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来源:生命时报

来源:生活时报

任晶晶,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很多人喜欢说“变老了,问题多了”,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出现很多不适,只能接受。否则,很多健康问题都不是真正的疾病,即使是疾病引起的不适,坚持正确的方式也能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如何缓解老来不适,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短睡早起。

高质量的睡眠对维持大脑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老年人的正常睡眠时间为5~7小时,但在现实生活中,约有30%~4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如多梦入睡困难、早醒等。

这是因为,随着人体的衰老,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褪黑素分泌不足,导致睡眠周期紊乱。同时,老年性虚弱也会导致睡眠节律紊乱,从而降低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的能力。有些老年人伴有慢性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容易导致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睡眠障碍。此外,随着老年人家庭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独居时,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进而引起睡眠障碍。

长时间处于这种睡眠状态会导致精神状态的恶化,如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情绪失衡、认知功能下降等。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老年人睡眠障碍问题,首先要明确是否是身体疾病引起的,如果是,要及时就医,寻求有效的医疗。排除躯体疾病后,首选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非药物治疗,如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具体来说,睡前应避免吃油腻食物,远离酒精和咖啡因,睡前2小时内避免运动,尽量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此外,应该限制睡眠时间,尽量减少午睡,以增加晚上入睡的能力。同时,老年人应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比如参加社会活动,与家人交流。

食欲不佳,无法进食。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的食欲越来越小,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出现腹胀反酸的情况。很多老人为此求医,却发现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其实除了疾病,衰老也会给消化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随着老年人牙齿逐渐松动,食物难以充分咀嚼,舌头上的味蕾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使食物“无味”。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和胃粘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消化。肠蠕动减少、小肠腺体萎缩、小肠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也会影响消化功能。同时大肠会萎缩,肠腺结构异常,粘液分泌减少,润滑粪便的功能降低,会使大便干燥,更容易发生便秘。而且肠梗阻会影响食欲。

长期食欲不振会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骼肌减少、运动系统功能下降甚至跌倒。建议老年人尽早治疗口腔问题,尽量吃与咀嚼能力相适应的食物,保持一定的日常活动量,以维持肠道的正常运转。心理上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尽量和家人一起吃饭。心情好可以增加食欲。

腿笨,容易累。

不走几步就会觉得累,站立不稳,容易摔倒。最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营养不良。“吃不好”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骼肌流失,老年人身体虚弱。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可以站得不稳,走得短,容易累,容易摔倒。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的流失加速

要让腿脚更灵活,需要改善饮食,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D、蛋白质等元素,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太极拳,可以提高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性,平衡、抗阻和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从而改善腿脚笨、容易疲劳的情况。

出不去,容易胀大。

老年人便秘除了器质性疾病外,还与器官功能退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有关。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肠道细菌会分解、发酵、腐烂产生毒素,可引起老年人腹痛、腹胀,可通过以下方法改善。

合理饮食:多吃粗粮和富含粗纤维的果蔬;每天早上或饭前喝一杯温开水;多吃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香蕉;改善饮食类型,促进食欲,避免因吃得太少而便秘;烹饪时避免过度油炸,少吃辛辣食物。

适当运动:坚持运动可以大大降低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散步,也可以配合腹部按摩,增加胃肠蠕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一觉得舒服就及时上厕所。

克服不良情绪:焦虑、焦虑、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削弱消化功能,加重腹胀。

看不清楚,听力也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觉”会慢慢变得迟钝。比如大脑听觉器官和中枢听觉区域功能的逐渐衰退,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丧失。眼球的逐渐老化,容易导致老花眼、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疾病,影响视力。这些问题反过来会加速身体的衰老,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防止听力下降,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避免频繁刮耳,以免损伤耳神经,影响听力。防治心血管系统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避免因控制不好而导致听力下降。

年龄增长会降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调节功能,导致老花眼。建议老年人在正规机构检查视力后佩戴眼镜,避免因眼镜不合适导致阅读疲劳和视力受损。

保护视力,还应积极防治老年性眼病,如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日常生活中注意眼部防晒,饮食均衡,多吃含叶绿素的蔬菜。

助于预防白内障与老年性黄斑变性。若确诊应积极治疗,以恢复视力或防止病程发展。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本文地址:https://www.230890.com/zhan/42116.html

(0)

相关推荐