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张艺谋毕业两年之后,首次在电影《一个和八个》里担任正式摄影师,即获得张洪刚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同一年,陈凯歌做导演,他做摄影师的《黄土地》拿到了国际电影节奖项,他本人则得到了金鸡奖最佳摄影的肯定。
1986年,他首次参演电影《老井》,成为东京、白花、金鸡三料影帝。
热爱文学的妻子肖华,在图书馆看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直觉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拍成电影的故事,遂推荐给了张艺谋。
老张一口气读完,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决定组织人马拍摄。
多年后,江湖上还流传着陈凯歌前妻洪晃讲的一个段子。
1988年的一天,洪晃回到家,跟他讲艺谋的《红高粱》在戛纳电影节擒了金熊。
陈凯歌当时正坐在马桶上,冲口而出,“丫当年不就是我手下一摄影师嘛!”
他终于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第一次干的摄影、演员、导演,居然干啥啥成功,拿奖拿到手软。
可是时钟往前拨一点,1982年他从北影毕业,那个时候国家包分配工作。
因为大龄,也因为旁听生的身份,他被分配到了当时最偏远困难的广西电影制片厂。
再往前四年,1978年,还是前妻家里找了文化部长的关系,28岁的张艺谋才得以去北京电影学院当了一名旁听生。
再再往前,当旁听生之前,他已经在咸阳棉纺厂做了七八年的普通工人。
有人说张年轻时追求前妻肖华,说不定心里就已经想好就是要找个跳板。
他后来的出轨行为固然令人不齿,但不论是下放时住在窑洞里的,还是在咸阳棉纺厂里干活儿的张艺谋,都无法预见几年后时代和个人命运的巨变。
那个时候与其说找个对象当跳板,不如说是拉个垫背的一块吃苦。
但他家世很好,父亲曾是地方官员,去台后担任台南一中校长。
他本人也有条件一路科班读上来,从台湾艺专到纽约大学戏剧导演硕士,毕业作品还拿了学校奖项。
闲赋在家的六年,主要是他想拍的题材找不到投资方而已。
但怀才不遇的苦,跟整个人生因为背景被否决,因为时代而缺乏良好教育机会,最好的年华只能在底层打螺丝的苦,肯定不是同一个等级的苦。
我揣度一下张艺谋的感受,那两年大概就跟穿越了似的。
穿越过来了,妈呀,这才是我该干的行当,这些才是我该认识的人!
于是拍《红高粱》的那一年,他跟巩俐朝夕相处,忘乎所以。
很奇怪,作为最红的导演跟演员,他们的婚外情在当时的社会上,好像不算那么大回事儿。
但他们依然联手开启了中国电影最好的几年,《菊豆》、《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说5060后的出轨率,比8090后要高得多。
那时候许多人从赤贫到暴富,还有许多人刚刚见证过社会动荡甚至互相倾轧,经历过生命堪忧。
比如李安一直觉得父亲的故事很复杂,难以理解他严肃面容之下的情感。
现实是他的父亲李昇,跟当时许多老兵一样,抛下糟糠之妻和四个孩子,一个人坐船走了。
在台南教书时,接到双亲骤然死亡的消息,他悲愤得要出家。
过几年心情平缓了,还是再组家庭,又“顺利结婚生子”了。
为长子取名李安,悉心教育,虽不赞成但尽力支持了他的梦想。
也才会多少理解,什么结婚离婚谈恋爱出轨,在人们刚刚缓过劲来的年代,能算多大事儿啊。
(我觉得到了今天,这些事儿还是值得被看淡一些。否则时间一长,人家都move on了 ,你还纠结,那过于浪费时间)
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这儿像国师他们这一辈人,就像是走完了平稳社会中两三辈人的历程。
——他的前后半生历程,仿佛是李安和父亲两代人的经历叠加起来。
张艺谋最终没有跟他的最佳女主角巩俐结婚,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了。
女演员爱上导演,本来就有点那代人的时代红利的意思。
陈红跟陈凯歌,蒋雯丽跟顾长卫,周韵跟姜文,赵涛和贾樟柯,以及晚一点的梁静和管虎……
就好像以前的护士爱上医生,多少有点下级对上级崇拜,上级能给下级机会的意思。
我想破头,也只有佟丽娅和陈思诚这对前夫妻——而且陈思诚也是男演员出生。
他们获取机会的模式,不再是那种传统的,在学校里被导演或制片人看中。
家里稍微有点心机的,都是从小时候就被专门砸钱培养了,比如杨幂。
其他新出来的,要么直接从选秀节目走红,要么很早就通过包装和曝光,获得了流量跟知名度。
可回到那个时候,导演特别是真正有才华的导演,就仿佛是剧组的土皇帝,好像女主是他的选妃对象。
我虽然没你好看,你虽然也有才华,但要拜我给予机会。
当时女方如果年纪小,看不清这种权利的上下级只是一时的滤镜,便很容易陷入雌竞情绪,努力展现贤妻良母特质。
就连巩皇,当年也表露过不想上学,想跟你结婚生孩子的愿望。
换来了对方一句,“结婚不就是一张纸吗,你就这么在意一张纸?”
说白了就是骨子里看不起女性,和她们被社会规训出来的,极女性向的价值观。
(明明这种对女性的规训有利于男性,却被他们中的顶流人物看不起,好生讽刺)
等她们年纪渐长,也因着经历阅历,挣脱了这种规训出来的观念,就变成她们看不上他了。
虽然很多人的出轨,看上去是为了小三,但是真的离婚后要再婚,多半不会跟当初那个小三。
因为,本来这种自毁个人生活,并不是因为对方是谁,而主要是满足自己心理的需求。
发现这段感情不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子女所接受。
当一个人越活越老,会发现自己世界里真正在乎的人,只有很少数的几个。
既然只有很少数的几个,就越发不想让这群人长时间地互相内耗。
据说张的父母曾经对肖华说过不会认巩俐,女儿张末更是不肯与她共处一室。
想到如果每次回到家都是这种状况,后方天天大战,自己也跟着心累。
不如赶紧把家庭矛盾解一解,换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人不就好了。
当大半生已过,情感上已不再需要轰轰烈烈,简单安稳无后顾之忧是最好了。
这是一个时代和人性交织的故事,留下的伤害,只有靠时间去抹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元气玛丽):为什么张艺谋没有跟巩俐结婚?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3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