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家庭仪式感的帖子,底下不少高赞的评论是这样的:
小孩子,也不懂什么是仪式感吧
花钱买形式而已
考个好成绩,才配拥有仪式感
所谓仪式感,就是花钱买礼物
诚然,父母最衷心的期盼就是孩子有所成就,所以在其成长过程中,更为关心的是他的成绩,至于是不是幸福,往往忽略不计。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或无聊”。如果父母从不注重仪式感,整个家庭的生活就会像是一滩死水一样,养出来的孩子也难以幸福。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即使孩子成功,却难以拥有幸福
豆豆还在小学的时候,家庭普通,父母也只是小工厂里的基层职工,为了减少家庭的开支,基本上很少给豆豆零花钱。
同学过生日,给他看生日时的照片,大大的蛋糕,父母的陪伴,豆豆很羡慕。
到了自己生日这天,豆豆也央求着妈妈能给他买一个蛋糕,但是妈妈却说,蛋糕没有什么营养,而且又很贵,买了也是浪费。
豆豆成绩考到全班第一,爸妈只是满意的说一句,继续努力;
母亲节,豆豆在老师的指导下,给妈妈准备了手工礼物,妈妈却说说,好好学习,以后不要做这些了,考第一就是给爸妈最好的礼物。
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份礼物。
妈妈说的最多的,也几乎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有了好工作,一切就都会来之类的话。
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豆豆,性格要强,也凭借自己的努力,上了好的大学,进入知名企业,成为人人夸赞的,要学历有学历,要面子有面子的“别人家的孩子”。
豆豆“很成功”,但只有他知道,自己过的并不幸福。
工作上的压力,不知道怎么开口和父母说;
与同事相处,也并不是那么的融洽;
几乎没有什么贴心的朋友,孤独是常态;
不管是大学里,还是工作后找的几任女朋友,没有一个能走下去的,最后一任分手时,对豆豆说了一句话:
生活不是只有一往无前的目标,还要有仪式感,但是你从来都没有停下脚步认真生活过!
有仪式感和没有仪式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到底差别有多大呢?
1、家庭关系上的差距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忙碌着,生活日复一日的过去,在岁月流逝里,我们慢慢变得麻木,就像一群不停歇的蚂蚁每天机械地奔走。而仪式感,就是婚姻生活的保鲜剂。
比如结婚纪念日、对方的生日、特定的节日等,适当的仪式感制造,可以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唤醒夫妻内心深处的回忆,往昔恋爱时的美好,会让彼此之间,多一点爱,多一些包容,多一缕幸福,自然整个家庭的氛围也会更加和谐。
2、亲子关系上的差距
父母是孩子最为亲近,也是最依赖的人,给孩子营造仪式感,比如睡前故事,比如一个生日的庆祝,比如鼓励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轻易的缺席他的家长会,演出等等。
这样的仪式感营造,会让孩子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不同,被爱包围长大的他,会更加的自信,对生活也充满热爱,内心快乐,情感充沛,精神富足,社交积极。
孩子不管是学习上,情感上,工作上的问题,也会更愿意和父母分享,亲子之间的关系,自然更为亲密。
3、孩子幸福指数的差距
仪式感可以让孩子收获更多的幸福。
一个在充满仪式感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会拥有更多的安全感,深切的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同学,朋友,老师传递过来的关怀和爱意。也会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身边的人,会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靠近。
从而产生较为稳固的社交结构,进一步让他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得到提升。
如何给孩子营造家庭仪式感呢
其实,仪式感并不是花钱买礼物,吃大餐,出去旅游等等,只要是你精心给孩子准备的,哪怕只是一个手工的小红花,他都能开心的跳起来。
制造仪式感的日子有很多,可以是他生日时你陪他过,他考试第一名的时你给他一个奖励,他第一次学做饭你给他拥抱,他主动的打扫卫生时,你给他大大的表扬等等。
他参加学校的活动,你会积极的陪伴;他家长会,你从不缺席;他登台演出,你是最热情的观众。他荣誉加身,你总会第一时间送来关心和祝福。
给他足够的耐心,爱心,用心。相信,被爱包围的他,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日子里,给你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爱!
--END--
作者:艺朝艺夕-小艺,一个集舞蹈、美术、口才、钢琴等才艺于一身的奇宝贝~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