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文化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能把孩子真正地培养出来?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不少拥有先进理念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早已于多年前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新教学方式探索。
新书《我教孩子学国学》的作者、两次获北航“十佳教师”的李静老师,也通过其10年的国学启蒙教育实践经验,向中国家长提出了她的“读书方法论”。
她说,孩子读书好不好,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是很多家长虽然重视教育,却在教孩子时,不止知识层面,包括心性养成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抓手,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高阶教育的可能性。
什么才是那个“好抓手”?
李静的答案,是国学。而且是以国学经典阅读为根本的基础教育。
在她看来,阅读能力是孩子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包括数学、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特别强大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来支撑。
而阅读国学经典所提供的,远远不止是丰富的知识性,更能润泽孩子的心灵,能教会他们,怎样能够获得一种幸福生活的可能。她强调:“教育的目标不应该只为了上大学,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由高校教育现状引发的反思
李静,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连读本科、硕士、博士,现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副教授一职。
她以一生的阅历和教育经验,目前主攻儒家思想——儒家是通过天下关怀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的。
李静认为,教育的目的同样不止于成功培养自家的小孩,谁也不可能只因为自己的孩子好就能让自己和孩子过上一个幸福生活,一定是你身处的大环境的整体素养、德行都有一个提升,才对个体是真正有意义的。
有的家长说,那就等孩子考上大学了,再来研读国学,好不好?李静觉得,不好——“18岁再交到我们手上,就太晚了。”
在大学的教学经历曾带给她很多冲击,能考进名牌大学的往往是各省前一千名的尖子生,可他们很多人只关心分数,只关心就业,求知欲并没有那么多。类似《论语》、《理想国》这样的课程,他们的态度通常很懈怠,感受不到学习它们的意义。这在李静看来,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封闭的,甚至可以说是功利的。最要紧的是,从他们入学提交的第一次读书报告就能看出来,缺乏有效阅读和有效思考的能力。”
两家注解围读《论语》,探索儿童教育高阶方法
李静在2016年创办了儿童国学教育实验课堂,取名“闻韶学堂”,完成9级儿童国学课程开发。学堂名取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传为舜时的乐名,孔子推为尽善尽美。
最开始的学生是李静自己的女儿。女儿四年级时,李静曾向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们提议:暑假能不能请家长陪伴孩子读一本小说?
为什么有这个提议?李静指出,现在老师和家长们都知道重视阅读,但只列书单,至于读成什么样子,没有后续。孩子可能就读个热闹,知道大概的情节,但背后的意义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她看来,阅读的意义恰恰在于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他可以代入人物的情感和经历,加深思考的深度,可以自己提炼出一些写作的技巧,而这些都是需要讨论,跟成人、跟老师、跟同学一起讨论才能完成的。
但是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回应,很多孩子没有能力读完整部的小说。于是李静决定找一些愿意读书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组成一个读书班。有了这样的一个契机,几个家长和孩子们就一起开始读《论语》了。
李静选了《论语》的两个版本,不同的注解,对比阅读。一个是杨伯峻先生的,一本是钱穆先生的。两本书对读。同样一条章句,看两位大家对它不同的注释,在这个缝隙间,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讨论这条章句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中一位家长在北大教书,他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带研究生的读法。
而这样的读书,很慢。可在李静看来,书,就是要慢慢读的。不用那么着急。
她带着孩子们在三个学期里只读一本《论语》,“读书,特别重要是,要有一个很悠游的态度,真的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徜徉,让它不断的润泽人的心灵,而不是急吼吼的,急着要把一本书读完,那么最终,这本书对人起到的教育的感觉会很不一样的。”
激发求知欲,古往今来教育的初心
有人质疑,国学是古书,能融入现代吗?
李静表示,自己虽然是做儒学研究的,但她推行的教育理念并不是纯古典式的教学,“我们都是现代人,面对的也是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作为老师,需要让古典的精华能够真正进入到每一个现代孩子的生命当中,绝不止是把古代文化中的美好讲出来,同时也要去面对现代孩子的处境。”
在李静的教育理念里,一切教育的初心都应该以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热爱为主,知识的传授是其次的。面对无数家长对于升学考试的困惑和焦虑,她希望让家长们首先认识到:“知识的部分,当一个人长大了,他用几个月时间就都补回来了,但如果在小学、中学时就厌学了,这才是怎么都救不回来!”
