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学拼音的)

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学拼音的) 为什么说汉字是最难学习的一种文字?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使用的都是拼音文字,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方块字不能准确的直接通过拼读来表音。汉字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唯

为什么汉字最难学?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使用拼音文字,但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汉字却不能直接通过拼写来表达。汉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唯一保存下来的表意文字。因此,历史上人们学习汉字时,认读汉字的难度已经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人们读懂难读难认的方块字呢?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成为大家学习汉字的高效途径。然而,汉语拼音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

翻开东汉文献学家徐慎的《说文解字》,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

103010:“匡,燕子。从嘴里,它会发出声音。或者快速阅读。”

103010:“森,木多益是林从木人。如果你参与了,请阅读。”

“读若”是同音字的一种注音方法。当“池”和“块”的发音接近时,“块”用于注音。这是汉字最初的注音方法:——。

声音和“乐”一样。

然而,这种方法仍然不能解决所有单词的注音。比如“日本”基本没有同音字,rr的几个音节也没有对应的汉字来表示发音。因此,汉末出现了一种新的汉字注音方法,即反切法。

同,徒红斩。

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字注释一个字,第一个字的声母和这个字的声母一样,第二个字的韵母也一样,“同”字的声母和“突”字的声母一样,韵母和“洪”字的声母一样,所以“突”和“洪”都可以用来注释“同”字。

反向拼音。

1918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公布了中国第一套法定拼音字母。它采用传统民族形式的字母,有助于识字教育和语音统一。但由于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文字发展的拉丁化趋势,在科技应用和文化交流上受到限制,符号本身也没有完全拼音化。

民国时期的音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最终选定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说文》正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1958年秋,他进入小学语文课本。这个拼音方案也是我们60年来学习和使用的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

由于拉丁字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且符号本身已经被彻底拼音化,这种拼音方案具有国际化和拼音化两大特点,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掌握,也便于国际文化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拼音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8670.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