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不吃回头草是什么意思(“好马不吃回头草”到底何意?)笔者有位老国朋友,学过几年汉语后,为了让自己说的中文更接地气,平日里最爱用一些俗语。用得倒是挺顺口,但对于它的意思却总是一知半解。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他平日里爱用“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个俗语,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在古人眼中,黄河一定是很难到的一个地方。但他不知道的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本来和黄河没什么关系。乌江是项羽自刎之处,李清照曾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的江也是指乌江。所以后人用“不到乌江心不死”来形容一个人不达目的不罢休,只是不知为何在流传过程中,乌江变成了黄河。
虽然很多人不知道“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来历,但多数人却也不会理解错这个俗语,这也就无伤大雅了。但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俗语,虽然很多人经常用,却理解错了,这个俗语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俗语是指回头草不好,所以好马不会吃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古人眼里,什么样的马才算是好马呢?首先,能日行千里肯定是极好的,韩愈曾写过一篇《马说》,首句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次,马要够忠心,好马要不易二主。但是古人的这两个标准,到了民间百姓眼里,却有更直接的体现方式:不吃回头草。其实这5个字就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好马:
一匹好马要够有能力。它从起点出发一路吃草,要能一眼就判断出哪些是嫩的草,然后路过时食之,这是它识草的能力,靠的是经验和良好的视力。明代文人张弼在《自题近视》一诗中,曾自嘲自己“自惭驽钝非良骥,也与麒麟一样蹄”,意思是说自己视力不行,已经不能算是良驹了。理解了这一点,其实我们就能明白好马不吃回头草,并不是指回头草不好,而是因为好马一路走来时,没有东啃一下,西啃一下,已经把当时眼前的好草已经吃完了,所以自然不用再吃回头草了。
这个俗语经过民间的流传,发展到书面后,就有了新的意义,如今它被用来形容:有远大志向的人是很坚毅的,哪怕受到挫折,也不回头。这个意思清代李渔的小说中首次使用:“多承高谊,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复了衣巾”。后来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中,也用到过。
很多俗语最开始都是只有一句的,但民间在使用时却会根据大家的切身体会,给它续上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也不例外。但因为前一句太出名了,所以很多人只知“好马不吃回头草”,却不知它的下一句其实更经典,很发人深省,这下一句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其实也是一个俗语,说的是有位名叫金不换的富家子,从小很不知节俭,曾在在宛山上花不少钱造了个石幢。后来他终于败光了所有家当,成了乞丐,此时他才醒悟过来,从此好好耕种,于是大家便称此事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把这个俗语与“好马不吃回头草”放在一起是很有深意的。普通的马很难做到吃草时不漏掉一些好草,所以吃回头草是很正常的;而我们一般人,也无法在下决定前就考虑得很周全,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发现做错了,自然就要回头。这个世界千里良驹毕竟是少数,普通的马和平凡人才是大多数,对于我们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或许更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后一句其实才更经典。大家说对不对,欢迎讨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