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就一定是肾功能不全吗?,血肌酐下降了是否肾功能好转

慢性肾衰竭由于其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令很多患者的神经都十分的紧张,尤其对于血肌酐的变化特别敏感,肌酐升高了几个就感觉病情加重了,降了几个就很开心。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肌酐小幅度的上下波动本属于正常的现象,但因此使你的情绪出现巨大的波动,而导致肾脏压力过大,就得不偿失了。何况有的时候,肌酐的升高并不是肾功能恶化的表现。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使得很多患者神经紧张,对血清肌酐的变化尤其敏感。当肌酐上升几次,会让他们感觉更糟,当肌酐下降几次,他们会很开心。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肌酐轻微波动是正常现象,但会让你的情绪波动很大,导致肾脏压力过大,得不偿失。此外,有时肌酐升高并不是肾功能恶化的表现。

如果你的肌酐升高,不是肾功能加重引起的,而是一些外界因素引起的,那你就不用担心了。有三个常见的原因:

1.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过多

任何阶段的慢性肾病都需要低盐低脂高质量低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不仅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功能损害,还会导致体内肌酐生成过多,毒素堆积。因此,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毒素的产生,减轻肾脏的过滤负担,保护肾功能。平时不仅要注意低蛋白饮食,还要在肾功能检查前三天严格素食,避免饮食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2.活动量增加

肾病患者需要适当的运动,但一定不能运动太多。具体的锻炼方式和量与每个人的体质和肾功能水平有关。

血液中的肌酐有两种:内源性肌酐和外源性肌酐。外源性肌酐是肉在体内代谢的产物,而内源性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活动增加引起的肌酐升高是肌肉代谢增加的结果,而不是肾功能损害的加重。长期运动的运动员肌酐比普通人高二三十。这种情况下肌酐略有升高,充分休息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药物因素影响

常见的药物主要是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这两种药物通过降低肾小球压力和尿蛋白渗漏来保护肾功能。但肾小球压力降低,蛋白尿漏出减少,肌酐排泄也减少,导致肌酐升高。记住,肌酐的升高是由于肾小球内压的降低,而不是肾小球的硬化坏死,所以当肾小球适应这种状态后,肌酐会下降,少数患者的肌酐会继续升高,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肌酐的升高来减少或停用药物。

以上三种情况引起的肌酐短期升高,并不是肾脏损害加重引起的,不必过于担心。但是这个“小幅度”是一个比例,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比如肌酐从200上升到280,上升了40%,这是一个急性进展,是肾损伤加重引起的。如果肌酐从500上升到580,增幅只有16%,可能不是肾脏本身。

肌酐变化时不要慌,看看自己是否处于以上三种情况。你不怕问题,只怕你能不能冷静对待,找到原因。如果能找到原因,就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39662.html

(0)

相关推荐

  • 一图说清:做数据分析,到底要懂多少业务知识?

    小伙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数据分析师一定要懂业务!”那到底啥玩意才是业务?懂多少才算懂业务?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科技 2021年11月19日
  • iphone11pro和iphone12pro续航,iphone11pro和12pro续航对比

    今晚7点的发布会上,Redmi Note 11系列亮相了,一经亮相,就受到现场很多年轻人的喜爱,首先说说它的续航能力,使用了120瓦的快充加4500毫安的双2250mah串联电池,MTW多极耳电芯,120瓦充电速度有多快,那就是15分钟立马能让手机瞬间满血,出门找朋友五黑,完全不用在为电池电量而担心,外观上用了一个类似iPhone 13棱角分明的直边框设计,有营销鬼才还给它命名为“潮流小立边”。手机厚度为8.34mm,还是比较薄的,同时双面均采用了2.5D玻璃,其中背部更是下血本用了AG磨砂工艺,不仅质感拉满,而且还防指纹。

    科技 2021年10月29日
  • 军工电子行业发展趋势

    一、军事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世界军事发展大势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 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当前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运用智能技术,建设智能...

    科技 2021年11月5日
  • 早上醒得早怎么调理,早晨起来怎样快速清醒

    ⭕ 晨起半小时,你在干嘛?

    生活 2021年12月14日
  • 青少年心理教育咨询,青少年心理问题治疗

    由于缺乏自制力,孩子很难控制上网的频率和时间,时间长了很容易演变成不良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深入,很容易荒废学业,消磨意志,浪费精神。孩子是家庭、民族、国家的希望,所以家庭、学校、社会都极度关注不良行为。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真正帮助孩子摆脱不良行为?让我们分享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

    生活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