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膜,学术用语又称为荫道瓣或者尿道瓣,是尿生殖前庭与荫道部位交界处的底壁上面有一个横形的黏膜褶。荫道瓣与尿道瓣多是用在动物方面,而处女膜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用在了人类身上。
荫道瓣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的标配,但在灵长类里,只有人类拥有它。为什么在漫长的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会保留处女膜,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也众说纷纭。
驴、马、牛、羊、猪等这些动物身上是有荫道瓣的,一般在胎儿时期即消失,只留下一圈薄膜痕迹,从身体机能看就是雌性未成熟前的生理组织。
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胚胎早期是实心的,体内的腔道是后来发育出来的。荫道的形成过程也一样,本来是实心的,逐渐空腔化。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泌尿系统发育同步进行,荫道腔化的同时,尿生殖窦同步发育,荫道外端和尿生殖窦腔交汇之间有一层薄膜相隔,这就是处女膜(荫道瓣)。随后,这层薄膜也发生空腔化,就是说这层膜上逐渐形成孔洞,即处女膜孔。
如果处女膜未腔化,医学上称为处女膜闭锁,民间称为石女,处女膜闭锁是青春期最常见的解剖学异常,需要手术治疗。
处女膜在胎儿3~4个月时期出现、发育、形成,到青春期时形态和厚薄不一。一般青少年的处女膜较小和厚,随着女子身体的发育成熟,处女膜会逐渐变得大而薄,并有相当的韧性。
人类在远古时代,大多是兽皮和树叶遮体,对于性器官的保护程度不够。女孩子未发育前,荫道粘膜薄弱,荫道环境酸度低,无法阻止细菌入侵,那么此时厚实的处女膜闭合着荫道,很大限度上防止细菌和病毒等侵入。成年以后,体内雌激素增加且变得稳定,荫道抵抗力增强,处女膜就逐渐变薄。
有学者认为,在女孩子身体没有发育完全成熟时,处女膜会十分肥厚,此时被顶破,就会剧烈疼痛,并伴随有出血,这是一种避免过早过杏生活的警戒装置。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初次开始杏生活年龄在17~20岁的女性,其宫颈癌风险是21岁以上才有杏生活女性的1.5倍。因为年龄太小,宫颈组织细胞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抵御病毒的能力较差,此时开始杏生活更容易感染HPV,导致宫颈癌。
有人认为,处女膜的保留是随着人的脑容量上升而慢慢进化出来的。像恐龙那样身体大、脑袋小的庞然大物却难以生存,因为聪明的大脑才是成功之道,所以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脑袋在不断变大,但是变大的脑袋给“出生”这件事出了一道难题,那就是难产。
现代医学对于难产有 “会阴切开术”和“剖腹产”等手段,但在古代,孩子只要头稍大一点,就易因为难产而夺去母亲的生命,自己也难逃厄运。因此,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会不自觉地从两个方面进行规避:缩短胎儿孕育时间和推迟女性初产年龄。
黑猩猩的寿命平均50年,怀孕时间为8个月,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推算,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岁,那么怀孕的时间应该在12个月以上。但是,人类却只用了10个月的孕育时间,就把孩子生了下来,因为在第10个月的后期,孩子的头部会快速增长,再不生下来母亲就有生命危险。
所以婴儿刚出世时,不能像其他哺乳动物出生后立即能行走,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完全无法生存,这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等人类婴儿能爬的时候,头大得已经生不出来了。
女孩子月经初潮就代表着可以开始孕育后代。但女性刚进入青春期时,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盆骨大小不足,此时生育很难顺利分娩。这时候又厚又小的处女膜带来的剧烈疼痛会促使女性避免杏爱,以防受孕,给身体留出更长的发育时间。等到接近成年后,处女膜会随着身体成熟而变薄、变大,破裂的疼痛随之减弱。
很多动物,包括大部分灵长类(猴子,大猩猩)在成体没有荫道瓣,这是因为荫道瓣虽然对于保护雌性幼体的内部生殖器官有一定意义,但是并没有达到至关重要的地步,所以在自然选择中没有被广泛保留下来。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处女膜的存在可能是为了女性避免过早怀孕。
有生物学家认为,在人类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没有“一夫一妻制”约束,男性生殖器顶端龟头的存在是为了在杏交中把前面男性留下的精液从女性身体里排出,而人类的男性祖先倾向于选择有处女膜的年轻女性作为繁衍后代的对象,从而提高自己基因成功延续的几率,减少扶养其他男性后代的概率。因此,有处女膜的女性就在繁衍的竞争中备受青睐,她们的后代也将这种优势保留了下来。不过,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处女膜的存在是为了选择身体强健的男性,促使优良的精子进入体内受精。
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交配是比较自由和混乱的,没有年龄的束缚和限制,两性结合的随意性很大。处女膜的存在可以防止老年男性和性功能低下者对少女的占有,这可以减少或防止生育不太优化的后代,具有选择强者的进化意义。因为性能力和体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年老者性能力比较弱、性无能者大多也是体质较差或有病的人。处女膜的存在成了一道检验性能力的关卡,破关者是强专利者,可以留下后代的基因,不能进入者往往是弱者,他们较少或没有繁育后代的机会。这种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靠处女膜的检验来实现。
关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什么会存在处女膜,这些观点都只是猜测,暂时无从考证。
人类漫长的“用进废退”进化过程中,或许有些器官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功能,但如今人们或许觉得其可有可无。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的进展,我们对它们的认知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或许就如达芬奇所言“人体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事物”。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2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