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很多人都是在书本上学到一些营销知识,所以习惯性的去用,并没有去思考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即使有千万种方法,也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营销。如何考虑这个问题?试着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你一定会体会到营销对用户成长的力量。
很多人在书籍和文章中看到营销手法,习惯使用,很少思考这种方法论是否适合我们。本文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分享营销小技巧,而是带大家思考如何做好营销的本质问题。
营销在市场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能解决企业产品无人购买、品牌不明的各种获客问题,掌握营销手段,轻松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如果你不太懂营销,那么下面三个常用的营销定位方法论,一定会让你体会到营销对用户增长的力量。
1. 品类前加个高端
比如九牧高端卫浴、邰方高端热水器、雅迪高端电动车,用标签效应标注,很容易引导用户,从而打消用户选择时质量没有保障的安全顾虑。
2. 用专业、专注、专家修饰
作为专业的it培训机构,专注it 20年,互联网营销专家利用人们对专业权威的崇拜,让用户更加信任产品。
3. 巧用销量和遥遥领先等词语
如果香味飘飘,7亿杯可以在全世界卖三次。九旺姆,世界上领先的男裤专家,就是利用了典型的羊群效应。当一群羊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他们会选择跟着第一只羊。
人也是如此。当市场上有很多产品不知道怎么选,淘宝上有很多衣服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大家都在用,都在买的产品。
当你用这种营销方法论的时候,肯定比其他没有营销技巧的公司强。但是请不要骄傲,因为懂得结合自身情况巧妙运用营销技巧的公司比你强。他们之间的排名可能是这样的。
不懂营销方法论的公司(同行中水平最低)循序渐进懂得营销技巧的公司(做得不错但仍有提升空间)根据公司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营销方法论的公司(在同行中处于顶尖位置)。
一、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论的重要性
《建党伟业》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以陈独秀为首的新文化革命派积极引进外国革命经验,许多伟人年轻时就出国留学。
毛泽东当时也在其中,但他决定在火车离开前留在中国接受检查。他觉得中国的国情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国外的经验。比如工人阶级主导的俄罗斯革命,可能不适合复制到中国,因为中国农民阶级占多数。
在党的十七大上,邓小平提出3360“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正是因为伟大的人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才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如果照搬别人的经验会怎么样?江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
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的高效执行者,还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在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先以加高端前的品类为例讨论两个问题。
高端营销定位适合我们这个行业吗?行业不适合高端营销怎么办?
二、高端营销定位适合我们行业用吗?
看到“高端”之类的词的营销例子,很多人习惯性地学以致用,把“高端”放在自己的产品前面。
这里注意一个误区。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高端定位营销。
如果公司的定位本身就是一个薄利多销、价格低廉的产品,那就注定不能用高品质、高价值、低成本的标签来突出其“高端”
比如最近很火的蜜雪冰城,这类公司依靠低端下沉市场,深受人们喜爱。反而用高端营销会成为笑柄。
王是中国玉米油的领导品牌。2016年,王喜启动定位项目,品牌重新定位“高端玉米油”。用品牌著名影星赵薇做代言,广告和终端素材以高端定位做支撑。
“高端玉米油”的定位项目已经实施了2年,但后续并没有关于“高端玉米油”的宣传。
玉米油为什么不适合高端?
拼多多创始人黄征曾经说过:
有钱人会用9.9元买一个爱马仕包和一盒芒果,这和消费能力无关。举个例子,我妈已经是富婆了,但是出门买吃的,买纸巾,还是会在意一两块钱的差价,但是还会买一个高配置的iPhone。
人们会因为有面子有价值而选择高端产品,但对于实用的产品宁愿选择性价比高的,比如高端三轮车,高端塑料袋,高端玉米油,这些都不会被市场认可。
“高端”定位营销确实是妙招,但不一定适合所有行业。在手机、服装、礼品等高科技、高品质、有社会价值的行业,高端需求其实是存在的。建立“高端”品牌是合理的。在一些实用产品中,强行走“高端”路线往往是死路一条。
三、如果行业不适合用“高端”做营销怎么办?
水中有贵人——饮料界的百岁山和高端牛奶特仑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苹果醋、凉茶等饮料没有走出一个高端市场品牌?
