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今年是易地搬迁户罗益确返乡创业的第三年,通过创办扶贫车间他带动了10多名搬迁户就业。3年来,他身边的搬迁群众中,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加入创业大军,共同带动这个社区兴盛发展。
在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南宁市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大部分实现就近就业,也有少部分有过打工经历的人在社区附近开起餐馆、办起扶贫车间,走上创业之路。
用就业创业保障这些搬迁群众的民生问题,使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群众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关键。对于这些曾经被认定为贫困户的群众来说,他们在创业路上主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影响他们成功创业的有哪些因素?记者通过走访调查试图找出答案。
创业首先要具备市场观念
“一个电话,服务到家。”5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震东集中安置区内的羽馨布艺店,招牌上的广告词映入眼帘。店内,老板马桂娇正在打电话与客户沟通订单细节,两名店员忙碌地缝纫和熨烫窗帘布料。
37岁的马桂娇是隆安县南圩镇大同村花陆屯人,2019年,她和家中的4口人搬入震东集中安置区一套90平方米的电梯房,从此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马桂娇的布艺店内,两名店名在忙碌。
马桂娇是家中的老大,父母有病在身,家里只有一亩多田地,一年下来收获的稻谷还不够家里人的口粮。为了4个弟弟妹妹继续求学,她初中没毕业便辍学打工,跟父亲在工地搬过水泥,在窗帘店里做过学徒。2015年,在成都一家窗帘店干了10多年后,她决定回到家乡隆安县,开始自己创业。
“刚开始创业没有启动资金,我就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马桂娇说,最开始她选的店面是县城里房租最便宜的,一个位于地下车库的单间,月租才200元。拿货时没有钱,她就跟商家商量能不能先赊货,等挣到钱后再还。没有客源,她就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在大街上推广。刚开始创业,马桂娇做一单1000元的订单才能挣100元,她想着“就当是免费帮别人做窗帘,哪怕不赚钱,只要能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人是专门做窗帘的就行”。
由于利润微薄,请不起员工,窗帘店从接单、制作到安装,所有的事她都一个人包揽。“当时我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忙店里的事,有时候一个人在缝纫机上车窗帘,车着车着天就亮了。”马桂娇坦言,那段时间她也曾因为压力太大流泪崩溃过,但从小经历的贫寒困苦,让她变得格外坚强,经常是抹干眼泪,又骑上电动车去客户家装窗帘了。
马桂娇也表示,她选择的这个行业其实在县城里竞争很激烈,但通过节约成本,给客户提供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还是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她的窗帘店最多的时候在县城开了6家分店,通过不断学习,她每年更新窗帘的产品款式,还在抖音上进行网络营销。她的抖音号拥有粉丝7313人,获赞14.4万,受疫情影响小区封闭的当下,也没耽误她在当地推广产品。
震东集中安置区目前共有搬迁户(脱贫户)5839户24080人,大量新市民的到来给马桂娇的窗帘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除了客流因素,马桂娇认为之所以能创业成功,是因为多年在窗帘店打工所接受的市场历练。“创业跟打工不同,不是在固定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就行,要面对客户的挑剔、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办法,还要有面对压力时的强大内心。”她说。
震东社区党委书记何为对此也很认同,他表示,对于很多易地搬迁的群众来说,刚刚离开村里的土地,就要在城市里创业并不现实。没有在相关的行业打过工,没有受过市场的历练或者洗礼,贸然创业往往会导致失败。他举了个例子,群众刚搬来震东社区时,政府部门在附近的农贸市场免费提供了100多个摊位供其经营。当时报名特别火爆,通过抽签从1200多个报名者中选出100多人,但不到1个月时间,这些水果摊、猪肉摊、熟食摊的经营者就被淘汰了80%。在何为看来,没有经营观念、缺乏市场意识是导致他们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树立自信是让搬迁群众踏上创业路的前提
“菜吃得满意吗?等有空了我跟你们喝两杯。”头戴厨师帽、腰系红围裙的赵丽红一边端菜上桌,一边笑意盈盈地招呼着客人。43岁的赵丽红如今是震东社区一家餐馆的合伙人,很难想象一年前,她还只是一个从没萌生过创业念头的打工妹。
赵丽红是南圩镇古信村料获屯人,2018年,她作为头一批搬迁户,搬进了震东集中安置区90平方米的新家。之前,因为家中田地少,她在县城和广州的餐饮店打工近20年,伴随着工作流动,她拖家带口搬过4次家。
因为厨艺好,为人又豪爽,七八年前就有朋友劝她“凭你的手艺,干嘛老给人打工,自己开个店不是更好”。由于家庭开销较大,赵丽红这些年并没有攒下多少钱。尽管有朋友夸赞她的厨艺,但如果真的自己开店,市场的接受程度如何,她心里并没有底。
