是,丘吉尔对学校教育不以为然的态度影响了他的儿子,伦道夫进牛津大学不久就退学出来迫不及待地投身政治。由于没有深厚的学养及经验支持,最后只取得了极有限的成功,成了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在他57岁时因为过度饮酒引起肝硬化而死。据说在他的最后几年里,酗酒和暴饮暴食让他变得肥胖、秃顶,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丘吉尔的儿子,而更像一个比丘吉尔小不了几岁的弟弟。他的三个女儿也不成器,大女儿在他88岁时自杀身亡,另一个女儿莎拉曾几度在公开场合醉酒而被捕……

爱迪生也是如此。他对学校的成见比丘吉尔要大得多,因此他对孩子的读书态度是“如果一个男子抱有雄心壮志,他不需要进大学”。他前妻同他生的3个孩子,由于无人管教,结果一事无成,甚至连自食其力都无法做到,最后只能靠爱迪生给他们买的农场生活。与其前妻成鲜明对照的是其后妻对孩子教育极严,她不仅把她同爱迪生所生的3个孩子送进了大学,而且其中的一个孩子后来还成为该州的州长。同为一父所生,重视与不重视教育,其结果竟如此迥然相异,母亲教育的重要不仅体现在爱迪生身上,而且竟也如此绝妙地体现在他孩子的身上。

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对于这一类型的家长来说,他们的错误尽管看上去表现在对学校教育的轻视上,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对教育的轻视,是他们忘了自己虽然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但是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一事实。

就拿爱迪生来说吧,他被母亲从学校领回家后,当过老师的母亲就承担起了教育他的任务。有一传记是这样描述这个家庭学校的:春天,娘儿俩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他们一面纳凉,一面给他讲罗马帝国的兴衰,讲英国的演变;秋天,母亲又让他念上了《鲁滨孙漂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到了雪花飞舞的冬天,母子俩就待在屋里,烤着火,在化学和物理学上用心思。当母亲发现他特别喜爱物理和化学后,便专程上街给他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这本书当时极有影响,专讲物理和化学上的实验,有简单扼要的说明,有详详细细的插图。爱迪生就按照上面写的一个一个地做实验……

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么好的家庭教育,爱迪生才有了后来的成功!爱迪生尽可以对学校有偏见,但绝不应该对教育有偏见。他显然是将学校教育同教育混为一谈了。当他有孩子时,他的思想仍集中于他的发明,因而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在培养自己时所花费的心血,相反却误以为孩子不受教育就可以成才!

与丘吉尔、爱迪生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不仅受到良好家庭教育,而且受到良好学校教育的伟人,他们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就表现得大不一样,因为他们深深体会到,这两种教育中缺少任何一种教育,他们都难以有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在这方面玻尔家族堪称典范。他们家族不仅已经几代兴旺,出现了两代诺贝尔奖获得者,且新的一代也已崭露头角,以至于有人这样预言,如果再有家族获诺贝尔奖,最大的可能便是玻尔家族了!

对学校教育不加重视的另一种类型,同上面那种将学校教育同教育混为一谈的父母恰恰相反,这些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并由这种重视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不信任,在这种不信任的心态里又同学校产生对立情绪,从而指责学校教育。

这类父母的立足点是对的,那就是教育的主动权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家庭,但是他们没有认清主职与助手的区别,也就是说学校尽管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导,但却是教育的助手。让助手顶替主职当然不对,但主职包揽助手的事务也不正确,尤其是在社会化分工更趋精细的今日更是这样!

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信奉早期教育重要的母亲,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学校教育,这种倾向在当前我国的一些施行早教的母亲中尤为突出,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学校教育的落后、呆板不能满足施教孩子的要求,但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是由于这些年我国一些早期教育学者的误导所致。

如果我们撇开社会以及母亲对早教的内在需求,而仅仅将它集中在某一点上,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早教热起源于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这部著作对中国早教的贡献甚大,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它毕竟是20世纪初的产物,它贬低了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忽视和贬低在我们的一些宣传者那里,不仅没有得到纠正,相反却更加被推向极端,出现了一批对学校教育持否定情绪的母亲。

例如,于光远1985年在给一个早教家长的信中曾极敏锐地指出了这种倾向:“教育是一个专门的学问,有许多人长期的整天从事教育工作,研究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掌握了这一领域的科学。近代教育也形成一整套幼儿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等成熟的制度,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发展它,不是忽视它。工作中有这样或那样缺点,我们需要对之进行讨论,目的是克服缺点,提高我们的教育工作水平。”

忽视家庭教育而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当然不对,但忽视学校教育而企图以家庭教育代替学校教育同样不对,这种做法最后也会窒息孩子的成长,除非有极强的经济做后盾!

