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试卷结构,2021年新高考历史考试题型

2021年加入新高考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市采用3.12科目组合。自2021年起,8个省市将不再为理科买单,而高校招生计划分物理和历史两类,分线分档。那么新高考来了,选择历史的考生应该怎么复习呢?有哪些类型的问题?大问题怎么回答?接下来,边肖将向你解释。

1.2021年新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根据公布的信息,八省市的历史科目将采用各省市自主命题。虽然题型会有所不同,但是各省市的题型仍然采用了两种传统的高考试卷形式: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具体如下:

选择题大纲和考查范围,参考2020年山东卷历史题进行分析:

根据以上选择题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新高考的历史轮廓大致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考题出现频率较高,而中国近代史和历史人物评论没有考题。

二、新高考历史大题答案模板

历史大题分为十二种类型:历史背景、历史特点、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目的和动机、比较、影响或意义、判断成败和原因、性质分析、历史评价、启示和理解、开放式回答。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十二类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范畴

历史背景类别=国内或国外(经济、政治和文化)

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结构;

政治背景=政局、制度、政策、阶级、国家外交、军事;

文化背景=思想技术教育;

(2)历史特征

历史范畴需要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十个方面来考虑和回答。

(3)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类别=原因广度、原因深度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

原因深度:根本主观客观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主观需要;

主观原因:一般我们从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原则等方面去思考。指领导一个事件的阶级和阶层;

客观原因:一般我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形势、政治形势等方面去思考。

(4)根本原因类别

根源类别=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思想文化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范畴

动机=直接主要基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的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为实现某一目标,实现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范畴

先分析比较对象是否相同、不同或相似;

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八个方面回答。

(7)影响或意义范畴

或者说影响意义=(正反)(国内国外)(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

政治影响力=格局、制度、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

判断成败和原因类别=判断成败的依据是成败原因,成败根源。

判断成败的依据:直接目标主要

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的结论(进度限制);

对事物的评价=概况、性质和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正义)结论;

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者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是非的根源和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知课

启蒙范畴=政治、经济和文化

(1)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

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文化=批判的改造、继承和发展。

(12)开放式问答课堂

开放式问答一定要明确:重要的不是你持有什么样的观点,而是你能不能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所以,回答这样的问题。

1)确定观点;

要通过对史实的总结提炼来充分支撑观点,尽量少省略观点支撑点;

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有理论,有证据;

讨论要全面。比如在肯定这个题目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避免绝对化。

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请下载该应用程序。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56612.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