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简介
1. 目录结构
树形目录结构
以下目录很重要/常用。
系统中的/etc:配置文件。
/bin, /sbin, /usr/bin, /usr/sbin:这是放置可执行文件的系统默认目录。例如,ls位于/bin/ls目录中。值得一提的是,/bin,/usr/bin是给系统用户(除root以外的所有用户)的指令,而/sbin,/usr/sbin是给root的指令。
/va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系统上运行的程序很多,所以每个程序都会生成相应的日志,这些日志会记录在这个目录下,具体是/var/log目录下,邮件的默认放置也在这里。
/bin:
Bin是二进制文件的缩写。该目录存储最常用的命令。
/boot:
这里有一些核心文件在启动Linux时使用的,包括一些连接文件和图像文件。
/dev :
Dev是Device的缩写。该目录包含Linux的外部设备。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一样的。
/etc:
Etc是Etcetera(等)的缩写。),用于存储系统管理所需的所有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目录。一般来说,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比如上图中的爱丽丝、鲍勃和伊芙。
/lib:
它是图书馆的缩写。这个目录存储了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功能类似于Windows中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使用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通常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闭时,一些文件存储在这里。
/media:
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如u盘、光盘等。识别后,Linux会将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中。
/mnt:
该目录供用户临时装载其他文件系统。我们可以把光盘安装在/mnt/上,然后进入这个目录查看光盘的内容。
/opt:
Opt是optional的缩写,是主机额外安装软件.的目录,可以理解为D:/Software。
/proc:
Proc是process的缩写。/proc是一个伪文件系统(即虚拟文件系统),它存储一系列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中。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一些文件。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这样其他人就无法ping通您的机器:
echo 1/proc/sys/net/IP v4/icmp _ echo _ ignore _ all
/root:
该目录是系统管理员的用户主目录,也称为超级特权用户。
/sbin:
是超级用户的意思,是超级用户二进制文件(Super User的二进制文件)的缩写,其中存储了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该目录是红帽/CentOS独有的。selinux是一种类似于windows防火墙的安全机制,但这种机制相当复杂。该目录用于存储与Selinux相关的文件。
/srv
>: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
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usr/local:
用户级的程序目录,可以理解为C:/Progrem Files/
。用户自己编译的软件默认会安装到这个目录下。
/var:
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2. 目录管理
可以使用 man [命令] 来查看各个命令的使用文档,如 :man cp
- ls(英文全拼:list files): 列出目录及文件名
- cd(英文全拼:change directory):切换目录
- pwd(英文全拼:print work directory):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英文全拼:make directory):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英文全拼:remove directory):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英文全拼:copy file):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英文全拼:remove): 删除文件或目录
- mv(英文全拼:move file):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2.1 ls(列出目录)
ls -a #列出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文件(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
ls -d #仅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列出目录内的文件数据
ls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等价于ll
ls -al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目录列出来(含隐藏)
ls -al ~ #将家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2.2 cd(切换目录)
/
和~
的区别:
/
是根目录
~
是家目录。每个用户都有家目录,对于root用户来说,家目录就是/root
,对于普通用户dxx
来说,/home/dxx
就是家目录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 / 写起,例如: /usr/share/doc 这个目录。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 / 写起,例如由 /usr/share/doc 要到 /usr/share/man 底下时,可以写成: cd ../man 这就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root@VM-4-6-centos ~] mkdir test # 在家目录root下创建test目录
[root@VM-4-6-centos ~] cd /root/test # 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root/test目录
[root@VM-4-6-centos ~] cd ./test # 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root/test目录
[root@VM-4-6-centos test] cd ~ # 回到自己的家目录
[root@VM-4-6-centos ~] cd .. # 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2.3 pwd(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root@VM-4-6-centos test] pwd # 显示目前所在目录
2.4 mkdir 和 rmdir
[root@VM-4-6-centos test] mkdir test1 # 在/root/test/下创建新目录test1
[root@VM-4-6-centos test] rmdir test1 # 删除test1空目录
[root@VM-4-6-centos test] mkdir -p test1/test2 # 在/root/test/下递归创建新目录test1/test2(不加-p参数无法创建)
[root@VM-4-6-centos test] rmdir -p test1/test2 # 递归删除空目录test1/test2
[root@VM-4-6-centos test] mkdir -m 711 test1 # 在/root/test/下创建权限为rwx--x--x的新目录test1
# rmdir只能删除空目录,非空目录可以用rm命令来删除
2.5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adfilprsu] 来源档(source) 目标档(destination) # adfilprsu 为参数
#用 root 身份,将 root 目录下的 .bashrc 复制到 /tmp 下,并命名为 bashrc
[root@VM-4-6-centos ~] cp ~/.bashrc /tmp/bashrc
- -a:相当于 -pdr 的意思,至于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 -r:递归持续复制,用於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亦即『捷径』文件;
- -u:若 destination 比 source 旧才升级 destination !
