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真的是“毒物”吗?

碳水化合物真的是“毒物”吗?

现在很多媒体大肆宣传,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肥胖症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吃碳水化合物有N种害处,它被描述成了健康的大敌,许多人甚至呼吁大家戒糖、戒碳水。这让吃了几十年饭的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吃饭了。

位列三大营养物质之首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直接、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作为传统农业国家,我们自古以来都提倡“五谷为养”的饮食模式,将谷物作为养人脾胃的根基,这么吃了数千年都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近年来,碳水化合物就被渲染成了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元凶呢?

究竟是什么让碳水化合物“出圈”了,变成了洪水猛兽?有两个原因:一是媒体偷换概念;二是加工方式的问题。

很多宣扬“戒断碳水”的文章,往往会把“糖”、“碳水化合物”和“谷物”等同起来。认为谷薯类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都是碳水,都是糖。但碳水化合物≠糖,糖只是碳水化合物的一个种类,而碳水化合物也只是各类谷物、豆类、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之一罢了。

碳水化合物真的是“毒物”吗?

现代社会为了延长保质期、提高食品口感等目的,对天然的谷物等食物进行了提纯和浓缩,去除了其中的膳食纤维、脂肪和蛋白质,制作出精制食品。这些精制食品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纯度高、易吸收,能令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随之飞速升高,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之前,人们吃了数千年谷物,却活得依旧健康,糖尿病发病率也并不高呢?因为在没有工业或工业不普及的时候,谷物的加工程度不高,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中不能消化的部分,可以增大食物体积,降低能量密度;可溶性膳食纤维还会在胃部吸水膨胀,增强饱腹感(胃部膨胀会通过迷走神经发出饱腹信号)。此外,非精加工谷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会诱发多肽YY、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缩胆囊素(CCK)等饱腹感激素做出应答,让大脑及时产生饱腹感的信号,让人不容易吃得过多。而在精制淀粉类食物中,许多膳食纤维、脂肪和蛋白质被去除,没法激活饱腹感系统,所以很容易吃多,导致饮食过量。

碳水化合物真的是“毒物”吗?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另外,在未经精加工的天然食物中,各营养成分与膳食纤维之间是平衡的,我们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也已适应了这种平衡。所以《黄帝内经》里提出的以“谷物为养” 为基础的饮食结构,可以让我们活得健康而长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人们采用以谷物为主的平衡膳食,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因此,“碳水化合物”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被偷换掉的概念和现代化的加工方法。我们大可以放心吃天然的谷物和水果,只要限制摄入精制碳水类食品(如糖、精米细面、各类含糖饮料等),就不会发胖,不会得糖尿病,更不会出现一些媒体宣称的所谓害处。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2607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