同时她也认为,每个人对美好的感知是不太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心理的节奏、成熟度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也离不开家长的坚持。
进阶阅读,传统经典里蕴含天地自然
李静教低龄的孩子首先读《诗经》《山海经》。
《诗经》里有非常多的鸟兽草木之名,当一首诗遇到“参差荇菜”这样的诗句时,李静就会启动植物学的知识;讲到十五国风分别在什么地方?历史地理学的知识也自然进入了。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一下就可以理解,诗和这片土地是密切相关的,它发生在什么地方,与什么风土相结合,却完全不会有应试的感觉。教《山海经》的时候,李静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一起画地图、画精怪,如此“跟着书本去旅行”,数学、美术的知识也在古文的阅读中融会贯通了。
“如果用现代教育的方法来讲,这就是一个多学科进入的方法。”李静告诉环球网文化记者,当春天讲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时,她会请家长带上孩子上野外去看桃花。当讲到“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典故,也有家长暑假时特意带着孩子去西安去看泾水和渭水相交接的真实样态。亲子互动式的深度参与,也令这样的诗经古文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点,而是可以让孩子亲眼目睹并有所感触的生活体验,这也是对生活的一个升华。
这些阅读的方法,让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在孩子们心中自然地铺开,而李静更希望让中国的家长能意识到:“中国的学问本身就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天地自然在一起的。”
在进阶阅读中,李静还会使用一个更为高端的研究方法——“诗史互证”,比如《诗经》里提到的历史故事,可以在史书中找到相对应的记录,不同文献的对比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为孩子们后面阅读更有难度的《史记》《古文观止》等奠定了基础,而孩子们面对读书的自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得以建立起来。
完整读经典,必须远离碎片化阅读
为什么今天让很多孩子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这么困难?
李静回答,目前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碎片化的阅读。互联网时代,大量打着“快乐学习”口号的网络文章充斥在电脑手机里,类似“速成读书”、“十分钟讲一本书”的短视频正侵占着所有人的视线,甚至会有孩子习惯于听书而不是看书、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能力,这令她颇为担忧。
譬如读《论语》等大部头的经典,一定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困难的阅读过程,但如果一个人长期习惯了在愉悦的状态下去接受一个东西,想要再拨正回来就很不容易了。因此读书还是需要下一些“笨功夫”。
在选择读本上,李静有一个核心原则:只读经典,完整的阅读。不读节选,不读白话本。包括市面上的少儿版,青少版都不推荐,她觉得这是大人们低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
“要知道,经典的每一个下笔,都经历了作者的深思熟虑,尤其是一个文学作品,每一个用字都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观。”她更直指,不尽确切的白话译文很有可能伤害孩子们“阅读的口味”。
“真正读过书的人会知道,经典需要扎扎实实地读过、研究过,反复几遍,它才会真正跟人的生命发生影响,促进一个人的自我成长。”李静强调,读书要读的恰恰是跟自己原来的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孩子们只有自己经历了这样的思考,然后才能成长、才能实现自我知识和价值观的更新。
而这些教育的观念、实操的办法,李静把它们都凝结于《我教孩子学国学》这本书中,并仍在编著系列配套教材,期望通过把高阶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让更多的父母在家中就能教孩子学国学。
文化自信与传承,源于理解了文化的美
桃有桃之夭夭,杏有杏花微雨,自然万物各有各的生态之美,面对《诗经》《论语》,李静觉得,理解古代文化中的美和智慧,就是文化自信的来源。
当一个人能真正的用自己的文明和文化讲述出一种美好,而这个美好能形成他的见识、能丰富他生命的时候,他的文化自信就自然形成了,她说:“这份自信不是空洞的,而是由每一篇《论语》、每一首诗、每一个传统经典作品去填充的。这样成长的一个孩子,在任何一种文明面前都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会觉得:世间有不同的美好,而我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传承人,我能够理解这样的美!”
在李静看来,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的回应现代的生活,成为现代生活中勃发的一种生命力。
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是活的,它能塑造一个人的审美,不但美好,还有力量,可以跨越千年,能够一代又一代的回应每一代人的困境和迷惘,然后同时给到他们智慧,帮他们解决问题。
这才是读经典所给予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它给到的,是孩子们生命中的一个“定海神针”。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头条号/物见游、首发媒体:环球网文化频道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1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