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荆门炼油厂的历史,为什么建荆门炼油厂?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要抓紧,许多厂矿从大城市、向中西部的山区转移、搬迁;焦枝铁路的建设,为荆门炼油厂的建设、打通了通道;三万退伍军人,北方的老炼建、老炼化职工、江陵民兵师,共计近六万人、汇集荆门小山城;
打炮开山、三通一平,毛驴车、是运输大队,住进干打垒、芦席棚里出氧气;250万吨的设计、加工、生产量的现代代炼油厂,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宝塔山下、石油滚滚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荆门小县城、一跃成地市级的中等城市,国民经济总值、站在〉湖北省的前例;
如今,荆门石化原油加工量、己达500万吨/年、正在向1000/年万吨扩展,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石油化工城、屹立在湖北中部的荆门!
50年前的老石油,现在都己退休闲居,留下的、是无限的回忆、是骄傲的感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发展自己民族工业,将新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成为当务之急
彼时的国际环境对刚成立的共和国非常不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封锁、打压
并不断派出侦查机深入中国东南沿海和内陆部分地区进行监视
加之当时中 苏关系突然恶化,苏 联撤走援 华专家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处在这样样的外部环境之下,新中国的工业建设举步维艰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当时中国近十分之七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从军事经济学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有着一定缺陷
这是因为,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很容易暴露在敌方军事射程范围之内,较内地易遭受攻击,尤其是军工单位
设想一旦发生军事冲突,这些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设施将很快陷入瘫痪,后果将无法想象
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对中国愈发不利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做出重大调整
将我国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自东向西进行转移
建设的重点放在祖国的西南及西北等地区的大山之中
利用这些地区连绵不断的山脉做天然屏障,建成较理想的战略后方
为此国家提出“到三线去”的口号
所谓三线,就是指除了新疆、内蒙和西藏外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这里面包含十几个省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召唤下,无数解放军及工业建设者放弃原来在东部的舒适环境奔赴祖国大西北、大西南等地的深山峡谷、戈壁荒漠
他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缺衣少食,现代化交通工具几乎没有的情况下,靠着肩扛人挑,用自己的血汗在广阔的三线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工厂、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
前几年一部名为《大丽家的往事》的电视剧讲述的就是当年支援三线建设的故事
荆门炼油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起来的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建国后,国家为发展工业,迫切需要大量石油资源
除了普通工业,在军事领域,石油亦有着重要作用,在当时炼油厂亦是重要的军事单位
在备战备荒的年代,炼油厂大也都选址在深山大川之内
之所以选择在荆门建立炼油厂,一方面是因为荆门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荆门南贴荆州临长江,北近襄樊依汉水,东达武汉通九衢,西处三峡连云贵,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均十分便利
其次荆门境内大部分是山区和丘陵,易于隐蔽生产、储存战略物资及设施
故该地符合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
除了地理位置,荆门本身就距离江汉油田较近,便于就近运输原油
1969年,因江汉油田的开发需要,成立了“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第八分部”,荆门炼油厂也于第二年开始兴建
1972年该指挥部撤销,成立了荆门炼油厂,隶属于石油部江汉石油管理局
1975年荆门炼油厂正式承担国家炼油生产计划任务
这便是荆门炼油厂的来历
荆门炼油厂诞生于特殊时期,是三线建设的时代产物,其见证了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发展里程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