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网络系列《车企简配丑闻》最新一集在经历了铝换钢、摆臂和油底壳换塑料、方向盘电动换手动等麻烦后再次上演。
这次是德国的一个大众奢侈品牌,博主通过拆解找到的。一些车型没有配备用于触发安全气囊的前碰撞传感器,只有空的传感器支架留在那里。而且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车型,包括廉价的国产车,都配备了这个传感器。这个品牌在北美销售的版本也有一个前碰撞传感器.
“奢侈品牌没良心”、“缺乏关键安全设备”、“中外待遇不同”这些字眼,基本上就像是把雷管扔进了湖里,爆炸产生的水花还没有海浪产生的水花小。当时全网都在批判这个品牌,诅咒它漠视人命,厚颜无耻,丑陋不堪。作为龙头车企,在犹豫了很久之后,说了一句“我们在中国销售的车辆全部符合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听起来极其苍白无力。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人们对自己的销售很有信心,根本不担心舆论造成的任何损失。
不考虑可能性,消费者只关心。如果没有这些传感器,安全气囊会不会不能及时打开?
从一些汽车博主的角度来看,答案是“有”。他们已经发现了许多该品牌车型的安全气囊在猛烈撞击后没有爆炸的案例,并表示车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个血淋淋的事实为车企没有好匹配的说法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但是如果你看看这个案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惊人的事情。对于那些配备碰撞传感器的车型,在网上搜索“气囊未爆”可以找到相当多的案例。似乎这件事有点玄学。
其实想要安全气囊爆开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难点在于如何让安全气囊在不应该工作的时候不爆裂。
由于安全气囊是应急部件,反应时间很短,点火装置在0.03秒内启动;高压气体在0.05秒内进入气囊;安全气囊在0.08秒内向外膨胀;在0.11秒内,安全气囊完全膨胀形成圆饼状,使安全气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有媒体做过实验。仅一个方向盘安全气囊就能在高达300km/h的瞬间速度下爆炸,极易击碎西瓜或人体模型,也可造成乘客面部受伤或躯干骨折。因此,只有在事故已经危及到乘客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安全气囊进行爆炸,以避免重伤甚至轻伤死亡。
问题是,工程师不上车。他们怎么知道事故是否会危及他们的生命?解决方案是传感器程序。
目前有两条技术路线。第一种是比较成熟的分布式碰撞传感器。几个(通常是六个)小传感器安装在车头、门板和车身上,检测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这种技术路线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敏度高。只要挤压传感器达到阈值,安全气囊就会爆裂。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撞击发生在没有传感器的地方,即使危及乘员的生命,安全气囊也不一定会爆炸。相反,如果传感器所在的部位受到撞击,即使车祸很轻微,安全气囊也会引爆。而且几个传感器,连在中央电脑上,需要布置大量线束,使得车的结构更加复杂,维修时可能会意外爆炸。
第二条技术路线是集成。碰撞传感器被完全取消,集成在中央电脑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取而代之。目前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品牌都是用这种技术。加速度传感器通过监测车辆的横向和纵向G值来确定安全气囊是否应该弹出。以正面碰撞为例,传感器在检测到-40G左右的瞬间加速度时,可能会指令安全气囊爆炸。侧面撞击或者小角度撞击也是如此。加速度传感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安全气囊假爆的概率。毕竟G值不会骗人,其高集成度也可以简化结构,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
以下是重点。集成加速度传感器也有一些缺陷,最大的问题是其灵敏度低。静电、电磁场、温度都可能影响它的灵敏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误差。最终,当实际G值达到极限时,安全气囊不会被引爆。而且加速度传感器对程序设定的要求更高,所以车企必须做大量的模拟测试,收集海量的事故数据,才能设定一个准确的爆轰G值。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两条路线都可以,但都不完美。如果你装了碰撞传感器,你肯定比装了加速度传感器的车更强壮,更有良心。同时装载两套设备,相互比较数据,在碰撞过程中修正错误,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案。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方案?答案是美国。由于美国法规强制要求装配碰撞传感器,所以涉事品牌在北美销售的同款车型同时具备碰撞和加速度传感器,且血统优良。
虽然从目前来看,仅配备加速度传感器的涉事品牌的安全气囊在中保研究院的测试中均正常展开,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中外差异”的罪名面前,检测结果连p都算不上,毕竟同样一辆车,在美国要4.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万,而国内版要38万人民币之多。我比别人多花了10万买了同样的车,难以下咽。现在我告诉你,别人得到的配置比你多。我怎么受得了?所以,无论碰撞传感器在汽车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厂家不配置都是原罪。
中国消费者一直很讲道理。那些神秘的科技原理就不用说了。他们只想要三样东西,公平,公平,XX的公平。
如今三缸在消费者的压力下已经走到了尽头,莫名其妙的简单电动方向盘调节又要回来了。只要大家真的用脚投票,缺失的碰撞传感器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49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