2.6 rm(移除文件或目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 刚刚在 cp 的实例中创建的 bashrc 删除掉
[root@VM-4-6-centos tmp] rm -i bashrc
-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动作
- -r :递归删除!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了!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2.7 mv(移动文件与目录)
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3. 文件内容查看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便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3.1 cat 和 tac
cat [-AbEnTv]
# 查看/etc/issue文件内容(显示所有行号)
[root@VM-4-6-centos /] cat -n /etc/issue
1 \S
2 Kernel \r on an \m
3
# 从最后一行开始查看上述文件内容
[root@VM-4-6-centos /] tac /etc/issue
Kernel \r on an \m
\S
- -A :相当於 -vET 的整合选项,可列出一些特殊字符而不是空白;
- -b :列出行号,仅针对非空白行做行号显示,空白行不标行号!
- -E :将结尾的断行字节 $ 显示出来;
- -n :列印出行号,连同空白行也会有行号,与 -b 的选项不同;
- -T :将 [tab] 按键以 ^I 显示出来;
- -v :列出一些看不出来的特殊字符
3.2 more 和 less
[root@VM-4-6-centos /] more etc/man_db.conf
# 省略内容
--More--(30%) # 光标在这里等待命令
- space:代表向下翻一页;
- Enter:代表向下翻『一行』;
- /字串:代表在这个显示的内容当中,向下搜寻『字串』这个关键字;
- :f :立刻显示出档名以及目前显示的行数;
- q:代表立刻离开 more ,不再显示该文件内容。
- b 或 [ctrl]-b :代表往回翻页,不过这动作只对文件有用,对管线无用。
[root@VM-4-6-centos /] less etc/man_db.conf
# 省略内容
etc/man_db.conf # 光标在这里等待命令
- space:向下翻动一页;
- [pagedown]:向下翻动一页;
- [pageup]:向上翻动一页;
- /字串: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
- 字串: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
- n: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有关!)
- N:反向的重复前一个搜寻 (与 / 或 有关!)
- q: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3.3 head 和 tail
head [-n number] 文件
[root@VM-4-6-centos /] head etc/man_db.conf # 显示文件前10行(默认的)
[root@VM-4-6-centos /] head -n 20 etc/man_db.conf # 显示文件前20行
tail [-n number] 文件
4. 文件基本属性
[root@VM-4-6-centos /] ll
total 72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Mar 7 2019 bin - usr/bin
dr-xr-xr-x. 5 root root 4096 Sep 30 15:49 boot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Nov 5 2019 data
drwxr-xr-x 20 root root 3040 Sep 30 15:50 dev
drwxr-xr-x. 96 root root 12288 Oct 1 22:12 etc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Sep 30 15:48 home
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Mar 7 2019 lib - usr/lib
lrwxrwxrwx. 1 root root 9 Mar 7 2019 lib64 - usr/lib64
drwx------. 2 root root 16384 Mar 7 2019 lost+found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pr 11 2018 media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pr 11 2018 mnt
drwxr-xr-x. 5 root root 4096 Jan 8 2021 opt
dr-xr-xr-x 109 root root 0 Sep 30 15:50 proc
dr-xr-x---. 6 root root 4096 Oct 1 22:47 root
drwxr-xr-x 24 root root 820 Sep 30 15:51 run
lrwxrwxrwx. 1 root root 8 Mar 7 2019 sbin - usr/s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pr 11 2018 srv
dr-xr-xr-x 13 root root 0 Oct 1 19:59 sys
drwxrwxrwt. 9 root root 4096 Oct 2 03:22 tmp
drwxr-xr-x. 14 root root 4096 Jan 8 2021 usr
drwxr-xr-x. 20 root root 4096 Jan 8 2021 var
第一个字符表示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
- 当为 d 则是目录
- 当为 - 则是文件;
-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一次性读取装置)。
接下来的字符中,以三个为一组,且均为 rwx 的三个参数的组合。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 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权限的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第 0 位确定文件类型,第 1-3 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第 4-6 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第 7-9 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4.1 chgrp(更改文件属组)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4.2 chown(更改文件属主)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 也能改变属组
4.3 chmod(更改文件属性)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chmod 777 .bashrc # 将.bashrc的权限改成-rwxrwxrwx
- xyz : 数字类型的权限属性,为 rwx 属性数值的相加(r4、w2、x1)。
- -R : 进行递归(recursive)的持续变更,亦即连同次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会变更
5. 用户和用户组管理
5.1 用户管理
5.1.1 添加用户
useradd [-cdgGsu] 用户名
