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入秋三分虚,更何况深秋呢。一场秋雨一场寒,明日寒露过后,天气就正式转冷了。此时正是进补身体的最佳时机,可以更好地为入冬做准备。
中医讲究的是药不如食,追求的是药食同源。但无论进补何种食物,想要真正令它们的功效发挥到最好,当务之急就是调理脾胃。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出了毛病,再滋补的食物,身体也无福消受。
改善脾胃的饮食建议
老辈讲,入了秋,就要开始贴秋膘儿了,这话不假。但是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体胖的人群,原本就营养过剩,此时如果再大肆进补,只会加速健康的瓦解。因此贴秋膘更适合体虚的人群。
此外,进补不可以盲目,不可以任意吃,也并非所有的滋补食品都适合我们,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多白少红
意思就是多吃白肉,此处的“白肉”并非部分地区人民所认为的肥肉,而是营养学上定义为脂肪含量很低的一种肉,比如鸡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非常适合滋补身体。
而营养学中定义的红肉,指的是烹饪前就呈现红色的肉,比如猪、牛、羊、兔等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富含饱和脂肪,建议少吃肥肉部分。
2、控制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蔬菜水果建议颜色多样、新鲜,每日摄入在300克左右即可。鱼、禽、蛋、肉的摄入量建议每日不超过90克。建议食用全谷物类主食。
3、控制做法
避免油炸、烟熏、烧烤,尽量采用蒸煮的烹饪方法。
4、三多两少
“三多”是指百合、薏米、茯苓,这三种食物搭配制作药膳,具有滋润养颜、补脾健胃、润肠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非常适合肺阴虚、阴虚火旺引起的咳嗽、干咳无痰、失眠多梦的人。但是虚寒体质、孕妇、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两少”是指生冷食物与辛辣刺激的食物。明日寒露,天气正式转冷,一些生冷的瓜果,我们应该主动避免。古人卧冰求鲤,靠体温去融化坚冰,光是想想,胃部都隐隐作痛。贪凉贪饮,只会不断地消耗我们体内的阳气,助长寒湿,加重胃病。另外秋季干燥,嗜辣嗜辛都会加重秋燥,极易损伤津液,造成阴虚。
改善脾胃的生活建议
1、保暖
很多中老年人一直坚信春捂秋冻,哪怕到了深秋,也还是穿着单薄。甚至还有很多人盲目随大流儿去冬泳、登山等。其实这两项运动非常考验人们的身体素质,本就体弱的人非但不能从中获得好的体质,反而会加重体弱。
在此还是强烈建议各位读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及时保暖才是最关键的。平时应该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着重关注腹部以及手脚的保暖工作。白天不露腹,夜间不露脚。
喜欢运动的人们,平时锻炼也要注意了。深秋时节,天气变化太快,日温差较大,此时锻炼不宜剧烈,微汗最佳。出汗过多会引起体内津液亏虚,抵抗力下降,极易感冒。
2、作息
明日寒露过后,天气由热转寒,阳气收而阴气长。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由阳盛向阴盛转变的关键时期。因而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建议均以“养收”为原则。
深秋的作息一定要调整好,深秋起居建议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肺气得以舒展。
好了,就先说到这儿,我是@全科医生林浩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健康解密##健康养生##饮食健康##秋季健康不打烊##健康#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