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形式主义只是为了“填表好看”屡禁不止?

近段时间,各地各部门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对党员干部、政府官员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乱象予以集中曝光。有地方

只为“填表好看”的形式主义为何屡禁不绝
只为“填表好看”的形式主义为何屡禁不绝

近期,各地各部门深化形式主义整治,集中曝光了党员干部和政府官员中的各种形式主义乱象。有的地方基层工作走过场,努力把制度“上墙”:居委会挂了近百块牌子,有牌子、制度牌、宣传牌等。这些都让人眼花缭乱,但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是敷衍了事。在其他地方部门,刷微信群的工作留下了太多痕迹,“盯群”“爬楼”忙得不可开交,实际工作的落实效果很少有人注意到。

形式主义通常是指一味注重表面的形式和流程,忽视工作本身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沉重负担和资源浪费,也滋生敷衍塞责、漫不经心、不作为的消极行政文化,是损害国家治理能力的顽疾。

形式主义是现代官僚主义的通病,很多国家都深受形式主义之苦。Red tape(繁文缛节)一词源于英国,用来形容令人讨厌的程序性手续和形式主义。繁文缛节的本义是“繁文缛节”。早期的英国政府习惯用繁文缛节把官方文件绑在一起。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代名词,尤其是指行政机构的低效运转。分工和等级分明是现代官僚体制的鲜明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有的优势也可能成为滋生形式主义的结构基础。

在正常的官僚运行中,规则、程序和流程是政府机构和官僚体系顺利运行的秩序规范和重要保障。然而,当这些规范和命令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治理目标,而是成为空洞的流程时,形式主义的迹象就开始出现了。当形式内容的总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甚至成为工作内容本身时,官僚机构的运作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些不必要的浪费和内耗,最终成为官僚运作的沉没成本。比如常说的“文山会海”“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就是行政过程失去实质,变成形式主义的典型案例。

形式主义本质上是官员在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变通行为。灵活的行为有许多可能性。首先,基于官僚体系的结构特征,政府的上下级之间始终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上级依靠下级执行政策。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很难完全监督下级。对于下级政府来说,总有一些工作的实际成果是上级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那么,表面的、容易表现和观察的、完成难度较小的正式工作,就可能成为下属更愿意向上级展示的“工作业绩”。这也是为什么总有地方官员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打造形象工程。

这说明,在一些地方,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可能很难落实。现代政府绩效评估大多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评估方法。一个设计良好的评估系统可以敏感而准确地捕捉真实的绩效,但一个设计不良的系统可能会被形式化的指标所占据。有些地方在投入行政资源、开展具体工作之前,首先考虑的就是“是否有填表的价值”。在相关排名中,容易形式化的工作会被优先考虑,而填表价值低的工作可能会被放在后面。

正式指标只评估行动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而要达到制度效果,需要在形式之外进行大量的过程投入,这在形式上很可能是不容易观察到的、显而易见的、量化的。所以在执行上只做表面功夫,诉诸形式主义就成了比较轻松的“拍马屁”的方法。

当然,形式主义也可能是出于无奈和必要。当事权大于权限,任务大于资源时,上级加码,基层不堪重负。对不能做、不能做、超出基层实际能力但又必须做的工作,过分注重表面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成为一些基层单位的无奈选择。

纠正形式主义,既要巩固基层减负效果,释放地方政府的能量和活力,又要引导建立以效果为导向的考核监督体系。当然,只有将求真务实内化为一种共识价值,才能产生自我约束,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倡导和积极推动的工作作风。建设务实的行政文化,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推进,从制度建设到价值内化。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4084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