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3日电(记者 上官云)对很多人来说,端午节意味着粽子、赛龙舟、做香囊等等,以及和亲友一同拥有的美好记忆。
又是一年端午节。几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受访人,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端午节记忆。在他们看来,时光如白驹过隙,但端午节丰富的节俗和意蕴并未被遗忘,那些仪式感始终都在。
“做个艾草香包挂在家里”
每年过端午节,晓芦都要吃粽子。受访者供图
晓芦是山东人,记忆中的端午节就是要包粽子、做香包。
她记得,小时候,离着端午还有几天时间,奶奶就开始准备糯米、红枣等一堆材料,粽子包好了,还会给邻居送几个。
奶奶还会绣荷包。晓芦说,有时绣工有限,就找一点做缎子棉袄的布料,裁成合适的大小做成香包,里面放上艾草,做好穗子,挂在家里或门口。
再不然,就用硬纸板做成粽子的造型,填充艾草,外头裹上五彩丝线,也十分好看。
“以前经常看到奶奶做这些,耳濡目染,我的手艺也不错。但工作后,没那么多时间再包粽子。”但她说,就是再忙,端午节也得买粽子吃,这才叫过节。
“白糖粽子的清香”
对小如而言,时隔多年,她依然记得端午节白糖粽子的清香。
她来自湖北,“每个端午节前一日,母亲都会特意去山里采摘新鲜的箬竹叶。端午当天,清早起床,总是能闻到箬竹与糯米那好闻的味道。”
到了中午,比平日丰盛的午餐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母亲做的清水粽子,没放任何馅料,翠绿清爽,一只只尖尖瘦瘦,趁热拨开来,沾一点白糖吃进去,仿佛夏天也不那么溽热了。
每年端午,小如都会为全家人准备一桌美食。受访者供图
她说,母亲已经离世多年,自己学会了母亲做的很多菜式,却终究没来得及学会包那只弥漫着特别朴素原香的清水粽子。
但每一年,小如坚持要和家人一起过一个不缺粽子的端午,哪怕只是走个形式,“对我来说,端午节留下的,是燥热夏天的一抹清凉回忆。”
“粽子和咸鸭蛋,是过端午的标配”
阿白是浙江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城市里。在她的印象中,过节氛围似乎很容易被城市的喧嚣所淹没,变成一个个抽象的商业符号。
“还好我妈特别热衷过传统节日,觉得至少得吃点什么。粽子和咸鸭蛋,那是过端午的标配。”阿白记得,“我妈常说的话是:吃一口也行啊。”
有时候大家没什么胃口,妈妈就会把咸鸭蛋和粽子切成好多份,往每个人的碗里都放一点。阿白最喜欢吃蛋黄,一点都不能浪费,剩下的蛋白就配着白粥吃。
大学毕业后,阿白从家里搬出去住,和父母相聚的日子一下子变少了。好在端午临近,家庭微信群里又热闹起来,说着前两天买到了特别好的咸鸭蛋,一定得回来尝尝。
“现在过端午,可能任何咸鸭蛋都不再稀奇,只是找个由头回家跟爸妈吃个饭,聊聊天,他们就很高兴了。”她觉得,这也是过节要有的仪式感。
“踏青,再戴上五色绳”
今年端午,阿晟家里早早准备好了粽子。受访者供图
对很多人来说,对端午节的回忆也可以与青春有关。
“我们过端午节,大体和传统的庆祝方式没差别,吃粽子,在松花江赛龙舟,挂五色绳等等。”张晟来自黑龙江,“哈尔滨这边,比较有趣的端午习俗,大概要算‘踏青’了。”
这种活动以年轻人为主。高一时过端午节,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踏青,带着帐篷在江边露营,谈人生、谈理想,“有时候怀念的是端午,也是青春。”
他说,过端午时家里要挂上五色纸葫芦,祈福去病,“再有,端午节前戴上五色绳,等节后的第一场雨之后,找一个水坑扔进去,寓意把不好的东西带走。”
如今,以往的记忆渐渐远去,但对端午的感情没有变。张晟说,今年还是会吃粽子、戴五色绳,挂纸葫芦,“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带他一起包粽子。怎么也要传承下去吧。”
那些应该有的仪式感
其实,中国人对传统节日始终抱有深厚的感情。很多端午节的节俗,都是历久弥新。
过端午节,圆圆喜欢吃粽子。受访者供图
来自浙江的圆圆便说,即便今年不能回去过端午,也一定会打个电话给父母、朋友,送上祝福,然后再和邻居一起“裹粽子”,过一个像样的节日。
“以前过端午,家里人去采粽叶,我妈会手把手教我裹粽子,粽子馅有红枣、白豆,肉粽子也很好吃。”圆圆说,现代社会,可能大家都更忙了,但碰上传统节日,仪式感不能少。
民俗学者萧放认为,仪式感对于过节的人来说,就是要进入节日时空的情境中,从节俗仪式到节日时间性质的理解上,获得一种区别于常日的特别行为与感觉。
“有了仪式感,节日才不是普通的假日。有了仪式感,节日才会更具节日魅力与影响力。”萧放说。(应受访者要求,晓芦、小如、阿白、圆圆为化名)(完)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