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鹏、李佳宁、上海、北京。每经编辑:董
2021年之后,元宇宙的风还没有失去势头。
当脸书宣布更名为Meta(FB。o),超宇宙社会互动似乎是一种新趋势。百度的《西让》和天下秀(600556,SH;昨日收盘价为7.58元),如的“洪宇宙Honnverse”、“党岛”等。而袁的宇宙社会巡回赛也涌进了一大群参赛选手。
视觉中国图
今年2月11日,袁宇新推出的社交产品“Gel”在上线三周后登上App Store免费榜榜首,并连续三天称霸榜单。但现实是,无论是百度推出的Xirang,还是gel空降,都还没有给用户带来颠覆性的体验,也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003010记者下载并体验了多款超宇宙社交app,发现依然没有脱离私聊、群聊、算法匹配、兴趣小组、树洞分享等常见的社交游戏。5月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企业家、首席证券分析师、欧科云链(01499,HK;昨日收盘价为0.179港元)。资深研究人员就超宇宙社会化的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超宇宙本身进行了交流。
这段对话试图理清一个问题链,那就是在微信、QQ等巨头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覆盖社交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年轻的元宇宙社交产品靠什么跟老板抢人?它的用户需求是真实的还是捏造的?这种赛道能给传统社交带来多大的创新?
没有带来“必要体验”、暂时不成功的产品。
亚里士多德在《每日经济新闻》中描述了人与城邦的关系:“孤独者不是野兽就是神。”今天回顾人类历史,社交的意义并不逊于衣食住行,这或许就是商业世界里社交产品永不过时的原因。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社会交往的形式。如今,元宇宙被认为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在这个由代码构建的虚拟世界里,有人想象穿越时空边界,打破牛顿运动定律,也有人描绘处处蓝海的商业图景。
所以,当元宇宙之风吹向社交,巨头们开始试水,创业者们纷纷效仿。
主打“灵魂社交”的Soul,早在2021年初就打出了元宇宙大旗;映客从直播到社交赛道(03700,HK;昨日收盘价1.19港元),今年5月16日推出首款元宇宙恋爱社交产品“情侣星球”。同一天,短视频巨头Tik Tok也推出了测试版的“兴趣匹配”功能,专注于社交互动。
003010记者注意到,腾讯在Soul的持股比例达到49.9%。此外,内容分发平台一点资讯的“gel”和红人经济平台世界秀的“Hong Universe Honnverse”也是由知名公司孵化的。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资本总是流向想象力更丰富的地方,哪怕还是未知。
坐在陌陌探索的陌生人社交领袖文志集团并未公开表示已进入元宇宙,但其对AR智能眼镜开发商INMO穆盈科技的独家投资,已被外界视为进入元宇宙的第一步。文志集团业绩下滑可能是此次投资的重要推力。
据悉,随着直播节目红利的下降和陌陌直播业务收入的下滑,该业务板块对宇文集团业绩的贡献一度超过80%。
Wind数据显示,文志集团2020年和2021年营收均出现负增长,2021年净利润亏损29.14亿元,同比下滑238.52%。用户数据方面,陌陌和探索2021年第四季度付费用户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与巨头相比,1.14亿和2700万的月活用户也有明显差异。
虽然大部分元宇宙社交产品并不公开用户数量和盈利情况,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应用下载量中窥一斑。根据麦子的数据,现象级应用gel在iPhone上24天的下载量约为227.89万;在截至5月28日的过去30天里,下载量排名第二的Soul在iPhone上的下载量约为824,700次;推出已逾11年的微信,在过去30天的下载量约为354.93万次。除了gel,目前大部分元宇宙社交产品的市场反馈都比较冷清。
在社交领域和支付行业深耕多年的魏冉,之前在脸书做工程师,现在转向超宇宙社会创业。他坦承,目前没有一家公司在元宇宙社交方面有竞争优势。目前,虽然赛道并不拥挤,但超宇宙社交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市场痛点。“很多竞品都没有用户。你每天做的就是挖掘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大家都在找增量市场,而不是抢存量。”
