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桌上,孩子外婆对娃说:“你看,隔壁桐桐每次吃饭都吃得又多又快,你什么都好,就是吃饭慢了少了。”
孩子一听又开始带着哭腔说,不许说别人的好,自己的不好。
母亲总爱无意识的,夸赞他人的孩子,贬低自己家孩子。曾跟母亲说过,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并不懂你深层的意思,所以会认为你总是对她挑剔,就像我们自己,听到批评自己的话,也会不舒服。
孩子的这种受他人评价而表现,也令人深思,未来的路还很长,家里可以对她宽容,社会并不会全程呵护她呀。
记得在抖音看到,一位母亲开车接上高中的儿子回家,车开到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上,突然就停下车。这位母亲,不知道是有多气愤,竟然在如此车流量的地方停车。她下车,走到后车位,对着车里的孩子一顿指指点点,这一顿操作,让本就在绝望边缘徘徊的儿子,下定决心,以让人无法想到速度,穿越车流,没有一丝犹豫的跳下桥。
故事让人无比痛心,但想想故事里的母亲和孩子,无不是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影响了对自我的判断。
这两天,一直在听王洪志老师讲《史记》。
史记中记载了大家耳熟能想的殷商纣王,是因为“妲己”红颜祸水吗?其实他的灭亡,是他自己的评价系统出了问题。最开始,他也是文武双全,才能过人的王者,就因为太过于自负,只接受赞美,不听劝诫,最终蒙蔽了内心,失去了自我的评价体系,从不反思,最后亲小人远贤臣,而失去了江山。
怎么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人评价与“我”无关,建立起具有强心剂的内部评价体系呢?
1.要有崇高的信仰,可以自己喜欢的偶像为自己的榜样。
史记中记载孔子,毕生的理想,就是将儒学广而实施。
他40多岁在晋国做了一个小官,他执管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和平有爱,其乐融融。
可当时的战国时代,各诸侯都重在“武”,孔子的思想无人问津。而后,他开始周游列国,广传他的儒家思想。
有人请教他排兵布阵之法,他却说他不懂,只知道仁义。其实他是有原则有选择的在传授,他希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孔子一生穷困潦倒,未得重用,一般人会郁郁寡欢,他却豁然一生,走不了官途,就走布道讲师之路,让更多人去传播他的儒家思想。
孔子就是有着极高的信仰,让外界如何变化,他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他明白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2.读书,不断的更新和巩固自己的认知。
世界每天都在变,崇尚自我个性的时代到来,无不充斥着万千的观点,要想做到,不人云亦云,就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看书,是最有效,也最便宜的方式。
史记作者司马迁,从小被书籍围绕,查遍万千资料,克服重重困难,才有如今你我看到的《史记》。
3.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
毛爷爷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需要做的是,将书中学到的认知,在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才是最好的“知识”,最终才能稳定自己的判断。
很多人提倡写作需要积累好词好句,而怎么去积累呢?
大部人惯用的方式是“摘抄”,摘抄只是作了一下“copy”,时间长了忘到九霄云外,更别提应用了。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实践”。
看孩子的作文,会发现孩子的作文,记一件事时,一两句话,就写完了,没有细节的描写。
也许对于某个事物的外貌描写,还可以把握八九不离十,因为这个只需用肉眼观察,是静态的“事物”。
而对于一件事的发生,除了前因和后果,最重要的是过程,而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发生之后,是需要作者努力回想每一个细节,才能写得生动。而这每一个细节,就会有人物的“动”,所以需要你平时去留意。
比如,吃饭的动作。饿的时候和不饿的时候,吃饭的态度和动作,一定不一样。
昨天,请孩子看她当天学的一篇课文,找出一个她理解不透彻的动词——“拂动”。
如果只是把它抄在本子上,她下次还是不懂。就让她想一下,谁会做这个动作,什么时候会做这个动作。
她想到是柳树,是风吹来的时候。
她应用的场景就变成了:“微风吹过,河堤旁的柳枝,随风拂动,像极了妈妈的手在抚摸宝宝的脸颊。”
这样一引导,当孩子下次看柳树飘动时,是不就会闪现“拂动”这个动词呢?
社会在不停地变化,各种压力应运而生,家长不可能时刻守候在孩子身边。最终需要孩子独立面对社会,让孩子更早的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就能很好地建立应对压力和批评来临的“免疫系统”。
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就可以对各种负面言论产生免疫能力。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