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两种情况,意义可能大不相同。

两种情况,意义可能大不相同。

第一种:父母就是靠着“捡垃圾”作为职业,为孩子供书教学;

第二种:父母只是为了让孩子体验“不学习没文化的后果”,而让他去捡垃圾。

如果是第一种,我认为还是有一点意义的,毕竟孩子体验的不是职业的贵贱,而是父母的艰辛,让孩子在没有学会为自己而学之前,先试着为父母而学。

但现实是残酷的,我相信题主描述的情况更多的是第二种。这种情况下,除非父母全程陪着孩子一起捡垃圾,边捡边做正面的引导。否则我认为,意义不大。

--------------------------------------------------------------------------------------------------

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六阶段论

  •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
  •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 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太长不看版:

  • 第一种情况:能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爱,使道德发展迅速达到第三阶段,具体表现为“为父母而学”;
  • 第二种情况:如果父母不陪同,则可能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对于孩子的发展其实意义不大。

至于题主的其他问题,请看详情版,我相信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详情版:

首先我想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让我诸事不顺但仍坚定教育事业道路的名教育家的故事。他的教育目标,就是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能达到道德发展第六阶段的人。

  • 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一位美国教师
  • 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六阶段论
  • 教育理念特点:①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②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
  • 学生背景: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
  • 教学业绩:①学生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②通过他人的评价,学生谦逊有礼、诚实善良。
  • 重点是,他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样实用。

为了培养孩子们成为有高道德发展水平的人,雷夫老师做了四件事:

  • 第一件事:以信任取代恐惧。
  • 第二件事: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 第三件事: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 第四件事:你就是榜样。

第一件事:以信任取代恐惧。

我相信不仅仅在学校中,而且在家庭中,恐惧都是普遍存在的——家长们怕在孩子面前丢脸,怕不受孩子尊重,怕说话孩子不听;孩子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伴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等等。家长和学生一起害怕,就创造了恐怖、压抑、紧张、对立的关系。

但雷夫老师说,他的班级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一样东西——害怕。

我们,是不是会为孩子不懂火冒三丈?,是不是会为孩子不听话大动肝火?是不是会为孩子不完成作业气冲斗牛。

其实是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出了问题。为人父母、师长的我们,遇到孩子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地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第二件事: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雷夫的一位同事,在开学第一天就承诺全班学生,会在一年结束时带他们出去旅行。但她几乎每天都用取消参加旅行的资格来威胁行为失当的学生,许多学生为此做了很多额外的付出。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个老师居然宣布,她将搬离此地,旅行必须取消。你们都不知道,孩子们是多么失望和不满,这种背叛把她在这一年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毁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请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也曾做过类似的事情?如果是,请务必要改正,因为信任是很难修复的。请记住,要言而有信。

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第三件事:纪律必须合乎逻辑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少不了会有一些规定,但是千万别忘记纪律的基本真理: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规矩会被孩子看不起。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

在雷夫老师的班里,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比如一个孩子不认真做实验,惩罚就是你不能做实验了,但是第二天还有机会重做。

因此,如果孩子不想学习,而你让他去捡垃圾,请一定要解释清楚内在的逻辑关系,当然在我看来,关系很勉强。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第四件事:你就是榜样

雷夫老师说: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认真勤勉的一个。

你想要孩子努力学习,请先想想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努力学习的样子,还是边玩手机,边让孩子要努力学习?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

划重点!我们要怎么学习雷夫老师,去灵活运用道德发展六阶段论,来培养我们的崽呢!?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一阶段,可以说是天生的,我们生下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恐惧。 所以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帮助孩子,消除恐惧,与孩子建立好信任的关系。

记住,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采取做。

从小我们听着这样的威胁长大,“不乖就要你好看”、“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长大后会换成“这个报表做不好老板就会生气”、“不买礼物,老婆就会生气”等等,这种威胁思维不断被强化,一直到成为本能。

但养成良好行为不是为躲避麻烦,而是因为,这些都是对的。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这是我们最容易犯下的错误,我们用糖果、玩具、奖状、奖品,以及延长体育活动的时间,来奖赏孩子,以此来诱发孩子的良好行为。

但这实际上这是一种“贿赂行为”,因为我们都忘了,“知识本身”、“劳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体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包括家长们,小孩子做家务就给点零用钱固然很好,但是用礼物或金钱来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了。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孩子们长大了以后,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取悦父母,取悦老师。可是,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这样迫切希望取悦父母,取悦老师的孩子,他们甚至按照家人、老师的期望来选择大学和专业,长大以后可能会成为倍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忙着取悦别人,就失去了自己。

为自己而做,为自己而活才是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方式,强制性的向孩子灌输为家中任何一个人而努力或作出牺牲,都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不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调侃上一句:“孩子,你是为了我才刷牙吗?”“孩子,你是为了我才学习吗?”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高中第一堂班会课,对班里的同学的激励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教师规定“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东西——糖果、礼品等,学生没有在3秒内表示对老师的感谢并说出“谢谢你”,礼物马上就会收回”,这个方法很有效,孩子们总是把谢谢挂在嘴边,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对于收到的礼物没有真诚的感激,他们不过是守规则而已。

但其实,他们并不懂得良好行为的真正作用,他们只是守规矩而已。

想起老师对袁隆平院士的评价: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有时候,是不是我们一些所谓的规定,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吗?

所以一方面,我们的规则要合乎逻辑;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教导孩子,了解规则之余把眼光放远,不受教室墙上的班规所限,学会找到真正的良好行为。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即拥有同理心,能换位思考)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多年来雷夫老师一直试图将这个想法传达给学生: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就是换位思考,体贴别人。他的学生将这个忠告牢记于心,都变得善解人意。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就连饭店员工也表示:雷夫的学生是他们见过的最和善、举止最得体的。但是雷夫又说:这个阶段固然已经很棒,但是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因为他见过更好的。

我的做法是,如果孩子犯错误,找到伤害方和被伤害方,首先写下作为伤害方的检讨和反思,然后换位思考,想想作为被伤害方发生这样的事作何感想。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个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也是最难教的。毕竟,教的人,可能也没有达到这个阶段。

雷夫老师发现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中,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于是雷夫老师带领孩子读书看电影,如书籍《独自和解》,电影《正午》《肖申克的救赎》等,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分享

更重要的的就是,在生活中知行合一,不断践行,而这种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已经潜移默化的根植在孩子心中了。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让其捡垃圾”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吗?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0093.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