冉说,他并不太看好现有的超宇宙社交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还没有找到能引起用户共鸣的时刻”。
在产品领域,这一刻被称为“啊哈时刻”(顿悟时刻)。一个用户是否体验到这一刻,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成为留存用户还是流失用户。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玉林也对《政治学》记者表示,目前超空间的社交产品不够成功,是因为没有给用户带来“必要的体验”。在他看来,现在的用户使用这类产品只是为了猎奇,所以产品用户可以做很高的更新,但是用户留存不一定好。“留住用户,需要产品深刻洞察用户需求。目前超宇宙社交产品还没有创造出刚性的新需求,所以可有可无。”
体验超宇宙社交APP,不脱离传统玩法。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载并体验了多款袁宇。
宙社交APP发现,大部分元宇宙社交产品本质上没有摆脱传统产品的社交玩法。
以虚拟社交APP“秀蛋”为例,用户每日有8次社交匹配机会,机会用完后,隔3小时可再获4次机会。匹配完成后,双方可以进行文字聊天并参观对方的虚拟形象或虚拟房间。除了有3D捏脸功能外,其和传统陌生人社交差异不大。
相对来说,百度旗下的“希壤”或许更贴近想象中的虚拟世界。产品拥有VR教育、营销、云展会等应用场景,用户可以操纵自创的虚拟形象在地图中探索。但该产品目前主要功能定位为“会议支持”,更偏向B端商业社交。在App Store,超1600个用户给希壤打出2.2分(满分5分)。
冉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有技术框架下做元宇宙社交,只能做内容端差异化,比如00后社交、资源分享等,但产品端本身没有创新,所以几乎没有超越当下社交巨头的机会。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照生直言,虽然市场对元宇宙社交抱有高期望,但现阶段还是噱头大于实质。“元宇宙社交的前提是有元宇宙,但现在大家可能都没弄明白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目前的元宇宙社交产品,跟现实的脱离感还太强。”
纵观整个社交市场,大部分用户资源,被微信与QQ牢牢占据。腾讯2022年一季报显示,微信与QQ的月活用户数分别为12.88亿与5.64亿。Soul招股书显示,2021年一季度,其月活用户数为3320万,虽同比翻倍增长,但仍不及微信和QQ月活数的零头。
冉炜认为,如果要期待元宇宙社交应用的大爆发,可能得靠技术革命。
关于技术革命,他提出了两个猜测:脑机接口和星际旅行的民用化普及。“火星和地球之间存在时延,在火星发一条消息可能要传5分钟。这时候就需要一套新的传输方案、文件储存方案以及新的社交产品。那时候,社交软件会大洗牌。”
此外,人机交互的革新或许也能倒逼社交升级。他表示,当前的人机交互多靠手指,“手机厂商几乎做不出更好的应用体验了”。但如果未来能做到人机、“机机”无缝交互,那人和人的交互方式也会改变,新的社交应用也会出现。“在那之前,我觉得用微信也挺好的。”冉炜说。
丢掉手机和电脑,或许才有“元宇宙元年”
不论是国外的Roblox,还是国内的元宇宙社交产品,其虚拟现实沉浸感都做得不够。而要实现更高阶的虚拟现实,成本是绕不开的问题。
“实时渲染技术要求很高,这要求计算机技术飞升一个台阶。就像是做直播式的《阿凡达》,成本可想而知。现在来看,这种程度的终端还没法实现民用化。”孙宇林称。
太平洋证券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倪爽也指出,目前进入一个高精度虚拟世界的硬件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在早期需求量较低的时候。
抛开技术瓶颈与成本,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或许能为元宇宙社交提供一个思考维度。
2007年之前,滑盖、翻盖的键盘手机是主流产品,市场上也未曾出现期待触屏手机的太大呼声。但初代iPhone凭借全新的触屏交互体验划开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如今回看,其配置即使在当时也算不上顶尖,没有GPS、没有蓝牙、没有可拆卸电池,但触屏交互盖过了一切瑕疵。
在冉炜看来,元宇宙社交赛道也在等一款“iPhone”。“目前,国内的元宇宙技术除了VR还不够成熟,在软硬件层面,包括人才,市场已经具备了实力。所以,可能不需要有诺奖级的科技创新,只需要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体验,成为爆款,就能像当初苹果手机‘炸活’智能手机市场一样,带动行业大发展。”
