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宇、健康时报)全国多个省市把常态化核酸检测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进入公共场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时报发现,由于国家层面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没有统一标准,各地检测频率不一,有的一天检测,有的两天检测,有的七天检测,10天检测。专家表示,核酸检测常态化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来确定。
在第1天、第7天和第10天,标准化核酸的检测周期因地而异。
5月31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明宗通报,从6月1日起,上海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必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前上海规定,进入公共场所需要“随申请码”的绿色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外,杭州、苏州、武汉、深圳等地将负面证明办理时限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
健康时报记者发现,各地归一化核酸检测频率不同。有的是每天检查,2天检查,有的是7天检查,10天检查也是常态化的。
郑州6月1日开始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郑州每48小时免费为主城区所有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24小时内重复取样,费用自理。后期会根据疫情调整核酸检测的频率。
5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告》:自5月27日零时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由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同时,杭州卫生码显示的核酸检测有效期将同步延长至72小时。
浙江省舟山市出台规定,6月3日零时起,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居民,必须在7日内持核酸采样或检测结果证明,扫描“场所代码”进行验证后方可进入和乘坐。
也有给人分等级的区域。陕西省长治市暂定对进入重点场所的人员每5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他常住人口和暂住长期人口每10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5月21日,江西新余宣布动态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将此前对一般人群的3天检查调整为10天检查,对高危暴露人群的2天检查调整为3天检查。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不能一刀切。
在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彦洪表示,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要来确定,绝不能一刀切。不要求所有城市都设立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集中在进口风险高的省会城市和千万人口城市。在频率上,并没有要求所有人每48小时检测一次。检测的具体频率还应根据疫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控制的需要确定。
关于各地核酸检测的频率不同,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董力曾对健康时报表示,从病毒本身来看,新冠肺炎感染后可能需要2-3天才能被检测出来,出现症状平均需要3-4天。因此,从医学上讲,48-72小时是一个安全的秒
然而,董力曾经说过,事实上,标准化核酸检测的频率还取决于许多因素。第一,人的风险,比如处于风险区域或者有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发生的频率会比较高。对于低风险的普通人,频率可以间隔更长。二是城市规模,大城市流动性大,一旦疫情发生,传播速度也快。同时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加丰富,核酸可及性高,可以建立15分钟核酸检测圈。因此,对于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每48-72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是合理的。第三,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
此前,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封面新闻访谈中强调,常态化的核酸检测要准确。即使在最严格的情况下,2-3天的检查也足够了。当地没有病例稳定期,普通人没有必要进行长期大规模的连续核酸检测。
在上述采访中,卢洪洲认为,如果两三周没有病例,这种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按照国际公认的疫情防控基本原则,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对于从事港口、冷链、健康产业、物流等高风险行业的人来说。还是要维持高频核酸检测,隔天或者三天做一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不需要长期大规模的定期检测。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