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宝宝秋天的“肠道”病。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治医师周宇翔

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科主治医师波罗。

入秋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发病率开始上升。

秋季婴儿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消化系统异常引起,抗生素治疗无效。目前对于病毒还没有专门的治疗方法,所以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宝宝腹泻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宝宝大便的特点和次数。如果是糊状或大便中有不易消化的乳瓣,量不大,不是水样便,也不是粘液脓性血便,可以暂时不处理。如果是水样便,而且每次量都很大,或者肉眼看到粘液或血丝,就要立即去医院化验大便。

在预防方面,“秋粥宜人”。秋天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健脾的药膳,如胡爱山、莲子、薏米、芡实等。对维持和加强脾胃功能,从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山药豆粥:去皮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可一起煮成粥,调理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银耳莲子粥:银耳40克,百合2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一起煮粥。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科住院医师向强兴说: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在哭闹或咳嗽时,腹股沟会隆起一个软乎乎的大肿块,轻轻揉按,肿块就会消失。这样的宝宝可能有疝气,也叫腹股沟疝。

疝气一般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但一旦疝内容物嵌顿,患儿会出现腹痛、哭闹,并可能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父母会发现孩子大腿根部的肿块又硬又嫩,无法回到腹腔。长期监禁后,皮肤会红肿。如果疝内容物长时间不能归还,可能会出现肠缺血坏死、卵巢坏死等并发症。

大多数孩子的疝气无法自行愈合。随着病情的延误,疝气肿块可能会越来越大,给治疗疝气带来困难。此外,儿童疝气容易被监禁,这可能会给儿童带来生命威胁。因此,建议尽早治疗儿童疝气。

6个月以内的孩子可以暂时观察或保守治疗。有6个月以上嵌顿史的腹股沟斜疝,不能手动复位,需立即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初期症状不一定是胃痛。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科主治医生刘: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以心脏或肚脐隐痛开始,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然而,3岁以下婴儿急性阑尾炎不一定是首发症状,但呕吐、发烧、易怒和拒绝进食都可能是早期症状。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发热、腹痛,可能是阑尾炎。

呕吐:多数患儿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是阑尾炎引起的神经刺激所致,故有时误诊为胃肠炎。

发热:小儿阑尾炎早期常无发热,仅在炎症明显时出现,但阑尾穿孔致腹膜炎时,可出现39以上高热。

腹痛:婴幼儿因为不善于表达,在整个腹部抓、摸、摸,只能不停地哭。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能分辨出疼痛开始于上腹部或肚脐周围,然后逐渐稳定在右下腹。腹痛经常发作,而且越来越严重。肠套叠、呕吐和便血都是信号。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科护士车金耀说:肠套叠是3-6个月婴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急性肠套叠在obes更常见

肠套叠通常需要通过超声诊断。如果宝宝平时健康活泼,在饮食改变、腹泻、病毒性感冒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和特点,就要尽早就医,因为一旦形成肠套叠,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很少能自行复位,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8小时内可以保守治疗。透视下做气体或钡剂灌肠,利用气体或钡剂的压力缓慢推动套叠的肠管使其缩小,可避免手术。发病后需要手术治疗8小时以上或更长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仍有术前遗留的旧血便,家长不必惊慌。饮食管理应以逐渐增加为原则,使肠道能逐渐恢复其功能;冬天换尿布要保暖。尝试按摩治疗胃肠炎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二科护士刘江山:在急性胃肠炎中,儿童按摩有助于缓解腹痛、呕吐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止吐止泻,缩短病程;还可以帮助退烧,增进食欲。

对于呕吐的宝宝,可以找半门穴(半门穴位于儿童手掌大鱼际),左手握住儿童手指,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压半门穴,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压;然后,自上而下推天柱骨(即颈椎柱骨,第四、五、六颈椎的统称)。

对于腹痛的宝宝,可以轻轻按摩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腹部。取穴时,应仰卧,闭三指,收腹。

脐向左右三指宽的地方就为天枢穴。

对于腹泻的宝宝,可以试试捏脊的方法,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0465.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