而当谈及元宇宙社交的需求是否真实存在时,孙宇林觉得,苹果提供了一个范例。“可能直到触屏交互被创造出来前,用户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它。但当大家发现它很好用时,就一窝蜂去用。”
设备的使用变化,也是新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在孙宇林看来,什么时候大家不再用手机和电脑,而是人手一台VR设备,可能元宇宙元年就真的来了。
倪爽表示:“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基本要素,但现在的移动端产品基本不涉及VR技术应用,所以许多产品和元宇宙没什么关系。”
倪爽所提的问题,揭示了当下元宇宙社交产品的尴尬现状,即元宇宙社交不在元宇宙中。
孙宇林认为,当用户继续用手机或电脑体验所谓的元宇宙社交时,旧习惯其实没有改变。“用户在手机上接入元宇宙平台,可能只是去尝鲜,最后还是会回到微信。只有当用户改用VR设备体验元宇宙社交,才能真正开启新的社交氛围或者场景。”
跟逝去的亲朋对话 是元宇宙社交的机会
历经厮杀后,传统社交赛道决出了一批胜者。虽然各自功能都不断升级,例如微信和QQ,但玩法与10年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与此同时,诸如隐私保护、垄断、圈层化等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治理。
在互联网刚兴起时,彼时的极客们都坚信未来信息会无障碍传播,人人都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公司借助信息建造了城池,拥有了护城河,成长为垄断的巨头。
在下一个互联网时代,元宇宙社交能解决当下已有的问题吗?答案可能并不确定。
冉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中心化是互联网行业的大势所趋,但垄断是商业世界的大势所趋。孙宇林同样认为,巨头垄断不可避免。“但更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治理。虽然中心化的机构或组织会存在,但可以通过设置类似三权分立的治理模式,避免其走向混乱。”
关于数据隐私问题,目前的元宇宙社交也无法给出解决思路。蒋照生认为,由于当前的元宇宙社交没有改变依靠数据和广告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所以无法避免数据隐私问题。冉炜则表示,用户通过让渡部分数据隐私,也推动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数据需要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学习”。
元宇宙社交会究竟是什么样?目前还没有人能描绘确切的蓝图。不妨回到起点,看看元宇宙本身,毕竟有关元宇宙社交的一切想象和期待,都离不开它,可能也绕不开另一个火热概念“Web3.0”。不过,目前,两个概念都仍然没有统一的清晰定义。
或许正因为还无法被准确解释,它们才得以借助外界赋予的无穷想象力成为风口。在冉炜看来,元宇宙、Web3.0本质上就是一套技术方案,它不神秘,更不用被神化。“它们是营销人士在造词运动中创造的明星词语,现在没有必要去定义或区分它们,因为还什么都没有。等下一代互联网生态建成后,我们自然会理解它们。”
最后,技术出身的冉炜也表达了对元宇宙的警惕。他认为,元宇宙做得再好,相关内容再丰富,人在其中的体验也只是基于程序员创建的代码而已。
“元宇宙里是一套已知的东西,但我们在现实世界抬头看到的星空是未知的,还是应该多朝星辰大海看,因为某种程度上,元宇宙只是提供了另一套娱乐至死的方案。它不能增长知识,也不会让社会变得更高效。毕竟在元宇宙,程序员就是神。”冉炜说。
关于元宇宙社交产品的顿悟时刻一定不止一个,在其还未被找到之前,冉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描绘了他认为可能存在的顿悟时刻。
当前的社交,都是通过点对点的同步方式完成信息交互,而元宇宙社交也许可以实现非同步信息交互。“跟逝去的亲朋对话,甚至戴上VR眼镜可以看到他们,这是元宇宙社交的一个机会。如果给10年或20年,肯定能做出来。它的需求也会很强,因为这是人类没体验过的社交方式和沟通方式。”
每日经济新闻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48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