因此,对更多的母亲来说,当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早期智力教育之后,就需要将孩子送进学校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智力教育方面的结束,相反却是一个新的知识教育时期的开始,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母亲虽然不要亲自授课、讲解,但是她却要为尚不懂得事理的孩子进行指导与协调,指导与协调成为孩子入学后母亲教育工作的新的重心。

在这一系列协调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协调,也就是刀刃与斧背的协调。

学校所加强的不过是刀刃功夫,而母亲所加强的应该是斧背功夫。手术刀固然锋利无比,但是它却砍不了树,劈不了柴,原因是它有刃无背。铁锤固然一锤万钧,但却没有人用它去披荆斩棘,原因是它有背无刃,而只有利斧才是克服困难的最好武器。对于斧头来说,不仅要有利刃,更要有厚背,人才的竞争最后总是归结于斧背的竞争,很多优秀的家长无不在孩子的斧背上煞费苦心。杨振宁在初中时期的一个暑假里,父亲不去教他学微积分,却请师教读《孟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没有让他留在身边,而是鼓励他到农村去上“劳动大学”等,无不说明这种“功夫在诗外”的重要。

学校是刃,家庭是刃上的钢

但是我们很多母亲却不是这样考虑的,她们不是让孩子增加斧背,而是帮助磨刀。孩子回到家里变成了去上另一所学校,而且这第二所学校还是第一所学校的复制品:在学校里坐着,在家里还是坐着;在那里要安静,在这里也要安静;在那里说一不二,在这里也不许顶嘴;在那里不许做小动作,在这里也得聚精会神;学校里没有民主,家里也一样,不同的是在学校还打铃下课,在家里则一坐几个钟头,没有下课休息时间。更有甚者,一些母亲完全照搬学校一套,在家充当学校里的老师,既让孩子失去了课堂上学习的新鲜感,又滋长了他学习的依赖性,殊不知,即使对于母亲自己来说,同时上两所同样的学校也无幸福和愉快可言,更何况是对于孩子了。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反对帮孩子磨刀,相反磨刀同打铁是相辅相成的,要让孩子的斧背厚实,必须首先让他能够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这样母亲的调节作用便首先表现在调节老师同孩子的关系上,只有师生双方的关系融洽起来,才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在现代化大生产里,母亲不要过多地寄希望老师能够找上门来同你联系,最主动的做法便是你经常同老师保持联系。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实却不是这样。由于母亲没有同学校协调好,孩子在学校违犯了纪律,老师便通报母亲,有时还指定让父亲来学校,怕母亲心软不好配合。父亲被老师的一面之词激得火冒三丈,个别的甚至当着老师的面就打,而这只能使师生矛盾加深,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与孩子的感情。家长与老师搞统一战线,对孩子进行压制,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使学生感到走投无路,甚至被逼到邪路上去了。与之相反的是母子建立联盟共同对付老师,一味地偏袒,结果孩子更加有恃无恐……

因此,这时真正的家庭配合应该是,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错误,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指出老师是关心和爱护他的,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认真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同时母亲要把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转告老师,让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

其次是调节各科知识间的关系。

孩子在校学习是多科并进的,由于对各学科的兴趣不同,常常出现偏科废科现象,自己喜欢的科目花的时间多,成绩不好、不喜欢的科目理应多花时间,结果却是花时间最少的科目,出现跛脚或偏瘫现象。这种学习上的不全面发展,单靠老师是难以解决的,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自行克服更是难上加难。学校老师只能在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但却不能完全控制学生对每一学科使用的时间比例,这就需要母亲在家庭自学时间上给予调解,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

在那么多著名的曾被讥为“笨蛋”“傻瓜”的天才中,他们几乎都是由于这种偏科导致的,他们实际上是神童而非笨蛋。但是由于母亲没有及时予以调节,结果导致这些天才学生失去很多成才的机会,甚至真的成为笨蛋。母亲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上那些最终成功的这类天才,其实都是某种程度上的侥幸者,每年的高考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天才学生被淘汰,从而走上另外一条让人平庸的道路。有一些学生的数、理、化成绩几乎满分,这个时候的误差绝非人为误差,而仅是机械误差,但是由于其他课目拖了后腿,从而可能一辈子让他与他最喜欢的创造领域擦肩而过。由于偏科、废科而泯灭的天才何止万千。毕加索等的数学极差,他们之所以最后能够成大才,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努力,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家族对他们提供的非个人品质方面的支持。

但是,即使是有家族背景做后盾,如果母亲不加调节,学校的环境也同样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极大影响。拜伦是个大诗人,但他在校时却最讨厌诗歌,尽管他后来成为诗歌天才,但长期的压抑却让他行为怪异、生活堕落。

最后,母亲还必须调节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上学要么同知识产生矛盾,要么同同学产生矛盾。知识上有老师引导,而在同学关系上则要靠母亲的关心了。中小学时代孩子最容易受这种同学间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母亲把眼光仅仅盯在分数上,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交友,而一般孩子交上坏友后又千方百计瞒着家里,等到不可收拾时母亲才发现晚了。1951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沃尔顿便是如此,他的母亲一连换了三所学校,朝夕相伴,最后才让孩子走上正轨。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赖伯格·芬森倒不是交上坏伴影响了成绩,而是受到同学欺负成绩难以提高,最后也是将他转学到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的一所学校,成绩才直线上升。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52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