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公开的通货膨胀,封闭的CPI指数,左边是投资和金融管理,右边是资产泡沫,甚至还有M2、货币贬值、央行放水、过度印钞等稍微专业的术语。
如果你手里有两块钱,你会极度焦虑,似乎比没钱还焦虑:你害怕通货膨胀的钱不值钱,你担心杨妈的财富会被收割,你害怕你买不到回报最高的资产而让资金闲置.
结果如何呢?
担心现金中的财富被侵蚀烧毁,买了一套没有房价上涨的房子,为股票/基金站在高位站岗,甚至缺乏理财,损失了所有本金。
本来还是有校长在,没有焦虑/恐慌/行动,挺好的。你越努力,失败越多.直到你侵蚀本金,把损失的钱锁起来,直到你手里没有现金,你想再扔一次。
终于,我的心安静了,因为手里没有钱,所以没有通货膨胀的焦虑。
这些年,通胀就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无孔不入的侵蚀的社会的角角落落、甚至有些人已被通胀洗了脑。
因为通货膨胀,社会焦虑,人们害怕。他们都害怕自己会成为收获了财富的韭菜.最后它们会变成韭菜。
谁在制造通胀焦虑和恐慌?
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对通胀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人: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卖二手房的中介、协助贷款的贷款中介、各种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平台的“理财规划师”。
为什么他们会宣传通胀来给大家洗脑呢?因为利益啊。
他们是不希望你手里拿现金,却希望你借更多的钱,负债累累的人。当然是“为了你好”:因为通货膨胀,套取现金不是一种缩水的财富吗?因为通货膨胀,多贷款不是减轻债务负担吗?
其实是屁股决定脑袋,因为你只有花现金,多贷款,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通货膨胀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
2
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解,最常用的比喻是:上世纪80年代一户人家有多有钱!以前一个馒头多少钱!这说明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
这只是对通货膨胀的片面理解。物价涨了,钱不值钱了,但是……你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个人过去挣多少工资,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不仅取决于100元能买多少东西,还取决于现在元佑能赚多少100。
通胀的理论基础是M2,而M2就是广义的钱。
2008年以后,M2的增速非常大,一般都在12%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20%,最近一两年才降到8%,所以说货币每年贬值10%。
这种理解也是片面的。有很多钱,但说明商品和服务的GDP也在增长,大概是8%,两者相差5%左右,所以货币超调大概是5%。
但是我们能得出货币每年贬值5%的结论吗?可以简单理解,但由于通货膨胀,实际情况非常复杂。
是结构性的…有的商品通胀、有的商品甚至还通缩。
印出的钱并非雨露均沾的平均在每个商品上,而是有的吸附的钱多、如房产,而有的吸附钱少、如家电汽车…它们的单价一直在降。
所以每个人对通胀的感受是不同的。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土著因为不需要买房,一万元的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就绰绰有余,但外来者就不行、因为房价/房租通胀;经常喝茅台等高端白酒的人、也会感觉通胀,因为高端白酒一直在涨价,而喝普通啤酒的人就没这个感受。
大家对货币侵蚀财富最切身的感受,是房价上涨、尤其是2016年这轮上涨,让同样的钱只能买更少面积的房子。但这是阶段性现象,谁能保证所有房子一直上涨、且涨幅永远快于收入涨幅?
把个例、阶段性的现象当成普遍真理,而忽略了事物的复杂性,并被通胀洗脑、由此焦虑不已而后最终被收割,是很多人正在犯的错误。
3
因为坚信货币每年贬值10%,那最好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不持有现金、多贷款多负债。
不持有现金、现金财富就不会被收割,因为货币贬值、所以债务的负担一直在减轻,如果再能买到泡沫资产的话…就更完美了。
也因此有了戴维斯双击的操作范本:把现金用来支付房子的首付、贷最大额度的房贷。没有现金、多负债、泡沫资产,看似所有的便宜都已占尽。
这个操作范本的前提条件,是房价的涨幅必须超过贷款的利息、且能付得起首付、还还得起月供,否则就白搭…可很多人却忽略了。
2020年这轮深圳房价上涨、确实让一些人资产暴增,可要抓住这个戴维斯双击你得:搞到买深圳房子的资格、筹集到200万的首付、付得起2万的月供,一些达不到条件的人就买了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房子…当然都被套进去了,由戴维斯双击翻转到戴维斯双杀。
很多人至今仍相信“贷到即赚到”、“债务越多享受到的货币超发红利越多”,其实都是在2016年这轮房价普涨情况下形成的路径依赖,环境已变、思想不变…就是刻舟求剑。
是否能多贷款、多负债、用杠杆,还是要看投资收益能否高于债务的成本、不能简单的以为多贷款就能自动享受货币贬值的红利。
贷款必须要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前者如贷款做生意、开店铺、办实业,这是直接创造增量财富;后者如投资理财、甚至庞氏投资,这是在间接参与财富再分配。
不管怎样,贷款的收益都得高于贷款的利息、否则就是亏钱,甚至操作不好还会杠杆断裂……如生意亏了、理财暴雷、庞氏接盘等,这跟通胀没有一点关系。
那我们该如何对待现金呢?
4
所以一定不要被“通胀”洗了脑,更不要为了对冲通胀、而无脑的巨额负债及不持有现金。
对于某些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就应该多持有现金或者银行存款,也许收益低些、但流动性好且绝对安全,不至于投资理财亏了本金、更不用说参与一些庞氏投资了。
当然手里有现金,也不是就存活期、而是可以做一些安全性极高的理财,同时也能增加一些收益……比如买货币基金、目前年化收益在2.5%左右,买净值型银行理财、目前年化收益在3.5%左右。
也许收益不高,但安全啊。不至于在对冲“通胀”的焦虑心态下,火急火燎去理财、以至于通胀没对冲掉反而把本金都对冲没了…这些年,理财、理着理着把本金理没的案例太多了!
其实对通胀根本就必要过度焦虑。
前面说了,通胀是结构性的、主要跟你花钱的方向相关,只要你花钱的地方(如日常消费品价格就很稳定)不怎么涨价、钱就没怎么贬值。
另外,通胀对不同的人群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对退休人员来说因为不工作,没有工资收入、只有储蓄,所以通胀侵蚀财富会严重一些。可对于年轻人来说,因为本身就工作劳动、工资会随时跟着通胀而上涨,根本不用怕通胀、甚至适度通胀还可能有利于年轻人。
▲某些平台上的净值型理财型产品
很多人认为持有现金亏了、买低收益的安全理财亏了,总是跟最高收益的资产对比、造成的一种心理错觉。
但要知道的残酷的事实是有收益高的资产、也有亏钱的资产:股票有每天涨停的、也有每天跌停的,基金有年化收益翻倍的、也有年化收益亏钱的,房子有大涨的、也有不涨甚至亏钱的……
可大家总跟收益最高的那个资产对比,总以为自己能抓住收益最高的那个资产,并由此得出自己持有现金损失惨重的心理感觉。
请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赚自己能把控住的钱、赚确定性的钱,只有这样才不焦虑、不心急、不被收割,才能气定神闲的投资理财、资产增值。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