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2mini手感怎么样,iphone12mini优缺点评测

手持12mini黑色128g来答一波:

手持12mini黑128g回答一波:

本来打算买蓝色版本的,但是被iPhone12的蓝色吓到了。考虑到黑白最不容易翻车,我选择了黑色。

5.4英寸全屏133g,握感和单手操作能力都很出色,应该是所有迷你用户选择它的最重要原因。

与iPhone6s相比: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直角边框设计对手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iPhone12的重量只有162g,但是手感没有我预期的好。最重要的原因是直角边框设计导致手感不佳。Mini可以有效缓解这个缺陷。车身尺寸足够小,无论采用曲框还是直角框都能获得更好的握感。

不过迷你裸机在握框上还是有点别扭。习惯曲框的朋友还是建议在这里带个保护套。任何保护罩都比裸机好得多。我真的不知道苹果今年是怎么处理框架的。

没有保护套敢裸奔6000元价位的机器的用户不多。虽然22000斤苹果的防摔性能提升了4倍,但我真的不敢摔.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对于保护套,黑白朋友建议直接选择磨砂手感,尤其是手容易出汗的时候,磨砂手感比硅胶舒服很多。(我是)

红蓝相间,手不容易出汗的朋友会考虑硅胶做的透明外壳。缺点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粘,包括液体硅胶。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着每天擦一次手机的习惯。

朋友买了绿色的版本,我觉得颜色也不错,浅绿色,挺小清新的,有点接近乳白色。请放一张图片供你参考。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在这个补丁中,mini的疏水层出现了问题。我认为指纹现象相当严重。如果不是因为手出汗,容易弄指纹或者使用环境比较恶劣,不建议贴。我的两个iPad都没有贴膜,目前也没有划痕。直角边框设计,保护壳边缘高于屏幕,碎屏几率会低很多。贴钢化膜会导致屏幕高于边框,所以贴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即使贴膜,也必须选择超薄钢化膜。

好家伙,身高178,手不要太大。Mini是他手里的画风。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像我这样手不大的用户,用大拇指就能轻松获取超过四分之三的屏幕内容。在功能机时代,我习惯了九键输入法,转用智能手机也不例外。平时包括iPad,我都是用九键输入法来输入的。为了尝试输入效果,我改变了26键输入法的操作。以系统自带的26键输入法为例,拇指可以轻松到达最远的按键位置。(可以说我最近在知乎的文案编辑,包括这个回答,都是在mini上做的?输入体验真的很棒。)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小屏游戏的体验比较辛苦,买mini的用户应该很少考虑玩游戏。但是对于一些游戏来说,mini的体验要比大屏游戏好很多。举两个例子:皇家冲突,玩得开心。

这几天我放弃了平板电脑,用mini玩了《皇家冲突》。如果我想到一个形容词,那就是脚跟!上图~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优势结束了,来说说大家最担心mini的部分:

信号

IPhone12全是高通基带,按照网上的主流声音,信号不会太差。

而mini的信号在我的使用情景下,比12还要好,上手十天了,从未出现没信号的情况。

iPhone12(移动+电信,其中电信是流量卡)曾经出现过在地铁站出站时没有信号的情况,mini到手之后,同一地点,同一家运营商(电信),暂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个人猜测:由于是单卡的原因,mini信号比双卡状态下的iPhone12更好。

5G我怀疑是自己附近这个基站有问题,室外满格状态下,只能跑出来25m/s的网速,而同一地点下,4G网速都比这快。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相比12,mini最严重的的阉割在于单卡,国内用户没有办法使用eSIM卡,运营商不支持。

给各位双卡的小屏党朋友一个建议:

在备用机也是iPhone的情况下,可以开通“在其他设备商通话”功能,但系统的通话转移只能保持主力机和备用机比较靠近的时候才能成功同步,备用机经常不在身边的用户可以开通运营商的呼叫转移。(移动卡通话一分钟一毛钱,介意慎开)

相比系统自带的呼叫转移,短信转发功能就非常实用,备用机不在身边的时候,收个验证码很方便,我已经打开了这个功能。(需要备用机保持联网状态)

屏幕

iPhone12+iPhone12mini,黄屏绿屏都没遇到,只能说自己比较幸运。

屏幕素质很棒,不说是顶级的,至少比上一代作为LCD屏幕标杆的iPhone11要好很多。(LCD标杆是redmi的卢总说的,我搬运一下)

全面屏的长宽比很适合看电影。

但最大的硬伤在于看16:9的视频,大部分的电视剧都是类似的比例,在这个长宽比下,mini实际显示面积比6s还稍微小一点。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Oled伤眼的问题……

因人而异,对于我自己:关了灯躺在床上,玩久了眼睛确实会酸,感谢mini改正了我的不良习惯。。。

喜欢关灯玩手机的朋友,如果没有备用机,不建议购买mini………虽然是因人而异,但肯定不如LCD屏幕玩的舒服。

散热

对于这个尺寸的机身,神仙也救不了。

从激活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了mini明显比12要热,但实际使用中没出现过温度异常的情况。没玩过大型游戏,小游戏能完美胜任,咱实在不理解苹果为什么要给这个尺寸的机身里塞一颗满血A14。

连续跑分,对比iPhone12,波动稍微大了一些。看得出散热确实有点问题。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iPhone12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iPhone12mini

都是为了手感做的妥协。还是那句话,不玩大型游戏,散热完全够用。玩大型游戏,为什么要选mini?

