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是医疗技术有限,不能真正把死人带回来。导致部分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生产生不信任,甚至导致医患矛盾。然后,医院是一个充满是非悖论的地方,医生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一百年前,医学大师奥斯勒指出:“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是可能性的艺术。”这句格言被后人称为“奥斯勒命题”,揭示了生命、疾病结局、苦难和死亡具有永恒的不确定性、生命的独特性、医学的不确定性、干预的多样性、疗愈进退的不稳定性,赋予了医学神圣性和医学文化的特殊性。很多医学知识本身是有限的,并不能穷尽人的生死。连人体都无法真正理解,只能在科研过程中逐渐了解。也许,人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至今医学家也无法真正了解和掌握。
所以在医院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误诊和过度治疗的情况。误诊后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对患者不利。但患者不是医生,即使精通医学原理,也不可能根据医疗仪器的诊断做出判断。如果医生误诊了,病人是不会知道的。只有出了问题,病人才会知道。患者吃了医生开的药,病情并没有好转或恶化,但也不能直接指向医生。而是会换一个医生或者医院看病。那么,患者的认知是对的,医生的认知是错的。但是,在医院里,患者没有话语权,只能任由医生摆布。虽然患者可以选择看不看医生,但只要是患者,就必须看医生。医院经营者都知道这个道理。只要他们“静观其变”,就不担心病人来了。甚至很多民营的山寨医院也在蓬勃发展,人流不断。
患者想看病,是“刚需”,但医疗资源有限,医院有限,医院的药和检查费都是“蝎毒(独)”。那么,医院在定价权上有绝对优势,患者也只能认同。医生也有权威的属性,患者应该听医生的话,而不是对医生产生怀疑。但也有部分患者或家属对医生不完全信任,主要是医患关系不透明、医生的诊疗方案有问题、医院收费过高、条件不好等。而且医患沟通不及时有效。当然也会有医患矛盾升级的情况。患者的逻辑是,花钱就要看好病。看不好病,就不该花钱。但医院和医生的逻辑是,只要病人来了,就一定会收治。至于看病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恢复,就看个人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了。
这样一来,医院就成了包治百病的地方,却不能包治百病。绝大多数患者去医院,花了钱,症状就会减轻甚至痊愈。而有些患者去医院看病后只能转院,但竞争并没有减少,或者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因为医生没有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病人家属不得不和医生拼命抗争。其实患者家属都是错的。医生治病救人,但也有自己的技术局限。他们不能算是死而复生的神仙。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相当多的病因和病理不清,疾病进展不可控,疗效不确定,预后不可预测(痊愈、恶化、致残、死亡)。医院管理者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无能为力,是不是有猫腻,是不是有猫腻,是不是有猫腻,是不是有失误,搞清楚“无过错”伤害和“不可抗力”危机,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风险和成本意识,摆脱“零风险”、“低成本”的侥幸心理,同时防止过度治疗的问题
小诊所普通感冒吃药,十几块钱就好了。如果是在大医院,至少四百块钱以上,没有医疗仪器诊断,医生不敢开药。然后,光是医疗仪器的诊断费用就很高,更别说药价高了。很多人怀疑医院是为了收回医疗器械的成本,收回成本后继续经营,赚得盆满钵满。就像电信运营商,建信号塔和基站要花很多钱,但是收通信费的时候,一点都不会手软。他们不仅会收回成本,还会让成本翻倍。只是后期维护费用不高,但是收人的钱非常多。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而且属于垄断行业,别人无法与之竞争。
医学经常与死亡打交道。重症监护室和ICU里,从来没有无限生机,有的生命垂危,危机重重。医生热情的治疗可能会让他们回天乏术,束手无策。这不是医院管理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医疗条件和医生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生命运的问题。在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医生要尽力抢救病人。如果他们真的救不了垂危的病人,就只能让他们的生命枯萎。活着的病人可以找医生治疗,死了的病人属于恐怖管,与医生无关。
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接受痛苦,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死亡,而不是诱导患者过度治疗,也不是大肆收受红包。在冰冷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下,医院里的悖论一直延续,甚至成为人们公认的正常现象,人们对此习以为常。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