2019年年底,隆安县人社局组织了一个面向搬迁群众的免费技能培训,赵丽红在社区干部的号召下报名参加了烹饪班的培训。1个月的培训让原本就有烹饪基础的赵丽红感觉自己的厨艺“上了个档次”,不仅做的菜更加色香味俱全,还学会了雕花摆盘。
在培训老师的鼓励下,赵丽红代表县里参加自治区举办的农民工技能大赛烹饪组的比赛。凭借娴熟的手艺,赵丽红拿了个一等奖。后来一有比赛,她就积极参加,并多次获奖。
赵丽红在后厨炒菜。
“参加培训后,我认识了老师,有了学校的支持,以后有不懂的可以问他们。另外上了几次擂台回来,外界的认可也让我信心满满。”赵丽红说,自那以后,她开始萌生自己创业的想法。培训老师也经常鼓励她,年纪大了,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总要拼一次。
今年年初,朋友邀请赵丽红合伙在震东社区的临街铺面开家餐馆,没有本钱,朋友就帮她垫资入股,社区内的邻居朋友时常来光顾这家小店。“我店里主打粤菜和本地菜,价格实惠,分量足,七八个菜才200多元。”赵丽红说,尽管每天从采购、备料到烹饪、收银,很多事都得她亲力亲为,比从前打工还要累,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让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成就感。经营到第4个月,小店已经开始盈利。
“对于搬迁群众来说,创业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勇气。”震东社区党委副书记、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表示,这些刚刚脱贫的群众普遍没有什么积蓄,抗风险能力较低,很难承受创业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社区一方面大力落实政府部门的就业创业奖补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已向搬迁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5.6万元,扶持30户搬迁户创业,发放8笔110万元搬迁户创业担保贷款;一方面还经常联合人社部门组织相关培训,让群众熟悉创业政策、加强专业技能,帮助搬迁户树立创业的信心,找到努力的方向。
创业是比打工更难走的路
身为老板,41岁的罗益确每天比员工还劳累。每天下午5点员工准时下班后,他还要对产品进行组装、验货等收尾工作,常常忙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
受到疫情冲击,罗益确勉力维持着扶贫车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谢洋/摄
2019年年底,在广东中山打工多年的罗益确回到家乡隆安县,在震东集中安置区分到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在安置区旁,他创办了一家生产高频变压器、磁环等电子产品的扶贫车间,招募的工人也都是刚搬迁来的贫困户,因此他可以享受政府发放给扶贫车间的贴息创业贷款,以及贫困户用工补贴。
靠着以前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电子厂朋友,罗益确接了一些下游的电子元件订单进行加工。起初扶贫车间的运营还算顺利,最多时招聘了20多名工人,每月能给他们开出2000元左右的工资。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受疫情影响,国外的订单减少,广东那边的企业很少给他发来新的订单,他只能靠做库存的订单维持扶贫车间的运转。除了订单量减少,用于生产变压器的铜线等原材料涨价,加上客户结算货款的时间也比以往延后,给他的经营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现在罗益确的扶贫车间员工减少到了15人,他和妻子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除了管理员工,还要质检验货。“和以前进厂打工相比,创业操的心多多了。”罗益确感慨道,自己年纪不小了,考虑到在安置小区已经安家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他还是继续咬牙选择这条更难走的创业路。他希望熬过这段时间,等疫情过去后,企业的经营能有起色。
同样受疫情影响的还有开布艺店的马桂娇。疫情之前,她在隆安县城开了6家分店,分布在不同的小区内,便于向客户展示样品、提供服务。受疫情影响,小区进出严格管控,她把店面缩减到了两家,更多地依靠短视频平台等网络渠道展示商品和进行营销。
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罗胜表示,普遍来讲,搬迁户具有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优点,但是也存在文化水平较低、资金实力和创业经验不足的缺陷,因此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切不可好高骛远,一旦失败,不易翻身。
“无论是办扶贫车间还是开店,对技术、资金和营销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成熟的经验,操作起来会有较大的难度。”罗胜建议,当地政府成立创业实践基地,对有创业意愿的搬迁户进行培训孵化,配置适当的资源,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搬迁户也可以选择短期外出打工,增长创业见识,学成再选择创业,在家政服务、康养护理、物流配送等领域选择创业相对容易成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罗婕 来源:中国青年报责任编辑:许革,勾春蕾,邹艳娟来源:中国青年报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