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实施后,各科都变难了。现在高中学习越来越难,考试很难拿高分。很多初中成绩好的同学到了高中物理化学都是三四十分。很正常;初中数学接近满分,中考及格线不到90分。这样的学生很多。
其实这也说明了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脱节,而这种现象现在正在改变:这几天是中考季,我听到最多的来自各地的声音是中考变难了,历史、英语、物理、数学都超越了大纲...........


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教考脱节”的问题。虽然高考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由于近几年新高考的实施,这次力度有点大,步子有点大,导致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没有做好心理和专业上的准备。面对新高考,老师不敢说自己能做好这些题。他们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

一、服务选拔,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国家的发展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还是写出疯狂问题的“小镇问题解决者”,还是具有批判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者”和“创新者”?
当然,答案是后者!这是改革的方向。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超出大纲”的问题。家长认为考试超出大纲,说明不重视教育改革。其实2019年教育部已经取消了中考大纲。这是什么意思?比如原来初中数学有50个考点,考试大纲上有30个考点,另外20个考点属于拓展。然后考试就在这30个考点进行,老师的教学就是“考什么,教什么”。现在取消后,这50个考点都可能考,只要能用于解题,任何考点都可以。所以现在没有考试大纲,所以不存在所谓的“超大纲”。

其实大部分老师也不喜欢改革,因为改革就是updati
然而,许多教师在考试改革方面应该是落后的,尤其是那些缺乏进取精神的教师。他们往往用老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不注重改革的方向,多布置作业,多刷题,盲目教学。导致教与考脱节,对学生影响很大,也是很多学生三年白学的主要原因。

孩子成绩不好。大多数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参加辅导班给孩子“补课”。以前考试内容相对固定,题型固定,比较死板。辅导班针对考题,自己编资料,引导学生刷题,效果明显。但现在问题变得活起来了,思维要求更高了。辅导班“刷题给分”的模式可能没用。事实上,正是因为辅导班多,所以“教育内卷化”严重,题目有创新性,更加灵活开放,或许是走出“内卷化”的一条出路。

1.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要及时关注高考改革的方向,提前布局。这种布局应该从小学开始,而不是从初三开始,比如关注现实,增加阅读量。现在中考和高考的题都是新情况下的考查。从这些新情况中提取有效信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是“理工男”。新场景的设定往往结合时政和现实问题。建议孩子可以每周看《新闻周刊》关注一些网络上的新信息,而不是完全杜绝手机网络、电视等。或者用手机当游戏机。

3.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死记硬背,不盲目刷题,学习知识要把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可以理解记忆,核心知识点,一定要“知其所以然”,而不是死记硬背。做题很重要,刷题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这里反对的是盲目刷题,没有目的刷题,为了刷题而刷题。这是不可取的。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来刷题,把刷题和总结结合起来,这样刷题会更有效果。

穷了就要改变,痛苦在所难免。但如果你不改变,我们的“内卷”会从高中延伸到初中,从初中延伸到小学甚至幼儿园。学生每天刷题,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3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