useradd –d /home/sam -m sam # 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 /home/sam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 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 /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5.1.2 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userdel -r sam # 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5.1.3 修改用户
usermod [-cdgGsu] 用户名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 将用户sam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5.1.4 用户口令管理
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
passwd [-ludf] 用户名
-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 -u 口令解锁。
- -d 使账号无口令。
-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口令时,passwd命令会先询问原口令,验证后再要求用户输入两遍新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一致,则将这个口令指定给用户;而超级用户为用户指定口令时,就不需要知道原口令。
5.2 用户组的管理
5.2.1 添加用户组
5.2.2 删除用户组
5.2.3 修改用户组
6. 磁盘管理
Linux 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 df、du 和 fdisk。
- df(英文全称:disk full):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 du(英文全称:disk used):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 fdisk:用于磁盘分区
6.1 df
df [-ahikHTm] [目录或文件名] #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root@VM-4-6-centos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1.9G 0 1.9G 0% /dev
tmpfs 1.9G 24K 1.9G 1% /dev/shm
tmpfs 1.9G 496K 1.9G 1% /run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dev/vda1 79G 3.0G 73G 4% /
tmpfs 379M 0 379M 0% /run/user/0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
-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6.2 du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 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root@VM-4-6-centos ~] du
8 ./.cache/abrt
12 ./.cache
8 ./.pip
4 ./.ssh
4 ./.config/abrt
8 ./.config
68 .
-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 -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6.3 fdisk
fdisk [-l] 装置名称 # 磁盘分区表
#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 fdisk -l 时, 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6.4 mkfs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 磁盘格式化
# -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
7. vim
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vim的使用
1.vim 文件名称 // 进入命令模式
2.i // 进入输入模式
3.Esc按钮 // 退出至命令模式
4.:wq // 保存并退出vim
7.1 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 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 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7.2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 i 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 / END,移动光标到行首 / 行尾
- Page Up / Page Down,上 / 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7.3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 q 退出程序
- w 保存文件
8. yum
yum(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 Fedora 和 RedHat 以及 SUSE 中的 Shell 前端软件包管理器。
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 RPM 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
yum 提供了查找、安装、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
8.1 语法
yum [options] [command] [package ...]
- options:可选,选项包括-h(帮助),-y(当安装过程提示选择全部为 "yes"),-q(不显示安装的过程)等等。
- command:要进行的操作。
- package:安装的包名。、
8.2 常用命令
-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check-update
- 更新所有软件命令:yum update
- 仅安装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 仅更新指定的软件命令:yum update package_name
- 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软件清单命令:yum list
- 删除软件包命令:yum remove package_name
- 查找软件包命令:yum search
- 清除缓存命令:
- yum clean package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
- yum clean 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 headers
-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旧的 headers
- yum clean, yum clean all (= yum clean packages; yum clean oldheaders) :清除缓存目录下的软件包及旧的 headers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