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无知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孩子明白真相,父母首先要做到合理,而且要比他们说的更合理。
一个
父母越喜欢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
“说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都受到积极的尊重。然而,人们经常发现推理对许多孩子来说是无用的。父母越喜欢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
一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非常叛逆,拒绝做任何事情。她经常试图和孩子讲道理,但孩子不听,这导致她的父母发脾气。
她知道打骂孩子是不对的,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住在一栋公寓楼的五楼。她没有电梯,上下楼梯。最近女儿特别喜欢这样下楼:一只胳膊放在楼梯扶手上,胳膊用力往下滑,脚不用力。
妈妈不允许孩子这样做,说平时楼梯扶手不打扫,会把衣服弄脏磨破。
但是当我再下楼的时候,我的孩子又那样了,说着说着,一错再错,我的父母终于失去了耐心,发脾气了。孩子不敢在父母面前那样做,而是找一切机会那样偷偷下楼。袖子下面的衣服经常是脏的。
父母陈述完这件事后,用失望的语气补充道:我的孩子天生就没有其他孩子懂事。事实上,我尊重她。我不知道跟她说了多少次实话,但她好像一句也没听进去。
我对父母说,既然你已经发现讲道理没用了,那至少说明这件事上讲道理是不对的。如果你发现它是错的,你应该立即停止它。父母看起来很困惑,带着轻微的情绪抗拒问我。讲道理有错吗?如何教育她?
我说,很简单。回家找两块破布。你和你的孩子将从上到下清洁楼梯扶手。这不仅是公益,也满足了孩子们手脚并用下楼的乐趣。试试看,看看效果如何。
父母一听,恍然大悟,是啊,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为什么我只是想和她讲道理?
这位家长之所以没有想到,是因为她只关注自己怎么说才“合理”,没有想到自己做的有多不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是想用不同的方式走楼梯,但父母并不同情孩子。他们没有给孩子这么微小的童趣,也不能容忍这么简单的尝试。这完全不符合父母所说的给孩子“尊重”。
世界上没有无知的孩子。如果你想让孩子明白真相,父母首先要合理地去做,这比合理地说要重要得多。
在杜威看来,教育不是一个“讲”和被讲的问题,而是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过程。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几乎得到普遍承认,但在实践中却遭到违反。
要让孩子“明白道理”,不仅要告诉他们道理,还要先给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的机会。
我曾经看到一个新闻,说张忠良和他的妻子在广州番禺收养了10个孤儿,孩子做错了事。张忠良和他的妻子不会责骂他们或谈论真相,而是通过经验让孩子们知道一个真相。
比如有一次,张忠良让家里最小的女儿穆恩和隐形妹妹梅春出去玩。不知怎的,穆恩把梅春留在外面,独自回来了。
张忠良知道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穆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穆恩的眼睛,让她在外面走一会儿。从那以后,穆恩变得特别明智。
这个细节足以让我们更加佩服张忠良和他的妻子。他们可能没有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是对教育有透彻的理解。没有对孩子的真爱,就不可能有这种理解。
“言传身教”是流传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理论上,大家都认可。然而,当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的第一想法总是如何说服孩子,如何与他们讲道理。
比如我经常收到这样的信:年轻的父母详细陈述老人如何照顾孩子,导致孩子出现很多问题,但后来提出的问题是:“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跟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改正缺点?”
也有很多家长的孩子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冷暴力,导致孩子厌学。家长们没有试图向学校反映,解决老师的问题,也没有努力与老师沟通,而是来问我“如何为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再厌学”。
经常会遇到这样奇怪的逻辑。很明显,成年人做错了什么,伤害了孩子,但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孩子,期望通过说话和说话来改善他们的状态。怎么可能?
