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铎
显然,从拉夫罗夫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甚至有一种“坚决果断”的感觉。是什么让以“强硬”著称的铁腕外长们感到“压力重重”?一方面,芬兰和瑞典准备在近期正式申请加入北约,北约的大门已经向这两个北欧国家敞开。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已经明确表示,只要芬兰和瑞典提交申请,北约将走“快速通道”,“最大程度地缩短两国入盟过渡期”。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可能旷日持久,短期内无望结束,俄罗斯已陷入“战争泥潭”。自2月24日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到目前为止,俄乌冲突已持续80多天,很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战争每持续一天,俄罗斯就多被孤立一天,制裁就多延长一天,战斗民族就多失血一天。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表示,与乌克兰的冲突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超出了他的预期。
“打还是不打”是每一个俄罗斯领导人,包括普京,无时无刻不在纠结的问题。它是俄乌冲突后美国为战斗民族挖的一个“无解”的心结和又一个“战略陷阱”,因为和俄乌冲突一样,无论普京如何选择,“他都会输”。俄乌冲突爆发前,我们分析普京没有打乌克兰,乌克兰加入北约;打乌克兰很可能会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同时帮助美国建立“反华统一战线”。无论选择哪一个,都要付出代价。
我们认为普京“不应该打”,普京一开始也确实“拖延”,但最终普京选择了打。正如我们所料,俄乌冲突很可能会旷日持久,俄罗斯可能会“失去未来”。相反,北约被普京“激活”,不仅要“东扩”,还要“全球化”。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后,欧洲被迫完全倒向美国,重塑了其在西方的领导地位。现在美国变得“更自信”“更有侵略性”。
现在普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芬兰和瑞典将加入北约。“他们到底打不打?”其实我们在3月份的文章里讨论过这个问题,结果是普京“打不起来”。现在我们仍然坚持这个观点。原因很简单:
1.俄罗斯深深卷入了与乌克兰的战争。不管龚克承认与否,事实确实如此。尽快“有尊严地结束战争”为时已晚。还有呢?这超出了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能力,战斗民族的“硬件水平”支撑不了“大国雄心”。
2.与乌克兰不同,在瑞士和芬兰正式申请之前,北约就明确表示,只要两国提交申请,北约可以“提前”向其提供“军事保护”。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如果普京对瑞士和芬兰动武,将与北约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可能导致“核战争”和“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为什么美国和北约没有用这种方法来保护乌克兰呢?因为乌克兰是诱饵,本来就是为了引诱普京出兵。怎样才能提前保护好乌克兰?
3.即使普京想出兵,也是“害羞”“无力”。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指出,俄军总共有40万左右的兵力,而这20万能打仗的部队,除了防守的战略阵地,基本上都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普京打算投入多少人来“安顿”事先受到北约“军事保护”的芬兰和瑞典?要知道,剩下的都是只服役一年的义务兵。这些士兵无法与瑞士和芬兰的职业军人以及北约部队抗衡。
有多简单?前面我们分析过巴铁政局,指出伊姆兰总理下台的原因是美国在背后捣鬼。美国官员明确表示,只有推翻伊姆兰政权,美巴才能改善关系。结果伊姆兰政权被推翻,巴铁新政府一上台就轰炸阿富汗,给了美国一个“军阀”。同理,俄罗斯要想“取信”美国,首要条件是普京“离开”,由美国认可的人上台。只有这样,美国才会放这个好战的国家一马。
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俄罗斯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接下来的选择,关系到俄罗斯在新世界的地位,关系到全球政治格局,当然还有中国的“复兴大业”。拉夫罗夫非常严肃地说,俄罗斯站在1991年苏联解体和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十字路口”。这不是开玩笑,也不是不可能。
俄罗斯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家,普京其实可以“躺着赢”。俄罗斯幅员辽阔,足以扫平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力量。就算被豺狼包围,谁敢真的入侵俄罗斯?所以俄罗斯可以埋头发展自己,特别是增加人口,这样躺了几十年可能又回到超级大国的位置。
去年9月,普京在全俄儿童中心学生会上表示,如果不是1917年和1991年的两次分裂,“我们的人口将达到5亿人”,“这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它意味着人口,劳动力,科学家,专家学者,广阔的市场,更多的军队和更高的经济发展潜力。因此,普京应该跳出地缘政治博弈的局限,从“更高维度”思考俄罗斯民族的未来。你们有5000多枚核弹,先进的轰炸机,核潜艇。你害怕什么?
以毁灭者柯南的实力,就算半夜有鬼敲门,普京也能安然入睡,因为地球已经不存在了。你还在担心这个鬼还是那个鬼?所以,不知道这是一个坑了,但跳进去。“广积粮,筑高墙,慢慢称王。”这是针对中国的策略,同样适用于俄罗斯,或许更合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非剑指。仅作观点陈述,不同意见,感谢阅读。)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2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