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中国的富豪,我们脑子里首先会跳出来BAT三大巨头,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
他们的发家,都依托于现代的互联网,高科技的大数据 。坊间都说,百度赚得是网民的钱,马云赚得是女人的钱,马化腾赚得是小学生的钱,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今天,我们不谈论BAT三巨头的发家史,而是要谈论一个靠赚老祖宗的钱发家致富,身家百亿的隐形富豪——马未都。从一个工人,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再到创建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仅有小学四年级文凭的马未都,到底有多豪?
1.
如今的马未都,自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论起中国的悠悠历史,信手拈来,口若悬河,简直是行走的中国百科全书。
很多人以为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马未都,一定拥有强大的学术背景,高不可攀的学历。然而,了解马未都的人都知道,他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巨大的反差之下,使人对于马未都的成长,颇为好奇,到底他是如何成为满腹经纶的文化大拿的呢?这一切,我们从他出生开始说起。
1955年,马未都出生于北京的空军大院。父亲马丹林,在空军担任重要职务。家里不说大富大贵,但好歹在那个年代衣食无忧。
在部队大院的童年生活,也算自由自在。父亲忙于公务,与马未都聚少离多,自然马未都受到的约束也少一些,取而代之的是随性地野蛮生长,反而多了一份自由。
但天有不测风云,1966年文化大革命拉开了序幕,也彻底改变了马未都的人生轨迹。那年,马未都11岁,刚读完小学四年级。因为政治原因,一家人被下发到了农村,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那时农村的冬天特别冷,野地里上厕所脱下裤子屁股跟刀割似的,住的地方窗户上糊的纸、屋里就一土炕。第二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村民院子里偷稻草回来铺褥子底下,弄得跟狗窝一样,那时候睡觉没人伸着腿,全都蜷着跟猫似的。"在这个冰冷的冬天,原本衣食无忧的少年,尝到了生活的苦涩。
然而,令马未都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他自此无学可上,求学之路止步于小学四年级。纵然生活无情,可马未都也不甘于就此沉沦。他的求知欲,没有就此熄灭,反而更加旺盛。在迷茫的成长岁月中,他嗜书如命,一看到带字的纸就拿起来读。日积月累的文学积淀,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2.
1975年,20岁的马未都回到了北京,成为了航天工业的一名车床铣工。精密的仪器,复杂的图纸,原以为马未都的余生都要与复杂的零部件打交道时。可马未都却不这么认为。他的心中,割舍不下的,还是那个从小到的文学梦啊。
当他人悠哉悠哉处理手头的工作时,马未都脑活手快,总是率先完成工作,转身就钻入图书馆,一看就是大半天。
偌大的图书馆,很多时候都是被他一个人承包。一本本著作,一部部典籍,在五年时间中,他一一翻阅。
在如饥似渴读书的同时,他也在构思创作自己的小说。与其说他做了五年的工人,不如说他蛰伏了五年,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文学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马未都或许自己都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从工人一步登天,进入出版社当一名编辑。
1981年,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该篇小说顺应着当时的工农背景,讲述了车间工人的爱情故事。一经发表,就成为了现象级的小说,吸引了万千读者。
凭借这篇小说,马未都在当时收获了巨额稿费65元,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破格聘请为一名编辑。"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飞跃式的改变,我是由一个工人直接发表小说,直接调到出版社。从身份角度讲,那就是一步登天,我就想我一定要比别人做得好。"回忆起30年前的经历,马未都坦言那时年少一股冲劲,心里装着对物质的渴望。
也正如马未都所期望的那样,在出版社的日子里,他由一个初出茅庐的作者,变成了一名资深的编辑。如今在中国文坛上响当当的作家,例如莫言、余华、王朔等,都是被马未都慧眼识珠挖掘出的,成为了名家背后的伯乐。
1980-1990年间,这十年是中国文学鼎盛的十年,也是马未都在出版社工作的那十年。可以说,马未都在这十年间实现了他的文学梦,给了他进入和深耕文化圈的机会。但时代的车轮总在滚滚向前,文学界也不像往日纯洁无瑕。作家们开始争相给评委们送礼,只为博得一个出版的机会。这让曾经将文学当做信仰的马未都意兴阑珊,萌生了退意。
3.