充电/续航

随着iPhone12系列上架官网的的是20W充电器,根据我的实测,mini在使用30w充电器,熄屏状态下最高也只有16W的功率,亮屏状态最高可以达到22W。

熄屏状态下30分钟充入电量55%(14-69),前20分钟功率一直维持在14-16W之间,后10分钟功率在11-12W之间。所以对于没有标配充电器的mini来讲,没必要一定买20W充电器,更没必要一定选择原装。18W的充电器和20W的完全没有任何区别!不想多花钱的朋友,用iPad的10W充电器充电时间也不会差太多。只能说看自己的预算。

有多大的就用多大的,如果一定要新买,靠谱品牌的20W充电器目前最便宜的也就35左右,贵点的也就原装一半左右的价格,双十二可能还会降价。

对这个充电速度,勉强够用吧。没办法,不仅快充原地踏步,连充电器都省了。

续航可能是mini的最大问题,给大家参考一下我的使用情况,条件:自动5G(大部分时间都是4g),自动黑暗模式,最多的是知乎的文案编辑,(再吹一遍:小屏机打字真的太舒服了)偶尔玩一些小游戏,亮屏时间能接近6个小时。

IPhone12mini实际体验如何?

如果不玩游戏,不开自动5G,亮屏时间能够在6个小时以上,(见过能坚持7个多小时的朋友,这咱真不知道是咋用出来的,过两天试试全程4G+wifi下的续航如何。)

这个成绩市区通勤完全可以不带充电宝,至少对于我来说换了mini的这十天里,充电宝就没再用。

总结:亮屏6个小时左右,一天一充不够用,一天两充也用不完,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我觉得对于这个尺寸的机身有着这样的续航成绩完全ok。

购买建议:

5.4寸的屏幕决定了大部分用户都不适合使用iPhone12mini作为主力机。

我觉得mini只适合三类用户购买。

  • 忠实的小屏党,对于大屏手机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只能在牺牲自身视觉体验的情况下选择购买mini了。
  • 轻度使用党,手机使用率不高,只是拿它当成一个通讯工具。
  • 双机党,两部手机或者手机+平板,觉得大屏能凑合,但小屏更好,这样的情况下选择mini,娱乐便携两不误。

对于重度使用/游戏用户,如果不考虑再购买一部备用机或者iPad,mini可能真的不太合适。

还是那句话,不要看别人说的天花乱坠就跟着,没用过4.7寸iPhone或者习惯了大屏机的用户,建议去线下门店摸一下真机再做决定,6000块钱的首发价,不算便宜了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0413.html

(0)

相关推荐

  • 小米MIX5Pro渲染图:双长焦+1.6寸背屏,雷军如何定价让米粉满意

    小米12系列的发布时间已经被曝光,并且小米12系列的硬件配置参数,也已经被不少媒体给透露出来。但是有一个消息可能大家忽视了,据称小米12系列由于发布时间太紧,所以除了小米12Ultra之外,小米12和小米12Pro将会搭载骁龙888Plus处理器,而小米12Ultra则延迟发布,并且将会被重新划分到小米MIX系列当中,而且型号为小米MIX5Pro。除此之外,外媒还发布了小米MIX5Pro的渲染设计图,在这组图中,小米MIX5Pro的设计延续了小米11Ultra的设计风格。

    科技 2021年11月26日
  • 国家队基金押注,国内商用车ADAS龙头进军乘用市场

    2021年末,一笔3亿元的融资,涌向中国智能驾驶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

    科技 2021年11月21日
  • 中国移动最值钱的2个号段,被称“老板号”“古董号”,要保存好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意味着,我们和运营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我们需要使用网络的话,必然绕不开运营商。

    科技 2021年11月22日
  • 擎天元宇宙经济体:全新的文明形态,未来商业的引爆点

    当下全球经济都进入了下行阶段,许多行业都在面临着商业的寒冬。在人类历史上,也多次发生过类似的情形,但是,随着新的科学、新的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也一同产生,正如计算机的诞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出甲骨文、苹果、微软等一大批商业巨头;十几年来手机移动端的普及,知识经济、共享经济和新电商已经成为财富的风口。在区块链、VR、AR、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萌芽的当下,商业大佬们逐渐意识到,它们是经济升级的新趋势,是创新未来的突破口,是全新的商业机遇。吸收这些技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我们擎天元宇宙经济体要做到的事情。

    科技 2021年11月2日
  • 零首付已下线,但特斯拉的按揭政策仍然值得肯定

    特斯拉在几天前上线了零首付购车,首付为0,也可以选择尾款为0,只需要每个月支付按揭款即可。选择零首付融资租赁购车的消费者,只需要购买车险,加上上牌费用即可把车开走,也就是几千元就可以提走一辆Model 3或Model Y。

    科技 202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