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斤卖到1400元,曾是超级美味,如今被列入黑名单,养殖户急转行
今年注定是特种养殖发生变革的重要一年。如果没有新冠的出现,各地对特种养殖的扶持力度非常大。特种养殖产业的发展有双重的意义,一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二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问题。养殖产品替代野生捕抓的,可以有效减少野生动物滥捕滥杀。
特种养殖具有养殖技术独特性,市场价格优势等,曾经给不少养殖户带来了巨大财富。就比如娃娃鱼来说,曾经在养殖业是多么的火爆,不仅市场需求大,而且利润非常高。最高价的时候一斤卖到了1400元,堪称顶级珍品,而如今却惨遭列入黑名单,养殖户急转行。
娃娃鱼又叫大鲵,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其的生命迹象可以追溯到3亿6千年前,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一般山区水域都会有分布。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前,我国大鲵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汉中地区大鲵数量可达到2万多只,安徽地区大鲵也有近56.2吨。不过进入90年代之后,因人工大量捕捞,野生环境下的大鲵数量急剧下降,到2000年初的时候,我国大鲵已经成了濒危物种,野生资源几近枯竭了。
大鲵数量的减少正是人类不断捕捞将其作为食物造成的严重后果。在90年代,大鲵曾一度是餐桌上的超级美味,当年有钱人能吃上一份大鲵肉,那就是彰显高贵身份的一种方式。普通老百姓也只能闲余饭后谈谈而已,根本吃不上这种高价货。
大鲵野生资源不断下降之后,在2006年的时候大鲵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濒危级别达到了极危。但市场对大鲵的需求却没有丝毫减少,随后大鲵养殖产业迅速兴起,逐渐替代了野生大鲵走上餐桌。当时为了保护野生大鲵不被滥捕滥抓,多地开始鼓励农民开展大鲵养殖,并有相关养殖补助。
随着大鲵养殖在国内各地陆续开展,大鲵的价格才开始逐渐下降,并且走向寻常百姓家和普通饭店。据笔者对去年大鲵的行情了解,去年7~8月份的时候,大鲵的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30~50元一斤,与同期的猪肉价格相当了。从价格上去看,我们可以侧面了解到,大鲵养殖已经规模化并且实现了产业发展,基本能满足市场对大鲵的需求了。
可进入今年之后,大鲵养殖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先是“新冠”横扫了整个餐饮市场,让大鲵的销路受阻。养殖户捂着货卖不动,紧接着又出现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措施,大鲵养殖一下子陷入了禁养危机。更有传言大鲵被列入了黑名单,最主要的是市场卖不动了,餐饮领域不敢消费大鲵,养殖户手里的货卖不动。如今几个月过去,大鲵行情依旧低迷。面对各种不利条件,不少养殖户只能急着转行,尽量减少损失,另寻出路。
笔者了解到,实际上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所禁食的动物为陆生野生动物,大鲵属于两栖动物,在这个文字上看似乎不属于禁食的名单当中,可消费市场的抵制,才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不知你们觉得大鲵是不是也属于禁食名单呢?你们当地养殖户怎么样了?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