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保障,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意义

来源:经济日报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现更加充分

来源:经济日报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主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提力”。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压力有所加大。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十四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数量与“十三五”期间基本持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会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劳动力需求看,受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此外,技术进步和“机器换人”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劳动力需求。在供给不减的情况下,需求减弱,劳动力总就业压力大。

在分析整体情况的基础上,以下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人一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表明,大量劳动者在行业、行业、地区、职业和岗位之间进行调整,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一些地区有所上升。从产业结构看,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突出。传统低端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逐渐下降,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企业效益下降影响职工工资福利增加。在劳动者预期不变的情况下,一些工作条件差的岗位对员工的吸引力降低,一些企业招工难。从地区结构来看,受产业调整和生活成本上升的影响,过去对就业增长贡献较大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下降。随着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中小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增加,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从供给结构来看,新增劳动力供给中,高校毕业生占多数,中高端劳动力占比大,低端劳动力供不应求。

二是促进青年群体就业任务艰巨。促进青年群体就业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考虑到往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归国毕业生,今年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更大。但市场上合适的岗位数量不够,企业招聘意愿下降,高校毕业生学历结构和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增加,他们对工作的要求更高,融入城市的诉求更强烈。整体来看,青年群体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第三,现有政策滞后于新的就业形式的发展。目前,灵活就业和新的就业形式不适应现有的劳动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规范新业态中各方的就业管理、工资支付、权利和责任。加强对这些工人权益的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与此同时,支持新的就业模式的政策很少,大部分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都是建立在既定政策基础上的

一是坚持促进就业优先,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在制定财政、货币、金融和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的影响,把就业优先作为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据和政策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准。具体来说,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各类企业转型升级;实施重大投资项目时,应将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应对方案、后评估作为必要条件,优先考虑就业增长效果较好的公共投资。还要合理安排政策出台节奏,做好预期管理和风险防控。

第二,优化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高治理效率。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就业。通过财税、金融、社保、培训、岗位补贴、助学贷款补偿等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在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开发一批岗位。统筹安排农民工、退伍军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就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度重视并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企业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工商登记等支持创业的政策,推动完善创业服务功能的政策落实。

第三,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就业创业培训的覆盖面、可及性和针对性;建立统一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相关职业培训科目,增设高新技术岗位和稀缺岗位培训课程;继续开展专项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现就业信息全国联网、统一发布,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加强失业动态监测。

第四,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完善新就业形式下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依法规范用工;对不完全符合条件的,合理确定企业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对于目前不符合条件的,要大力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建立适应新就业业态的劳动标准体系和收入形成增长机制,按时支付劳动报酬;促进连续职业伤害

保障试点,优化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支持平台企业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针对性培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更多保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王 阳)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4547.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