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碳库

森林覆盖率高的县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超级“碳库”,需立足山区森林资源,加快打造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稳步提升县域碳汇增量,助力国家更好更快实现“双碳”目标。

做好“加法”增加碳储量,将“碳库”转化为保值增值的自然资本。森林固碳是国际社会公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经济有效方式。通过科学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可提升县域生态碳汇增量能力,让“自然资本”保值增值。一是增加森林面积。持续推进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一造管三年”管护制度,不断提升新增国土绿化面积。重点加强新造林和补植造林的抚育管理,做到养林护林同步,重视树种收集和幼苗管理,建立专门的苗木培育基地,对现有树木进行抚育、改造和更新,切实提升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二是提高森林质量。坚持以“绿”为基调,以“彩”为点睛,采取造、补、改、育等措施,精选适合本地特点、固碳能力强、宜栽易活、生态防护功能好、经济价值高的树种,不断美化森林景观、完善森林结构、提高生态功能。三是打造森林城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坚持城区林成片、乡村林成网、林网水网交融、城乡绿化一体,全力打造山城相依、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现代森林城市。

做好“减法”降低碳排放,将“碳库”转化为后发强发的内生动力。森林是碳汇还是碳源,会随着时间、空间发生变化。应通过减少林地占用、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实现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降低,为县域绿色赶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减少占用。通过大力推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产业林绿化率和整体森林蓄积量。同时,注重从源头严格把关,从严审查造地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二是减少林火。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适时发布森林防火令,加强野外火源管控,提高森林防灭火工作反应速度和工作实效,控制森林火灾受害率,提高森林火灾12小时内扑灭率,严防较大森林火灾发生。三是减少虫害。加强松材线虫、柳杉毛虫、马尾松毛虫等森林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照除治技术规范对发病山场内的当年受害树木采取清理、补救措施,全面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监测监控,通过测报、防止、检疫工作的严密配合,确保有害生物得到迅速且较好的控制。

做好“乘法”放大碳经济,将“碳库”转化为扶农助农的富民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好“碳库”的同时更要利用好“碳库”。应坚持用效益说话,充分发挥“碳库”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把“碳库”真正转化为扶农助农的富民产业。一是拓展林下经济。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充分结合山区县高山优势,科学规划坡地森林。如结合当地实际,泰顺推广铁皮石斛、三叶青、多花黄精、白芨等系列适种药材,加大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创新模式,实现林上枝繁叶茂,林下富民增收;通过打造猕猴桃、竹木、油茶全产业链,全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近5万亩、产值达20多亿元、带动农户近3万户。二是激活森林旅游。深挖森林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珍贵彩色森林示范基地和森林古道,打造一批精品景观公园、绿色村庄、美丽廊道、森林产业,推出精品“森旅”路线,着力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助推全域旅游升级,努力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如建设省级森林特色小镇、市级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森林人家特色村等,形成立体多元化新业态发展模式,使“碳库”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三是深推碳汇交易。紧盯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工作进展,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下的林业碳汇交易,实施森林经营碳汇项目,通过采取抚育间伐、造林补植、保护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林分的生长量和碳汇量。

做好“除法”破除碳障碍,将“碳库”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制度成果。建设好森林“碳库”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凝聚最广大的共识和力量,从制度层面巩固“碳库”建设成果。对于山区县来说,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借力外部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形成“碳库”作用快速转化的制度成果。一是形成以林长制为主抓手的长效保护体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制定出台林长制工作相关配套制度,设县级林长、乡镇级林长、村级林长三级林长,划定责任区域,明确林长职责,基本建立县、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实现林长制从“建制”向“见效”的转变,使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二是形成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体系。探索推行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将有限的资源投向生态领域,创新“一优先五捆绑”制度设计,即坚持生态优先,实行资金、项目、土地、人才、政策五要素捆绑,每年统筹安排相当额度的绿色发展基金,按生态考核结果分配奖励资金,让差异化的生态激励政策极大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三是形成以全民参与为标志的宣传教育体系。广泛宣传“全民义务植树”“森林是超级‘碳库’”的生态理念,不断提高群众对碳汇林业、碳补偿、气候变化等知识的了解,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以小切口切实推动“双碳”理念深入人心。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3794.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