2
把“推理”当成教育,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人们对“推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从家庭和学校接受过太多“真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推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理解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告知和被告知的关系。教育意味着“智者”对“不知名的白人”说话。
因此,他们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责任和爱,也就是应该告诉他们如何做大事小事。然而,这种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是人们陷入教育困境最容易的方式。
一位家长说,自己没有孩子的时候,看不起打孩子的人,觉得大人用武力征服孩子是无能的。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发现自己追求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
孩子往往固执、叛逆。不管父母说什么,他们就是不听。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得对不对,身边的人时不时告诉他教育男孩子要粗暴。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想让他做什么。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所以他必须服从,如果不服从,他就会使用武力。
因此,他和孩子发生了两次冲突,他真的无法控制,所以他对孩子动了手。这时候,他才发现。
己黔驴技穷,也堕落为自己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包括很多学校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
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去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
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3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
每当我在不同场合引用卢梭这句话时,总是会引起别人的疑问和困惑:
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什么方法呢?难道不要教育他吗?
当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有位妈妈,从孩子一岁半时,开始每晚给孩子刷牙,可小家伙怎么都不配合,任凭妈妈讲多少道理都没用,刷牙成了天天必打的战争,总是弄得双方都不愉快。
后来,这位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孩子有一个很喜欢的小熊玩具,妈妈在晚上要刷牙前跟孩子说:“宝贝,小熊这么长时间没刷牙,牙疼了,长龋齿了,你帮它刷刷牙好吗?”孩子很乐意地接过妈妈准备好的牙刷帮小熊刷起来。
给小熊刷完牙后,妈妈表扬孩子刷得好,并说:“小熊真乖,给它刷牙它配合得真好。”然后问孩子:“宝宝想不想让小熊看看你也很乖,也会好好配合妈妈刷牙?”孩子高兴地说好,史无前例地配合妈妈刷牙。这样几天下来,孩子再也不厌烦刷牙了。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4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是不听话,一是爱哭。问我怎么办。我让他举出最近的一个不听话的例子。
他说孩子这几天总是在晚上临睡觉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给他讲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着要下楼。
我说,你说的两个毛病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解决。从今天开始,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临睡前想下楼,你就辛苦点,抱他下楼,他想在楼下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采取类似的做法。
家长有些吃惊,很顾虑的样子,但回去还是按着我说的做了,结果让他意想不到。
他后来告诉我,当天孩子在临睡前又要下楼,家长没说什么,愉快地给他穿好衣服,带他下去。
外面很黑,冷风嗖嗖的,楼下空无一人,他刚把孩子放地上,孩子就要他抱着回家。
家长故意说既然下来了,多待一会儿吧,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多待,说想回家睡觉。回家后,孩子一下变得很听话,让刷牙就刷牙,让脱衣服就脱衣服。
此后其他的一些小事上,家长也都少说多做,尽可能倾听孩子的意见,结果孩子哭闹大大减少。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无效教育区分为“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
“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全身,影响到行为;而“小人之学”则是从耳朵进来,从嘴巴出去,只走了4寸长,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
用思想家卢梭的话来说就是,“冷冰冰的理论,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了东西方先哲们的观点: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
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3
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这里另有3条建议。
“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长,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向我讨教的问题却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在意分数?
把“如何说”仅仅理解为一种说话技巧,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终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文字所到之处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一样,语言所到之处,也应该是一个人观念所到之处。
与其向别人讨要说话技巧,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
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生活就是竞争,别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
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限制了他的发展。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
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
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例如,打了孩子,然后又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
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
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绕口令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4
讲道理孩子不听,不妨换个做法
孩子有时候确实会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给家长带来麻烦。
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觉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轻易下论断,说孩子“不听话”。
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说法。
实践证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
有位妈妈说在儿子3岁前,她上卫生间不注意关门,孩子经常跟进来。后来她觉得孩子越来越懂事了,让他看到自己蹲马桶的样子不好,就不再允许孩子跟进来,孩子不听,非跟进来不可。
妈妈很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总没什么效果,妈妈只好强行把门闩上,孩子每次都在外面拍打着门,哭得声嘶力竭,有一次甚至哭吐了。
从此,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妈妈去卫生间这件事上,即使他正和姥姥玩着,或正在看电视,妈妈想悄悄地溜进卫生间时,他不知为什么总能发现,会马上丢下正做的事,冲过来高喊“不让妈妈上厕所”。
这位妈妈非常发愁,每天上厕所成了一件警察抓小偷的较量,感觉真是累人。
我对她说,既然前面已讲过道理,没用,就不要再讲,换一种方法,用问问题的方式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效果也许更好。我建议她问孩子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不让妈妈去卫生间,那你觉得妈妈尿裤子里好还是尿马桶里好?”
