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做人低调没有错,低调的人闷声发大财

何谓“义理”?简单来讲,就是生存的智慧,处世的哲学,做人的道理。《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并非是完全由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因为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孔子是第一个剥掉《易经》的卜筮外衣,而发现其巨大哲学内涵的人。曾仕强教授说,“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把《易经》从一本用来占卜的书,提高为宣扬哲理的书。而这种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实践的。”《易经》给我们带来了中华先民们几千年前的生存智慧。从古至今,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庭琐事,人们都习惯到《易经》中寻找答案。以下仅举几例:其一、物极必反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物极必反。”“物极必反”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博志》篇:“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更早的出处则是来自于《易经》丰卦的《彖传》:“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生活中,我们常说“否极泰来”,“否”与“泰”是《易经》中的两个卦名。如《四库全书总目》的经部易类小序上说,“《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古代先民通过观察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从而悟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即是说,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当达到某一个极限时,它必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周易·易传·系辞下》中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老子将之总结为,“反者道之动”,并进一步阐释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大概的意思是:持有的东西达到了满盈的状态时,不如就此罢手。锤炼得很尖锐,是不能够长久保持的。金玉堆满家中,没有人能够守住。富贵加上骄傲,就会自招祸患。成功了就退下来,这才合乎天道。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当我们人生属于低谷之时,就不会自怨自艾,知道触底必将反弹,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总会拨云见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王德峰教授说,“由于这一点,中华民族有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其他民族无法跟我们相比的,在最黑暗的时候,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中华民族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为什么?黑暗即将过去,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面,光明一定在前面。”王德峰教授进而又说,“它又让我们这个民族在最辉煌的时候,在得意的时候,保持着必要的警觉,为什么,事情正在走向反面。” 这就是“居安思危”的思想。“物极必反”的法则同时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莫走极端,过犹不及,以恰到好处为宜。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说,“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不就是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嘛!插图丨FREEPIK

再者,为人要低调。《周易·乾卦·象传》上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即使能力出众,也要藏锋守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纵是劳苦功高,也不可把功劳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天狂有雨,人狂有祸”;炫富的人不一定真的富,很可能想引你上钩、谋你财富,真正厉害的人,都在“闷声发财”,绝不会满世界张扬。如此,方能规避“亢龙有悔”的结局。其二、居安思危《周易·易传·系辞下》上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创作《周易》的人,心中一定充满了忧患意识吧!为什么呢?我分析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是人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焦虑。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则带来未知,未知则带来恐惧或焦虑。《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它从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发掘出许多确定的规律,比如,其核心的规律就是万事万物“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发展规律。其二,根据事物“阴阳消长、物极必反”的发展规律,物壮则老,盛极必衰,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其相反的一面,即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如果我们想要“物壮晚一点再老,盛极迟一点再衰”,该怎么办?《周易·易传·系辞下》中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居安思危, “安”才能更久一些。央视纪录片《中山国》中讲述了生于忧患中的中山国却丢掉了忧患意识,尚文怠武,最终被灭的故事。位列战国七雄之后、排名前八的“千乘之国”中山国,由白狄的一支鲜虞人在大国夹缝中所建。他们依靠骑马射箭而崛起,在强国的包围中顽强求存,几度灭亡又几度复国,也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然而,让人扼腕痛惜的是,这个本来生于忧患中的小国,历经坎坷磨难、逐渐由弱变强,当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却丢掉了忧患意识,开始沾沾自喜,自我膨胀,整个国家陷入一种奢靡的风气之中。当列国都在奖励耕战、变法图强之时,中山国却推行“贵儒学贱壮士”的政策。《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描述了中山国当时的状况,“战士怠于行阵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中山国最后被赵武灵王彻底攻灭。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对中山国的崛起和灭亡最贴切的描述,它一直警示着后来人,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最初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不可抗力的警觉。上古先民靠采集渔猎为生,完全靠运气吃饭,一旦抓不到猎物或采集不到果实,大家就都要饿肚子。于是,人类在物产相对丰饶的时候,尝试将富余的种子播种,将吃不完的动物饲养起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就诞生了。《尚书·说命中》上说,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这里说得非常明确,居安思危,方能有备无患。类似的描述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很多。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由此,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晴天修屋顶”、“晴带雨伞暖带衣”等民间俗语已成为了老百姓的共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坎坷磨难所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生存智慧,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克服了无数的困难,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新中国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正是居安思危的精神体现。历代圣贤学者读书人都在不断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黄石公在《素书》中说:“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班固在《汉书·景十三王传》里说:“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鸩毒”,指的是《左传》中,管仲对齐桓公所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苏辙说,“古之圣人,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夫无事而深忧者,所以为有事之不惧也。”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朱子治家格言》上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增广贤文》上说,“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无论是国家民族、商户企业,还是个人家庭,都要有忧患意识。我小时候就常听父亲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可能是未曾挨过饿的人难以真切体会的!插图丨固锝电子

2020年6月20日,苏州固锝电子举行“永不裁员”石刻的揭碑仪式,以稳定人心,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固锝为什么敢于如此承诺?因为它有足够的底气做出这一承诺,公司量入为出,从不借贷经营,而且还为员工备好了三年薪水,即使三年颗粒无收,公司也能正常运转。刚毕业的那几年,我对人生没有任何规划。当我28岁时,经常参加一些朋友、同事的婚礼,我才发现自己还没有对象,也没有存款,更没有买房。更糟糕的是,我换了四个工作,经历四个城市,没有聚焦某一方面,没有核心竞争力。我的心中开始充满了危机感,有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如果我失业了该怎么办?未来该当如何?大约有半年时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个《和尚挖井》的寓言故事,让我恍然大悟,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我的人生逐渐走上正轨。和尚挖井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说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两山之间有一条潺潺不绝的溪流。他们每天几乎都会在同一时间到山下的溪边挑水,从未间断,久之彼此成为朋友。如此,五年时间过去了。然而,一个和尚忽然多日未下山挑水,另一个和尚颇为担忧,前往探望,却发现好友安然无恙,正在悠闲地练功。“朋友,为何你多日不下山挑水,怎么解决吃水问题?”他问。朋友带他走到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完成,我就不必再下山去挑水了。”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何感想。大多数人通过工作挣薪水就如同故事中的和尚去挑水,挑水就有水喝,不挑就没有水喝,我们上班才有工资,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如果有一天突然失业,或遇到不可抗力无法工作,我们能够支撑多久呢?这虽然只是个鸡汤式的寓言故事,但却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很显然那位主动挖井的和尚是有危机意识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开始了给自己挖井的历程,开始给自己做职业规划,并聚焦职业定位,启动个人知识管理计划,逐步锻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算是有了一口自己可以依靠的井。本期参考资料:1.《左传》,左丘明2.《司马法》,司马穰苴3.《论语》,孔丘4.《孟子》,孟轲5.《御试制科策》,苏辙6.《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7.《增广贤文》,佚名8.《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9.《四库全书总目》10.《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11.《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视频讲座,王德峰12.《书剑恩仇录》,金庸13.《中山国》,CCTV9纪录片14.《易经的奥秘》,曾仕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3847.html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