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上海的疫情非常严峻。虽然有些地方已经被封控,但似乎还没有危险区。为什么?疫情的风险区域是什么?
10月10日-10月10日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4月5日,上海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1例,无症状感染病例16766例。健康时报记者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自3月以来,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人数超过9万,其中确诊病例3245例,无症状感染87586例。
国家卫健委官网疫情风险等级查询页面显示,截至4月6日17时,上海共有13个中风险区,分布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区、黄浦区,全区无高风险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落实逐区管控要求,尽快公布当前全省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并将动态调整后的风险区域名单作为疫情防控措施日报的内容及时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多地公布的中高风险区域具体划分标准不一。以北京为例,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5起以上本地确诊病例,为高发区;湖南、四川等地以14天内发生10例以上确诊病例或2例以上聚集性疫情为判定高危地区的标准;上海尚未公布疫区风险分级标准。
上海为什么没有高发区,已经报告了9万多例阳性病例?“按照国家规定,是否调整风险等级,是根据确诊人数和疫情情况而不是感染人数。结合人口规模和密度等实际情况,是否调整风险等级只能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评估后确定。无症状感染者在所涉及的地区没有中高风险。”4月6日,上海某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谈看法。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发现,目前上海确诊病例的轨迹已经遍布16个行政区,其中浦东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等其他15个行政区累计确诊病例在16至400例不等。但具体病例所在小区的详细情况并未公布。
上海目前是如何划分风险区域的?上海市卫健委主任吴介绍,根据核酸筛查结果,上海实行分区分类、网格化管理,阶梯式控制,分为围堵、控制、预防三个区。据悉,阳性感染涉及的居民小区(单元、场所)网格单元及相邻网格单元为封闭控制区;有封闭控制社区(单位、场所)的街镇其他区域为控制区;浦东、浦南等除封闭控制区以外的毗邻地区为警戒区。
在封闭区域实行“区域封闭,居家服务,上门服务”,基本就是居家服务。感染者所涉及的建筑要封闭14天(从3月28日开始);封闭区内的其他区域,即整个社区,实行“7天封闭管理和7天社区卫生管理”(3月28日开始),其中要进行一定频率的检测,封闭管理期间要严格执行居家隔离措施。
“这种划分主要是为了能够分类控制,遏制疫情在社区的扩散和蔓延,尽量与lo达到最大的防控效果
00-1010流行风险区划分标准:连续14天无确诊病例或无新增确诊病例为低风险区;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50例,且14天内无聚集性疫情的为中等风险地区;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高危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
00-1010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每天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自来水和洗手液洗手,尤其是饭前饭后,外人接触其他物体后。
戴口罩
保护新型冠状病毒的最佳方法是戴口罩。戴口罩前要洗手,避免口罩污染。同时盖住嘴、鼻子和下把手,按压鼻梁处的金属片,使口罩鼻梁充分接触。戴口罩时不要触摸口罩内部。
正常通风
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病毒,有益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但冬季开窗通风不宜时间过长。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烧举
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不是聚集少出去。最近的一些爆发是因为聚餐、结婚等聚集行为引起的。稍有不慎就可能给病毒可乘之机!
勤消毒
疫情期间,要注意消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病毒入侵的概率。除此之外,在消毒的时候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一些误区需要避开。
疫情的症状有哪些
疫情的症状有发热、咽痛、鼻塞、流涕、腹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是病毒感染,因此具有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及全身症状。目前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为首要表现,大部分患者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类似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因此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均要行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