1990年的某一天,具有10年经验的资深编辑马未都,终于下定决心,给出版社打了个电话,说他再也不来上班了。
辞职后的马未都,曾经踏足影视行业,参与制作了《编辑部的故事》,获得了第一桶金。但混乱的影视圈也并不适合马未都,他很快又转身离开。
此时的他,已经名利双收,生活无忧。他思来想去,决定跟着感觉走,专心搞文物收藏,哪儿也不去了。谁能想到,半路出家的马未都,竟在日后成为了中国古玩收藏界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甚至开设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古典艺术博物馆。
要说马未都转行投身于文物收藏,还真不是心血来潮。早在70年代,他就一个人骑车自行车,穿梭于古玩交易市场,和各种古董贩子打交道,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到了80年代,马未都鉴宝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更成为了文物界响当当的"捡漏王",常常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值钱的古玩。
这一切,在马未都自个儿看来,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谓天时,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后,文物被大家视作"烫手山芋",避而不及。因此当时文物的价值十分低廉,马未都直言赶上了好时候。
所谓地利,马未都是资深的老北京爷们儿,对于京城古玩市场的聚集地,那是心里有杆儿秤,门门清,也就不难怪他的足迹遍布古玩市场,总能淘到好货了。
所谓人和,是马未都"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高情商。对于真真假假的文物界,练就一套圆滑的处世之道,那是相当有必要。深谙这一点的马未都,在与古董贩子淘货时,总是还价地恰到好处。既不会照单全收,也不会还得太狠,总是让商家赚点,这样以后有文物,才会第一个通知他。
十几年点滴积累,到了1990年,马未都的藏品已经颇具规模。 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其著作《马说陶瓷》中的里上百件的瓷器,都是那时他买回来的。在如今的行情之下,超过千万的藏品,比比皆是。
可家里的地方毕竟有限,又很少有机会展览。期初收藏只是源于个人兴趣,如今马未都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的文物。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呢?异想天开的马未都,想到了创建博物馆。然而,这在当时谈何容易,光申报创办博物馆,就花了四年时间。
1996年,马未都的博物馆终于得以开设,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马未都取名为"观复",源于《道德经》"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寓意追根溯源,回归本心。
4.
有了博物馆,马未都对于文物,就不仅仅只是个人的收藏爱好了,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和负累。他说"认识世界不重要,认识自己最重要。"他开始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所藏,带领大家领略文物的世界,中国的历史。
2008年,《百家讲坛》应运而生,收视如日中天。就连成龙,也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看完节目后,成龙急忙向周围人打听"他是谁,怎么懂这么多中国的历史?"当得知马未都在京城赫赫有名,还有自己的博物馆时,成龙二话没说,几天后拜访了马未都,参观了观复博物馆,足见马未都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大。
渐渐地,马未都意识到,自己看文物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然没有当初爱不释手单纯的快乐了。在节目中,杨澜问马未都:"什么时候看到文物会再有单纯快乐的时候?"马未都说"当这些古董变为真正社会公共财富的时候,当博物馆作为一个非盈利公共机构来运作的时候。"
马未都可不是光说不做,2010年8月,他就做了一个震惊世人,但在他看来很坦然的一个决定:观复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后,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捐赠社会。
当年的愣头青,逐渐变成了众人口中的"马爷"。他的一双小眼睛里,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透漏着达观通透的大智慧。捐出毕生收藏,价值百亿的藏品,说不心痛那是假的。但马未都明白,如果仰视中国文化,居下临高,透过文物传递普世价值,他必须这么做。
如今的马未都,早已从利益至上的洪流中抽离,但他没有远离俗世,甚至还和不少年轻人一样,喜欢上了撸猫。在观复博物馆中,他收藏了30多只流浪猫,并一一为它们取名。谈及为什么喜欢与猫相处,年过花甲,阅人无数的马未都说"因为猫很轻,不会吵到人。"
宁静以致远,或许就是马未都的心境。在与自我的相处中,他读懂了历史,读懂了世界,也回归了自己。
回顾马未都65年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年轻时的趋利,到中年时的取名,逐渐到如今的趋于安定,马未都以自身行为,诠释了什么叫"追根溯源,回归本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或许有一天,这个打着马未都名号的博物馆,不再因为马未都的名字而闻名,而是会因为马未都所做的一切,更加闻名于世。
你们在逛博物馆时,有看到最喜欢的中国文物么?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