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肉“可爱”“养得好”?
年轻的时候胖是可以的,但是长大了就会瘦?
如果你仍然这样认为,婴儿是非常危险的,这一消息证明了这一点:
青岛一名10岁男孩上网时间过长晕倒,被诊断为高血压,还是全市最小的高血压患者。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胖!身高只有150 cm,体重高达140 kg,已经追上了一个成年男子。
(来源:青岛新闻网)
重庆一名15岁男孩常年头痛、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经检查,他也患有高血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肥胖。
医生解释说,除了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
(来源:华龙。com)
如果你的宝宝是肉眼可见的肥胖,一定要引起重视,科学合理地控制他的体重,关系到宝宝的终身健康。
全球宝宝一起胖:
先来看看央视新闻数据。在中小学生中,四分之一的人超重。
来源:央视新闻
还没上学的宝宝怎么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6.8%和3.6%,两项合计比例为10.4%,近年来仍呈上升趋势。
世界上超重或肥胖婴儿(0-5岁)的数量从1990年的3200万增加到2016年的4100万。
按照这个趋势,到2025年,超重婴儿的数量将增加到7000万。
其中,绝大多数超重或肥胖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且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
怎样算是肥胖?
“我们家骨架大,是不是胖了?”
很多家长说宝宝最近肉多了一点,或者生下来脸大骨架大,算不算肥胖?
其实肥胖不是肥胖,体重变化也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身高的变化,即身体质量指数指数,这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标准。
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体重单位:公斤;高度单位:米)图表在这里。家长要自己比较。你家属于哪种宝宝?
(来源:浙江大学儿童医院)
肥胖危害性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只是为了告诉我的父母,我们必须注意我们宝宝的肥胖。因为肉多,所以有很多健康风险。
1.高血压和糖尿病。
你以为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成年人的“专属”心血管疾病,看了上面的新闻。
,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而且,这些疾病的种子是在儿童时期种下的,半数儿童高血压会转变为成人高血压,主要原因就是超重和肥胖。
小胖墩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倍以上,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从小胖到大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则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2、儿童代谢综合征。
从小胖到大的患病率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
3、其他。
一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等,还更容易有自卑心理。
小胖墩是怎么养成的:
1、遗传因素。
爸妈皆胖,宝宝的肥胖概率为70-80%;一方胖(特别是妈妈),宝宝的肥胖概率为40%,爸妈都不胖,宝宝的肥胖概率只有10-14%。
2、不良饮食习惯。
比如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从小喂食太多、饮食习惯偏西化等等,都会让宝宝营养过剩,吃出来的小胖墩。
3、运动过少。
吃得多,动得少,能量入远远大于出,肉肉就出来了。
4、妈妈孕期营养过剩。
孕期妈妈吃太多,宝宝出生时就是巨大儿,以后超重或肥胖的概率也会高。
5、过敏体质。
体力消耗过少、一些药物的激素作用等,也可能让宝宝变胖。
如何杜绝小胖墩:
遗传因素没辙,这个赖爸妈。
不过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小南手把手教爸妈抄作业:
1、爸妈以身作则,不管胖不胖,都要饮食健康合理,不海吃胡喝,不吃垃圾食品,给宝宝做个好榜样。不然你让他吃蔬菜,自己啃炸鸡,宝宝会乖乖吃吗?
2、尽量在家吃饭,还要少一些大油高盐的做法,多一些蒸、炖、煮的做法。
3、吃饭不要吃太快,也别吃太久,最好能定时定量。
4、吃一日三餐即可,少吃零食,就算吃,也要吃健康零食比如水果、乳制品、自制小饼干等。
5、全家都动起来,多运动运动,宝宝不会变成小胖墩,爸爸也不会成为“油腻中年男”。
6、妈妈怀孕期间不要放开了吃,别让胎儿太胖。
7、如果宝宝已经读上学了,老师同学不要拿“胖”字嘲笑、歧视他,以免影响到宝宝的心理健康,破罐破摔。
(来源:浙大儿院)
希望宝宝们都能控制体重,杜绝健康风险!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