大多数孩子第一问就可解决问题,他们会很快判断出来,尿裤子不好。
孩子一旦给出这个答案,多半不会再阻拦妈妈去卫生间。个别孩子,因为和家长为这事拧巴了挺长一段时间,可能会故意别扭着回答,说尿裤子好,那么接下来家长问第二个问题。
“你喜欢妈妈高兴,还是喜欢妈妈不高兴?”
一般情况下,孩子肯定会选择喜欢妈妈高兴。就像父母本能地会爱孩子,孩子也会本能地爱父母,愿意讨好父母,所以在这个问题中,几乎很少有孩子会选择要妈妈不高兴。
这样问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对第一个问题重新做一下选择。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确选择,要真诚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
然后让孩子在外面等着,并给他一个期待,让他看看一会儿妈妈出来后,是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
对一个幼儿来说,只要有一两次,他体会到正确选择的快乐,看到妈妈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高兴,正面心理得到强化,问题多半就解决了。
万一你的孩子实在是特别,到这里还不行,固执地选择要妈妈不高兴,那继续问第三个问题。
“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我几乎不相信哪个幼儿会继续选择让妈妈不高兴,只要他选择了明天要妈妈高兴,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按前面的套路来解决。
最意外的是孩子继续选择明天也不让妈妈高兴,妈妈在第二天可以接着问同一个问题:妈妈今天因为不能正常上卫生间不高兴了,你希望明天妈妈高兴吗——家长问话的态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诚。
夸张的口气会误导孩子,让他以为这只是个游戏,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以延长游戏时间;当然更不能表示出生气,那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坏,刺激其负面心理。只要孩子感觉妈妈内心没有恨意,他绝不可能一直要妈妈不高兴。
这位妈妈后来告诉我,她问到第二问,问题就解决了,很有效。
我见过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确实让人感觉棘手。
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生活,总会发现根源在于家长的固执。许多家长,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告诉他说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他会觉得被冒犯、被挑衅,非常生气。
他们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孩子,而孩子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投降”中,心理逐渐被打垮,如果没有阅读或其他思想导师扶植其精神之树成长,思想就会逐渐萎缩或变态,思维方式慢慢变得畸形。
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首先丧失倾听的兴趣,发展出超过常人的防御心理,同时产生“道理免疫力”,哪怕这个道理本身很有道理,他也本能地排斥,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道德免疫力;
其次,独立意识丧失,不能对一件事进行诚实、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断力,思维流于肤浅和平庸;
第三,心态变得苛刻,对理解他人没有兴趣,兴趣只在如何用自己的观点征服对方,占据上风——这样的人生活中常见,他们和“他人”几乎没有共同认可的观点,几乎从来不能在一件事上持有相同的看法。
有人说不要滥用药品,他就说生病了还是要吃药的,不能一概而论;
有人说孩子不能打、要尊重,他就说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有的孩子是需要打的;
甚至有人说60岁以上妇女不适宜穿高跟鞋,容易扭伤或摔倒,他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说不穿高跟鞋的老人也有摔倒扭伤的……
我老家管这种偏爱抬杠的人叫作“杠房出生的”。表面看,这些人说话总是一分为二,又全面又客观,其实他们只有两种观点:你的观点,我的观点。并且前者总是错误,后者总是正确。
“杠房出生的人”其实思辨力特别弱,原因是他们的能量不能用于真诚的思辨上,主要用于不停地反抗别人的话语上,一生也往往在这种无端的消耗中庸碌地度过。
而这样一种心理,如果不自知,会通过言传身教,产生代代相传的恶习。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