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说: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
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 “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
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hào)读书,读好书入迷。
读好书,找商务!
125岁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好书。
10本好书奉上。
1. 《国史大纲》:一部中国通史,在民族危亡时期, 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
钱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并世无人能出其右。
——杨联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有汉学界第一人之誉)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这段话可以说反映了他全部学术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一生的活动。对中华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是贯穿在他全部学术中的核心精神;他一生的活动,都是为了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钱逊(钱穆之子)
2.《如何阅读一本书》:一部永不褪色的阅读指导经典,行销70余年,经修订历久弥新。一位传奇的作者,《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知名出版家郝明义翻译推荐。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着肌肉,盛装而来。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体会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印证和领悟。
3.《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是一本空前的奇书,一本杰出的科学普及名著,曾获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品(非小说类)。
这本科普作品通过对数学家哥德尔的数理逻辑、版画家艾舍尔的版画、音乐家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等理论。
人们称它为“人工智能的《圣经》”,作者侯世达虽然不认同这个评价,但他对“我们大脑中的秘密软件结构”的描绘,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
如何读懂“集异璧”?这是很多读者朋友阅读本书的最大困惑。
-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读过此书的人,一种是没读过的人。
-
大一的时候逻辑课老师推荐这本看来是有道理的,刚高考完,智商还处于人生的至高点。
-
读了之后,你会感慨,怎么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书,玩出如此上乘的思想游戏。
-
艰难看完五章之后决定打五星,然后不再往下看了,放在书架上供起来。
“集异璧”到底在讲什么?怎样读懂《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作者侯世达在GEB 二十周年版前言里亲自讲解。
一份天赐的自然之礼,安慰治愈
你的心灵
无需“露营”,无需“房车”,在家里,就能经历探险、触碰自然、欣赏博物。都市的钢筋水泥看久了,不免缺了生机,与其越来越萎靡焦虑,不如去大自然里充电。奈何,在这个无法远行的日子里,自然之旅便是奢侈之物。
《发现之旅》汇集了世界上瑰丽奇妙的自然博物,植物、鱼类、鸟类、贝壳、种子等上百个自然物种珍藏画作,给你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舒适、惬意、放松,带你进入自然的世界,找回生活的平衡感,为心灵注入神秘力量。
伦敦自然博物馆馆长倾情推荐,300余幅馆藏作品独家授权
一部令人如获至宝的博物经典,邀你与世界闻名的博物学家、探险家、历史学家一同经历十次人类历史上的奇妙探险。远涉重洋、探索自然,了解每次伟大探险的历史背景及其取得的科学成就。为你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300余百幅伦敦自然博物馆的艺术珍藏,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极其珍贵和罕见,极具科学与艺术价值,绝对值得你悉心鉴赏。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
——《国家地理杂志》
在《发现之旅》出版十周年之际,为回馈读者,商务印书馆匠心打造,精心筹备与制作,推出《发现之旅》出版十周年纪念版:独家书口画彩色喷绘精装限量本。3面书口画+360度全彩印刷+ 10幅精美装裱画+主题藏书票。
5.《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震古烁今,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的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在书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高尚、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才是真正好的政体。
《理想国》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本书译文所据是洛布古典丛书本希腊原文和牛津版的希腊原文,新旧英译本七种,不仅译出原书的内容, 并且译出原书的神韵。
没有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被允许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都是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因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能把自己全部公私活动都集中于一个生活目标;而知识分子又不能自愿地做任何实际的事情,而是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离开这个世界进行入乐园了。
6.《君主论》: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
命运是我们半个行动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者几乎一半归我们支配。
作者马基雅维里(1469—1527),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在中世纪后期的政治思想家中,马基雅维里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
本书是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被誉为“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本书自1532年开始印行,迄今480多年,被西方评论界列为是与《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
"第二遍读君主论,还是醍醐灌顶的感觉,马基雅维里大师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和惊人的坦率,即使在500年之后还是无人可及。"
7.《利维坦》:政治学经典名著,可以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遥相匹比。所谓“利维坦”,是《圣经》中述及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名字的音译。
霍布斯借用以命名本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
霍布斯是近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对国家和法律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精深的思考。他的《利维坦》具有非凡的逻辑性和想像力,使政治哲学得到了一种逻辑严密的系统发挥,成为经典名著。
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
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体 ,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地志,服从他的判断。
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领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在没有一个共同权力使大家慑服的时候,人们便处在所谓的战争状态之下。这种战争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
自然法是永恒不变的。不义、忘恩、骄纵、自傲、不公道、偏袒等都决不可能成为合乎自然法的。
- 托克维尔亲自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
- 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
- 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 ,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
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可以看到一个新国家百余年的命运。”
本书从符号系统的原则和任何语言中词和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的关系出发,将这种考察的结果应用于传统哲学的各部分。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对于维特根斯坦,我陷入不敢说与不能说的境地。毫无疑问我不能质疑他的伟大。”
10.《菊与刀》:现代日本学的鼻祖,“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菊与刀》在日本非常有名,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开启了日本战后“重寻民族灵魂”的时代。不妨说它具有这样的内容:提供一种理解日本文化及其他文化的方法。今天《菊与刀》的魅力正在于,读者会从本尼迪克特对细节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得到启发,从而在理解文化时保持柔性思考……此书将超越时代,给予我们理解文化的灵感。
——保利娜·肯特(Pauline Kent,社会学家,龙谷大学教授)
人类学从文化即民俗的方面来观察研究,分析个人不自觉也不自主的,从小就接受下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等。她(作者)用这一观点研究日本,其实所研究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情”中重要而常被忽略的一方面。这本书正是一个美国人类学家以自己的文化同日本的文化作比较研究的结果。……我们看了这样的比较,对书中讲的日本文化和在背后作为对照的美国文化都可增进一点了解。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38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