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南方,每逢端午就和父母一起用新鲜粽叶包粽子,跟着大人去看龙舟竞技,看到认识的叔叔伯伯在龙舟上奋力划船,格外兴奋。那种锣鼓震天、欢声笑语的场景,和千年前宋词中描绘的并无分别:“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我的孩子出生在北京,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不同,另一方面我没有父辈勤快,孩子不但没见过划龙舟,其他习俗也一概不知,吃点超市的粽子成品就算过节了。于是乎,在他心目中,端午就简化成了“粽子节”。
插图 王金辉
我很惭愧,不希望下一代只能在书里感受“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也想和孩子一起补补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过节,不只是吃喝玩乐,更要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的演变。说起端午的故事,首先就想到诗人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其实,龙舟竞技、祭祀的习俗早已存在。据民俗学家考证,端午节很可能是源于古代对星象的观察和崇拜。中国古人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也就是俗称的“二十八星宿”。其中东方的七个星宿,似龙形,美其名曰“东方苍龙”。仲春,苍龙七宿的角宿出现在地平线上,即“二月二,龙抬头”;仲夏,苍龙升至正南中天,即“飞龙在天”;秋天,苍龙自西方缓缓落下;冬天,苍龙隐没于地平线以下。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的农时周期相一致,可以指导农事;端午时节“飞龙在天”也衍生了祭龙习俗。在中国南方,人们利用水系众多的自然条件进行龙舟竞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端午习俗附会到历史人物身上,如伍子胥、孝女曹娥、越王练兵。因为屈原的精神和诗词的魅力深入人心,所以将端午节跟屈原联系起来的说法逐渐占据了主流。“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可见,传统文化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端午节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不仅古代诗歌中反复吟诵,现代作品也时常描述。如果不了解端午节,就很难理解很多文学作品。例如,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表达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热爱,也让高邮的咸鸭蛋享誉全国。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里,端午节是重要的故事背景,反映了民风的淳朴、少女的纯真、人性的美好。
端午也是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的节日。不同地区有不同习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除五毒、采草药、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拴五色丝线……现在的孩子还知道多少呢?只要家长挤挤时间,还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动手,体验节日的气氛。如果在南方,包粽子的叶子就是本地出产的植物,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包入甜咸不同馅料。北方呢,可以去超市购买粽子叶。现在劳动课的课程标准也提倡让孩子学做家常菜、特色菜,即使家长不会,也可以带着孩子看视频学包粽子,顺便了解一下包粽子都用到了哪些农作物、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
做香囊、挂艾草、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也是适合家庭的活动。这些民俗原本是为了祛病驱邪。例如,《红楼梦》里就写了“把风筝放走,就是把疾病带走”的说法。北方民间早就有“端午到,五毒醒”之说,“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端午时节,蛇虫大量繁殖,容易咬伤人,加上天气炎热,容易流行瘟疫,于是民间用挂艾草、洗草药水等方法来祛病防疫,用五彩丝缠手腕足腕来表达祈福。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也算传统的卫生节。不过,有一些说法要纠正,比如壁虎是没有毒的。还有一些习俗也不宜提倡,如喝雄黄酒,更不能给孩子喝。
端午节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节日。因此,这个节日不只属于中国传统,也属于人类文化。(责编:陈梦溪)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