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8日,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
当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4859,上调119点;在岸人民币开盘报后拉升,收复6.5关口;离岸人民币短线走低,失守6.49。
美联储会议后,人民币汇率并未出现明显的大幅变动。在美联储延续宽松政策、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趋势,是升值还是贬值?
根据十三五时期人民币双向波动与今年内外宏观金融形势特点,年初机构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今年和更长期走势预测存在较大分歧:看好升值机构与人士将预测值维持在6.1-6.3,个别机构认为今年会升破6.0;调整贬值观点则认为在6.4-7.0间震荡,到2025年人民币兑美元公允价值维持在6.5-6.7。
3月18日下午,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卢锋在“北大国发院经济观察报告会”上指出,不同预测结论各有道理,关键是如何看待制约汇率升贬的分类变量,并如何结合现实预估其未来走势与影响。他表示,“依据对国际收支基本因素分析,未来正常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或在双向波动中回归趋势性升值,形成汇市显著波动与趋势升值动态叠加的新常态。”
在他看来,长期较高GDP增速有利于本币升值。如IMF去年秋季预测,2025年中国美元GDP为23.03万亿,是美国当年25.783万亿美元的89.32%,年均美元GDP相对增速4.5%。分析推测这个预测暗含假定:人民币对美元年均1.5百分点汇率实际升值。同时,可贸易部门生产率追赶升值效应。以制造业作为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主要对象,可贸易部门持续追赶意味着贸易收支大体平衡下派生本币升值趋势(巴拉萨-萨缪尔效应)。
卢锋认为,贬值压力则主要来源于不确定因素。
一是快速发展转型期资本流出需求与冲动,对这方面需求难以准确估计:各类企业全球化布局与国际化投资的合规律需求增长,个人收入财富增长后资产在境外配置的合规律需求增长;如估计国内高净值人士几十万亿财富,用各种方式投资海外包括海外移民和留学需求增长趋势会持续;国内居民未来预期多元化并可能因应短期内外环境演变发生显著变化,也会派生短期资本流出大幅增长。
二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机构性问题派生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助推第一点快读发展转型期资本流出需求与冲动。
三是美元指数的周期性变化,派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
卢锋表示:“展望未来,通常情况下升值因素相对影响较大,特定阶段贬值力量会有主导性,形成汇率双向显著波动与升值趋势叠加的新常态格局。然而历史大变局时期可能发生的随机性冲击,如特大金融风险释放、地缘政治矛盾激化、公卫事件等都可能改变汇率常态性演变轨迹。”
(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