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去胃火的专用方子,清胃散。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胃火导致的口臭、口腔溃疡、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出血等问题。
看过之后,好多人问我怎么用,我适合不,等等,还有人让我讲个去脾胃湿的方法,今天老师在这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医“去脾湿”的专方。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六君子汤配伍。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加上大枣2个,生姜3片,水煎服。这个方子,出自《医学正传》。
它能干啥呢?就是去脾湿,改善脾虚湿盛、气逆多痰的现象。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她的爱人病了,想请我帮忙。
什么毛病?用她的话说,就是直肠子。吃了饭,立刻上厕所,一天之内大便至少三次,多则五六次。
与此同时,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儿不是小便,而是咳嗽咳痰。就好像这一夜啊,肺里头存了好多痰一样,必须在早晨咳出去。咳出来一看,白色的,还挺黏。
再有,就是从前检查出有胃炎,虽然不算严重,但是胃里头常感觉不适。如果吃饭吃得快,或者吃得多一点,就容易胃胀。
我仔细查看,发现舌淡苔白腻而厚,舌边有齿痕,脉象偏虚缓。
当时,患者十分羞愧。他觉得,自己正是春秋鼎盛之年,却落得满身的不舒服,说出去都让人笑话。
当时我就说,这个现象,考虑脾虚湿盛,中气失常。这也不算什么严重问题,更不必有病耻感。中医在这方面,是有调治办法的。
怎么办呢?我用了上头六君子汤的配伍,只不过白术增加了用量。结果,同事的爱人连用七剂以后,大便频多、不成形的现象得到缓解。再后来,咳痰减少,晨起以后呼吸道顺畅了不少。与此同时,食欲见增长。
我也记不清,这是我第多少次,用六君子汤来帮助别人了。
有的时候,患者以爱上厕所、便溏为主诉。
有的时候,是以痰多咳嗽为主诉。
还有的时候,是以胃胀、食欲不好、吃饭不消化为主诉。
但总的来说,归纳病因病机,都是脾虚湿盛,气逆痰多。
什么意思呢?这类人的病根儿,在于脾胃虚弱。
如果没有脾胃虚弱这个事儿,那就别用这个方。脾胃虚弱怎么表现?就是容易吃东西胃胀、便溏、大便不规律,总上厕所,伴随食欲差、吃东西不消化。看脉象,就是偏虚缓。人呢,有的瘦,有的胖。舌头往往有齿痕,胖大。这都是正虚失养的状态。
脾胃虚弱,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不化,成为痰浊,于是患者舌苔白腻而厚,咳嗽痰多。痰往往色白,量大,或黏稠或清稀。
当然,有的人,痰也多,胃也胀,也总是如厕,但食欲很好,总忍不住多吃。这个情况,我认为也要考虑脾胃虚弱。
因为你胃胀、便溏的事儿已经显露出来了,脾虚之象已经有了。眼下食欲好,只是一时的。等将来,问题严重了,嗳气、反酸等毛病都出来了,食欲肯定会受影响。
上头所有这些事儿加在一起,就是脾胃虚弱、气逆痰滞。很多胃炎的患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以及慢阻肺的患者,容易有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办?六君子汤的配伍正适合。咱们再看一下这个方子——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加上大枣,生姜。
这里头,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陈皮和半夏。你的问题根源,不是在于脾虚吗?那好,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子汤,可以健脾益气,利湿燥湿。具体说,人参(常用党参代替)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补脾。大枣和生姜,进一步固护脾胃。
脾虚湿盛则痰多,所以用加陈皮和半夏除痰。脾虚胃气不降,容易胃胀呕逆,半夏恰好可以降逆,配合陈皮理气。这就是基本意图。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个方子。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很大。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在饮食方面缺少必要的节制。咱们中国人,物质生活匮乏得太久了。所以当物质高度发达丰盛的时候,我们有些无所适从。这恰恰就形成了新的疾病谱——因为饮食不当,导致脾虚湿盛,气逆痰滞。
有的人,好东西使劲吃,吃撑了也不怕。遇见不爱吃的,一口不碰,哪怕是饿着也不在乎。日子久了,难免闹出胃病。脾胃一虚,痰湿内生,气机逆乱,就造成上头痰多、下头粪多、中间发胀难受的窘境。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就这么来的。
所以说,像六君子汤这样化脾湿、理脾胃之气的配伍,我们是应该了解和学习的。至少,到了药店,人家给我们介绍此类中成药时,我们不至于听不懂。你说是不是?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再说一句,脾胃阴虚,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燥的人,绝对不能用,其他人群也不宜久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必须在中医师指导下应用。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