而且高端细分市场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区别于其他同行,高端的营销定位更能吸引追求高品质的专注用户。
另一方面,苹果醋是一种新型饮料,在没有形成大规模市场的时候,知名度并不高。当用户选择饮料与他们经常喝的牛奶相比时,他们必须优先考虑牛奶。
用户不一定选择你。如果这个时候还走高端路线,只会让人觉得“既然贵,我为什么不选牛奶”。
在21世纪初,如果让人们在水、牛奶和茶饮料中选择,他们无疑会选择有营养价值的牛奶或矿泉水来解渴。那时,茶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饮料。
比如王老吉,就很清楚凉茶在饮料行业的地位。他们不是用高端包装让自己高品质,而是巧妙地用“怕上火,喝王老吉”打破人们对饮料的固有认知。此后,人们会在牛奶和凉茶中选择王老吉,以防上火。
如果你所处的行业市场需求大,竞争激烈,你可以选择用高端营销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但如果行业处于市场需求较小,用户不一定愿意买单的情况下,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使用其他营销手段,比如基于场景的定位营销。
怕上火,喝腻了王老吉,困了,就喝董鹏饮料,买卖二手车。大多数人都熟悉Guazi.com上的这些广告,他们甚至会在下次有需求时选择这个品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品牌经过长期的定位和营销,已经占领并融入了用户的心智,当用户有需求时,潜意识为了减少选择时间,会直接下意识地做出选择。
高端不一定让所有用户付费。有些行业用场景营销帮助人们解决需求,迎合用户喜好,但比“高端”更有价值。
四、说自己专业、销量高真的有效果吗?
有些人学习权威文字修改的知识,就直接换公司文案,却忽略了细节的重要性。
1. 什么是细节?
花高价排名直通车,竞价推广产品到第一的位置。不是所有用户都会因为搜索结果排名第一,所以我相信你是行业第一,选择你。比如你买东西,会根据百度和淘宝搜索结果来选择吗?我是专家,很专业,用户只是暂时信任我。一些聪明的用户会调查其他渠道的情况是否属实。你在选择公司的时候,是不是因为他说自己是专家,敬业多年,就直接信任他?销量不错,遥遥领先。除非是这样,要想利用羊群效应来博取用户,就得找一堆羊来衬托自己是领头羊,比如常见的楼盘开盘找房子,淘宝刷单,奶茶店雇人排队。假设有100个人访问你的网站。当他们进入网站时,他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中10%直接进行购买,20%根据搜索结果进行选择,70%货比三家,谨慎选择。
就算什么都不做,开公司或者开店也会有流量。那是因为100个人里,总有那么几个人,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看到了你,选择了你。只是流量多少的问题。
直接写一个专家,带领销售,可能会吸引5%的用户买单,但其实可以做得更用心更好。
各种营销手段,比如在文案中拿心去共鸣,反映正面评价让他们信任,拿出真实数据打消顾虑,吸引70%以上精明客户付费。
我们来看看两者的对比。
用直白的话修饰自己的一个例子:某餐厅利用营销手段,在店牌上宣传自己是专业厨师。为了让顾客更愿意选择在这里就餐,他利用人们对外出就餐不卫生的恐惧,试图用“干净卫生,吃得更放心”来打消安全顾虑。
表面上看,这些营销手段至少比其他普通餐厅好很多,但生意依然冷清。
为了节省装修费用,他用的桌子很旧,卫生也一般干净。从店外看很脏,甚至为了省钱经常不开灯。整体的暗光让人看起来不安全也不卫生。
用实际行动突出优势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海底捞是一个好服务,但是大多数人在他们的广告或者宣传中并不知道。他们都是通过店里服务员的热情和耐心真诚地感受到的。
很多网站和广告也是如此。他们用各种修饰语来描述自己有多优秀,多专业,但很少有公司尽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专业和服务好的时候,要多想想海底捞和餐厅的例子。我们不仅要把自己描述成各方面都很好,还要精心营造相关修饰词的氛围,让用户感受到我们的独特性。
五、明明做的很好,为什么用户不买单
至于用户选择的问题,我们往往要学会设身处地。只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才能发现问题。
一厢情愿的自我满足往往会导致“我什么都做了,为什么用户不买单,效果这么差?”瓶颈,其实是自大的表现。当你作为用户购买产品的时候,你会担心这个问题,担心那个事情。你凭什么让别人买你的产品直接选择你?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做得很好,用户还没有选择你,请不要抱怨用户是瞎子。你不妨多花点时间看看同行是怎么做的,因为用户不会偏袒哪家公司,只会货比三家买自己最满意的。
当产品比同行好,但是用户选择同行,那一定是你的营销推广手段不够好。要知道,巷子里有很多正宗的美食店,但是网上名人的餐厅人很多,是有原因的。
就像谈恋爱,当用户说“你是个好产品,但我配不上你”的时候,也许她有更合适的选择~
六、总结
如果在营销中不懂得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知识,那么多读书很难做好,也很难变强。
如果不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再多的工作也是白费力气。
不是用户不选你就是瞎了眼。可能是他们做的不如同行。
本文由@逍遥的成长笔记原创发布。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题目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4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